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以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其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综述了我国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分别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对玉米螟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防治二代玉米螟幼虫的新技术,在田间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后,应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喷药防治玉米螟.结果表明,此综合技术防治玉米螟的平均防治效果达64.22%,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11.20%,而仅用赤眼蜂防治一代玉米螟的平均防治效果为56.95%,挽回玉米产量损失率9.25%.因此,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喷药对玉米螟二代幼虫有控制效果.松毛虫赤眼蜂结合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喷药的综合防治技术能够减少田间玉米螟一代和二代幼虫数量,在玉米螟多代发生区可根据玉米螟发生情况和粮食生产的需要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特点,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每年因玉米螟危害造成的玉米损失约在10%左右。近几年,由于加强了玉米螟防治,其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了预防玉米螟大面积发生,进一步减少其危害,必须加强玉米螟联防,其联防技术主要有白僵菌封垛、赤眼蜂防螟、统一防治。一、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综述了玉米螟防治方法,着重介绍玉米螟的农业防治、抗虫育种、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目前防治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玉米螟在我省发生一直很严重。使玉米产量降低,影响农民收入。根据当前推广防治玉米螟方法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试验比较认为,在全面防治“一代”玉米螟的基础上,应用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效果比较明显。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以虫治虫的一种高薪生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新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应用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0,自引:12,他引:8  
根据1999~2000年在新疆北部玉米产区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田间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在新疆利用螟黄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防效好于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防治一代玉米螟,玉米螟虫口减退率为44.9;,能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发生与为害,且可降低玉米螟越冬基数.防治二代玉米螟,玉米螟卵块最高寄生率达81.6;, 卵粒寄生率最高达53.0;,虫口减退率最高达65.4;,其防效较显著,经测产,放蜂田的平均单产较对照田增加9.4;.  相似文献   

8.
介绍商丘市玉米螟的发生原因、发生情况,并根据生产实际,提出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术,以为当地玉米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合绥化市防治玉米螟的最佳药剂,通过采用新型喷药机械进行了几种不同药剂防治玉米螟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阿维·高氯氟防治玉米螟效果最好,其次为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建议大面积推广2%阿维·高氯氟和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玉米螟。  相似文献   

10.
7、8月份是水稻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盛发危害期,因此,抓住二化螟和二代玉米螟危害盛期进行有效防治,确保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2007年暖冬气候有利于二化螟和玉米螟越冬。预计2008年二化螟、二代玉米螟为中等发生。一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7月上旬,二代二化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旬。二代玉米螟防治适期为8月上、中旬。因此,广大农民朋友要充分认识到二化螟和玉米螟危害的严重性,抓住有利时机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分布于天山北坡不同野生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分布的野生鸭茅在形态及解剖学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形态学特征上,不同区域野生鸭茅在株高、茎节数、叶长和旗叶长、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药长度、小穗长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及千粒重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解剖学特征中,不同区域野生鸭茅叶片的解剖结构除气孔密度及上表皮细胞的长度和宽度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上下表皮细胞的气孔下陷程度、角质层厚度及下表皮细胞的长度和宽度未呈现显著性的差异(P〉O.05)。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分布于不同生态地理区域的野生鸭茅在形态及解剖学特征上的差别,同时表明,营养器官与繁殖器官各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对IHNV的特点、发病症状及流行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概述,详细归纳总结了IHNV的检测技术、宿主对IHNV的防御机制以及具体防治措施,同时对IHNV未来的防治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控制IHNV引起的鱼类流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丽水地区雷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71-2000年丽水市及各县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丽水雷暴气候的特点,总结了雷暴的时、日、月、季节及年变化特征,探索丽水市雷暴的发生规律,以指导群众科学防范雷暴灾害。  相似文献   

14.
以09-1、满田2185和LS-89番茄作砧木、以金棚一号做接穗进行嫁接,以金棚一号自根苗为对照,研究了嫁接对番茄生物学性状、光合特性、收获初期果实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并对砧木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嫁接番茄的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产量和果实性状均优于自根苗番茄。综合分析认为,最理想的番茄嫁接砧木是09-1,其次是满田2185。  相似文献   

15.
曹彬  吴红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13-14214
[目的]研究堇菜属(ViolaL.)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和萌发特性。[方法]对云南省文山地区5种堇菜属植物[维西堇菜(Viola tokubuchiana)、深山堇菜(Viola selkirkii)、戟叶堇菜(Viola betonicifolia)、光叶堇菜(Viola sumatrana)和长萼堇菜(Viola inconspicua)]种子的形态特征及不同温度和基质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5种堇菜的种子大小存在较大差异;温度会影响深山堇菜种子萌发开始和持续时间,但对萌发率影响不大;5种堇菜在栽培基质上的萌发率高于在培养基上。[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堇菜属植物的播种育苗、组织培养及育种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桦  唐仕斌  岳军伟  杨军  龙蔚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48-17649,17657
从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造林技术、生理特性等方面综述了东京野茉莉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为东京野茉莉综合利用和良种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坡向的樟子松 (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人工林木材主要的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坡向对樟子松人工林的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管胞长度、管胞直径、长宽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超重力对小麦种子发芽特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24h后在10000r/min条件下进行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0(CK),5,10,15,20,25min共6个处理。处理后的种子通过标准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特性,包括发芽势、发芽率、发芽速率(平均日数)、发芽值和发芽指数等指标。发芽试验结束后,将幼苗移栽至大田,成熟后考种,统计分蘖数、株重、株粒数、株粒重、千粒重。结果表明:超重力处理可抑制除发芽速率外的发芽特性,而对于产量性状,除离心20min处理的株粒数显著低于对照外,对其他产量性状无显著影响。超重力处理有望成为种子活力测定的一种新方法,但能否广泛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文化具有软实力特质,包括:历史特质、哲学特质、学术特质、文学特质、伦理道德特质等,这些特质之间相辅相成、互促共进、相互滋生而缺一不可。她们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的内在力量。立足中医药文化软实力的特质,有的放矢地制定中医药文化研究及推广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够发挥中医药文化的先进性和独特性,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糯玉米(Zea mays L. var.ceratina Kulesh)最早起源于中国,经过长期的种植发展与育种改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鲜食作物之一。重点介绍了我国糯玉米植株与籽粒的形态特征,描述了其籽粒品质特性,分析了其经蒸煮后食用时的粘软质地和籽粒甜度形成的分子机制,阐述了其成熟干燥后籽粒晦暗不透明以及胚乳遇碘溶液显红褐色的原理,并对其种质特性的遗传研究工作以及品质改良方向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