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洪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49-12951
分析了江南水乡的区位特征及其城乡一体化建设现状,指出江南水乡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忽略了地域性的自然元素与人造元素的和谐结合,存在"水乡"特色缺失的问题,住区规划"城市小区"化、建筑风格"欧"化,针对这些问题,从规划、建筑与景观设计3个方面,就如何塑造"水乡"特色,提出了相关的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着重探讨了建设基地类型、环境与住区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当今住宅可从传统建筑中获取的灵感和设计方法;景观设计在总体规划和具体设计中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从住区水景的基本要点、设计中易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维多利亚夏郡住区的中央水景进行设计,以期创造出更美好、更人性化的住区环境,为其他小区水景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49-16451
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农村回族住区为例,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全面了解掌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村民的真实意愿,从节能、安全、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宁夏农村回族住区的绿色规划措施,以期对宁夏中部农村回族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茜  刘桂林  齐秀静  张俊艳  颉芳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44-20145,20153
运用景观学和语言学观点对保定市新增住区地名的外在形式和内涵进行分析,结合其发展中存在的优缺点,分析当代城市住区地名发展的趋势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胡静  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83-1585
解析了场地特征与场所精神的概念,以新疆博乐市农五师统建房小区为例,分析了项目背景与概况及场地特征,强调农五师统建房小区的规划设计应表现小区舒适、温馨的环境,新疆兵团农五师独有的部队文化,及其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指出设计应在突出人本思想、注重居住环境质量、强调小区个性并结合新技术的设计指导思想下,尊重场地本身的日照、地形、水景等自然特征,理解场地在空间维度上的区位关系,传承场地在时间维度上的历史文化,以打造兵团特色与水乡风格融合、配套设施完善,且拥有独有的共享空间、宽阔的景观大道、开阔的楼间距的北疆高尚住区。  相似文献   

6.
住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住区环境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在居家养老和老龄化发展趋势下,居住区室外环境绿化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营建高质量居住区老年户外绿色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杭州市住区为对象,采用典型抽样调查方法,选择高档商品房、一般商品房、安居房3种类型共12个住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从老年人角度出发,对城市住区室外环境绿化进行满意度调查与评价和相关问题的探讨,为建设和谐住区环境、满足老年居住者对住区室外环境绿化的心理和行为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丰宁县绿色防控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防控技术是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有效措施,是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丰宁县气候独特,区位优势明显,蔬菜生产上应用"三诱一生"绿色防控技术,大大提升了丰宁县蔬菜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基于“回归自然”生态理念的休闲农业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14-11515
阐述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对其特点与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归自然"的生态理念,即通过挖掘农耕文化、融入创意新元素和绿色乡村生活的方式打造新型休闲农业。  相似文献   

9.
李开朝 《北京农业》2011,(6):146-147
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已经逐渐地意识到了园林绿色植保的重要性,园林绿色植保在小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对"园林绿色植保技术在小区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园林绿色植保技术在小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00-102
根据安徽合肥住宅小区景观规划的发展,阐述了我国城市住区景观规划的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了绿色环保、发挥地域特色、文化品位相结合的优秀景观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何栋奎  雷晓玲  房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47-13349
绿色建筑成为世界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是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住宅小区的节水途径包括重视节水宣传、加大节水管理力度、推广应用节水器具、设备、雨水收集利用、合理调整用水价格、加强节水执法等;其中污水再生利用主要是处理优质杂排水和雨水作为小区的非饮用水。笔者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优质杂排水处理工艺,从群众可接受性、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住宅小区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的可行性及其实施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绿化植物在西宁市区住宅小区中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482-22484
在调查西宁市区住宅小区绿化植物种类的基础上,结合西宁市区地理、气候、环境特点及绿化植物的生理、景观特点,初步探讨了适合西宁市区住宅小区选择的绿化植物种类。同时对绿化植物在住宅小区道路、楼间宅道、外围周边、公共空间4个方面的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回顾我国的绿色住宅思想,剖析绿色住宅的内涵与特征,从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功能区划分、植物多样性和园林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绿色住宅的园林化发展趋势论述,对城市园林绿化和绿色住宅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中心区域同地段的独立小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和流动观察分析不同绿化特征(绿化覆盖率、容积率和乔木比例)的居住区热环境效应,以期为解决居住区热环境状况,提供准确、有效的科学数据和监测方法。结果表明,在区域平均气温达35℃时,居住区绿化覆盖率每增加10%,可降温0.36℃;居住区乔木面积比每增加10%,可降温0.12℃;居住区容积率平均每上升1.0,气温平均升高0.2℃。总体上,居住区的热环境效应与绿化覆盖率和乔木比例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居住区容积率存在显著正相关。两种监测方法均能反映热环境与绿化因素的关系,但在尺度和精度上两者各有取舍,具体要根据研究的需求进行选择或综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是最接近居民生活并为居民所使用的绿色空间,既有生态美学价值和保健功能,又能对住宅的低层住户空间起到遮蔽作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本研究通过构建城市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评价指标,分析建成年代和空间类型对宅旁绿色空间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未来科学建设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以北京市不同建成年代的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从宅旁绿化空间树种组成、空间结构、美学特性、保健功能4方面,构建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评价指标。通过简相关分析,从15个指标中筛选出9个用于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降维构建3个质量评价指数,并确定各指数和指标的权重,进一步通过指数综合得分与所筛选指标间的关系对不同建成年代的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进行分析。  结果  (1)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受结构、树种组成、美学效果3个主成分影响,各成分对其空间质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30.34%、24.27%、22.26%。(2)中间型居住区的绿色空间综合得分分别高于新建型居住区和老旧型居住区1.60%和8.34%,但建设时间对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未达显著水平。(3)绿色空间类型对宅旁绿色空间质量有极显著的影响,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宅间组合式、自然群落式、规则成林式、宅旁紧贴式。(4)空间尺度及植物配置方式的不同是造成绿色空间类型间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结论  类型和结构对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质量有显著影响,居住区建成年代对其质量无显著影响。宅旁绿色空间质量主要取决于绿色空间结构、空间协调度和视觉质量。植物视线遮蔽度、相对空间垂直绿量对绿色空间结构质量的贡献较大;色彩丰富度、树种多样性对宅旁绿色空间质量有正向促进作用;植被与建筑空间协调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绿色空间质量有积极影响。在设计与建设居住区宅旁绿色空间时,应重点考虑宅间组合式、自然群落式、规则成林式的空间类型,少用或不用宅旁紧贴式。在住宅建筑高度一定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宅旁绿色空间的宽度,保证空间协调度处于较好水平,并采用乔?灌?草近自然复层种植结构,合理分配乔木、灌木数量比例,在满足空间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兼具视觉美感与景观效应。   相似文献   

16.
阜阳市居住区道路绿地观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绿地景观作为居住区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在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绿地景观观赏特性为切入点,对当前阜阳市居住区道路绿地景观营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针对当前绿化在植物群落建造、物种多样性、人与环境的关系、植物本身的意境美及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营造道路绿地景观,把人们引入自然的怀抱,并为促进阜阳市居住区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建设与改造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交通的发展使噪声污染加剧,改善和保障住宅声环境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天津“第六城”居民住宅区的设计实例,提出建筑设计和小区规划中减少交通噪声影响的有关措施:包括在居住区的规划中,对不敏感的建筑物和利用绿化隔离带形成小区周边的声屏障,加强住宅建筑设计中隔声构造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对其他居住区开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洪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10-18011,18035
将我国的居住区发展分为3个时期,并指出现阶段我国处在重居住而轻环境的阶段,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居住区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认为,有必要开展旧居住区绿地系统的评价研究。分析了评价体系指标及权重的确定,提出了评价体系模型,进而以"哈一机"小区为例,具体阐述了旧居住区绿地评价体系的应用,通过对旧居住区绿地系统的评价,确定每个绿地系统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造模式,以期为我国,特别是北方旧居住区绿地系统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扬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2):52-54,57
时代的更替和人观观念的更新,使居住观念实现了由“居住型”向“舒适型”转变的质的飞跃,居住小区室外绿化环境已成为居民选择住所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使居住小区绿地满足居民需求既成为现实而又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哈尔滨市四处居住小区的实地踏查研究,并结合对居民的问卷和访谈调查,探索居民对绿地需求的价值取向,指出居住小区绿地建设中与居民需求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开封市绿地系统较以前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但仍不完善。针对开封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即建立以其自然和人文特色为基础的"绿心+绿网"的绿地空间布局模式,以适应开封建设生态城市、旅游城市和人居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