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最近几年,随着若羌县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地区林地面积逐渐增加,经济林面积特别是红枣经济林面积成年增加。为了更好的挖掘经济林林下产业,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该地区结合地区农业种植制度,逐渐完善多熟制农业新模式。近几年,若羌县积极发展红枣地套种香蒜产业,农民除了依靠红枣获得经济收入之外,通过积极发展农作物间作产业,实现了经济收入成本提升。  相似文献   

2.
经济林作为五大林种之一,对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和改善经济结构有着重要意义.陵川县作为我省干果经济林示范基地县,发展干果经济林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增收的新亮点.通过对陵川县古郊乡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发展情况的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了该区目前干果经济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该区今后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各领域各行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林产业,更是起到了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农民增收以及生态工程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就我国当前的经济林产业来说,虽然在多方的长期努力下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制约经济林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因此有必要积极探讨我国经济林产业现代化建设,以此尽可能消除经济林产业发展中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要实现经济林产业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种苗站基于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发展状况,对现有的经济林产业进行优化调整,以加快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国家的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好转,生态效益明显提升。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我国经济发展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积极构建生态经济林对实现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帮助。本文主要结合新疆和静县实际情况,就生态经济林的特点和发展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实现生态经济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宁国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资源特点,把发展山核桃等名特优经济林作为振兴市域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推动、资金带动、科技示范等举措,着力打造山核桃等特色经济林产业,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山核桃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宁国市山核桃产业的成功经验,对推进全国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未来,只要政府从宏观上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潜力巨大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必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枣树是陕西省传统的经济林树种,最近几年,随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枣树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通过发展红枣产业,当地的农民群众实现了增产增收和发家致富。国家政府部门和陕西省政府以及农业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发展陕北地区的红枣产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晰的意识到,陕北地区红枣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本文主要结合陕北地区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陕北红枣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8.
枣树是辽西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林业经济作物之一,是生态经济林的首选树种。为发展辽西地区的枣树产业经济,必须提高枣树种植成活率和发展高效的枣树栽植技术体系。对辽西朝阳市双塔区海里珊瑚苗圃的枣树绿苗栽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苗栽培技术对枣树早期苗木的形态结构生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绿苗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辽西半干旱地区枣树苗木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近年来,林下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安阳市林业用地面积19.76万hm2,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13.33万hm2,已发展的林下经济利用林地资源面积4.58万hm2。有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灌木林等各种林类。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宜该市综合效益较高的4种林下种养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能源问题更加的突出。在现阶段如何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问题。沼气产业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其取材于农村地区的人畜粪便、秸秆,通过发酵产生可以燃烧的甲烷气体,而其产生的沼液和沼渣更是提高农作物生长的有机肥料。因此,在农村地区积极发展沼气产业,对减少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发展沼气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安阳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结合自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借此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安阳乡村旅游在品牌知名度、发展模式、旅游人才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升安阳市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帮助安阳农村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正林业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保护并扩大森林资源不仅能够促进林业经济的向好向快发展,还可以修复和完善生态环境。我国是林业大国,植树造林从来都没有间断过,经济林的造林工程项目更是遍地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大贡献。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对林下经济和经济林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林业发展结构,研究探讨符合时代需求的林下经济和经济林产业发展方向。一、林下经济与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加大资金投入、规范服务管理、发展林下经济等建议,以期为特色经济林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部崛起、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深入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九江地区凭借适宜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林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生产总值近年来稳步增长,一二三产业中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业、木竹藤家具制造业、林业旅游和休闲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成为当地林农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本文通过对九江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发展方向及对策,以期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郭宁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22-23
近年来,安阳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气象科技,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信息服务还远远没有达到农业管理、经营者和农民的要求。本文根据安阳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情况,通过预报服务、情报服务、气候服务以及新的服务形式,并提出了政府牵头气象部门落实、行业联姻优势互补、集研究推广应用为一体、结合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研究适应社会发展项目、结合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等5种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安阳市作为河南省蔬菜的主要产地之一,设施蔬菜的发展对于安阳市农业产业结构尤为重要。本文作者从设施蔬菜的区域分布情况、种植结构、科技设备水平、栽培技术、规模及效益等方面简述了安阳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概况,与国内外相关产业进行对比,分析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近年来设施园艺的发展方向,对安阳市设施蔬菜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为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全面加快经济林高质量发展成为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林旨在有效发挥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最大化地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而当前我国经济林发展面临着局部困境,研究化解经济林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林产经济尤其是服务地方转型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我国现阶段经济林发展存在的问题,以产业经济为导向,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化解经济林发展困境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的经济林产业管理工作实践,为推动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及区域优势的形成,论述了示范在经济林产业发展中对优良品种集聚、优秀人才集聚、社会资金集聚、机构职能转变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林业苗木培育是林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采用科学技术进行林木管理,对提高林木质量和产量有着很大帮助。最近几年,安阳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工作。人工造林工程的开展,对优质林木苗木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切实做好林木育苗和绿化栽植工作。为此,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安阳市林业育苗技术,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林木绿化栽植技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林木育苗质量和绿化造林质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文冠果属于无患子科文冠果属的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种。在辽西地区的荒山坡、沟谷间、缓坡地带均有野生生长和经济栽培。特种经济林文冠果具有根系发达、叶片浓郁,对光照要求较高,对干旱、寒冷耐性较强等特点,近年来在辽西地区的凌源市已经实施大规模开发。特种经济林文冠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