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论是关于人与宇宙自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天人关系论随着时代的演变有多种形态和基本命题,展现了特殊的哲学问题意识和人与自然的对立调和的文化精神。这样的哲学思维具有现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家文化由于其形而上的哲学式论述一直以来就很受西方人的推捧,道家文化中以“道”为中心展开的对于宇宙、社会与人关系的存在观念对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影响至深,道家文化也因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无为观念、道法自然等人生与政治的思想同社会工作的一些价值观、理论、方法与知识有着很多的契合点,对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也能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人生问题是冯友兰哲学思考的重要问题,在他看来,根据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程度的高低,人实际上处于由低级到高级的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阐明了四种不同境界的人生,对于正处在婚恋阶段的青年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思考人生和生命追求等重大问题,从而理性地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过上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相似文献   

4.
“天”是中国文化、哲学中的最高观念,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身所处世界的终极思考,在中国人的意识深处具有至高的、神圣的地位;从“天”之观念的形成、流变可以看出中国人特有的宗教意识与宗教取向;在春秋战国以后,随着天之多重内涵的形成与确立,中国人在宗教上的包容情绪、实用主义、以政领教等意识作法贯穿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茶道是人们通过感官来品赏茶的形、色、香、味,并由品饮茶进入到品悟人生、社会、自然乃至宇宙之道的方式和途径。可以说,茶是文人士大夫们通往"道"的方式之一,崇尚儒家的人通过品茶看到了仁义礼智信,崇尚道家的人通过品茶看到了自然与逍遥,崇尚禅宗的人通过品茶看到了空寂无住的般若智慧。而茶本身所蕴含的俭、静、真的特质,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一生所追求的理想品格。  相似文献   

6.
<正>"终极关怀"这个词汇在我们眼中可能显得太文绉绉,可实际上谁也逃避不了这个问题。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一位农资界资深人士不知不觉与我聊起终极关怀这件事。他不到50岁,事业平稳发展,怎么思考起终极问题了呢?他一个朋友,仕途顺利却因抑郁症而自杀,虽然他没有展开叙述,但我感到这触动了他的内心。人能不能超越生死?人该如何确定人生的终极价值?这在今天的中国一定是越来越多人经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道发展史纲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怕情修性、悟道体道。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一般指宇宙法则、终极真理、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万物的本质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道教之道,各家之道不尽一致。中国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补”,隋唐以降又趋于“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盆景作为一般的艺术品,其立意需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仅对大自然赞美和思考,也有对人生、对社会或更广阔的宇宙产生的赞赏和思考。因此,中国盆景作为特殊的艺术作品,既要继承其精神,再现自然之神貌,又要与时俱进,反映人文之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哲学的历史。该书继承了侯外庐对中国哲学内涵的基本定位,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之外增加了心性论、境界论的内容,拓展了哲学史研究的内涵;从哲学与文化的互动揭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继承侯外庐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社会史、学术史研究视野,提出文化史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哲学的视角重新探讨了老子的道德论,认为在宇宙论范围内的道与德,其内涵与人论、社会论的道与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一概而论。在宇宙论范围内,道是宇宙的潜在状态,德是宇宙的实现状态。由道向德的嬗变,便是宇宙的发生与演变。老子的宇宙论,是在三代礼教崩溃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囊为古老的自然哲学形态的宇宙论,与科学意义上的现代宇宙学不能混同看待。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哲学概念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具有与西方文化显著不同的特点.几百年来无数翻译者在面对此类概念的翻译时承受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中国传统哲学概念“道”的英译历程为研究范本,提出在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英译领域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翻译模型即从潜概念到概念形成,并进一步提出各种翻译文本的出现都有其存在价值和必然性.该翻译模型的提出将为中国传统哲学概念的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英译译本的历时研究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翻译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经济危机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生命和健康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代,绿色天然药物焕发了新的春天。中药作为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一种,以其独特绿色气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所青睐。文章试图从吉林省中药资源概况、种植情况、中药出口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解决吉林省中药出口问题对策,以期能对促进吉林省中药贸易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道德经》中 ,老子运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围绕着“道”这一中心概念的逐步展开 ,构建了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化的奇丽瑰宝。论述了“道”为“一”、为“无”、为“无为”、为“自然”的一分为三的哲学内涵 ;“自然”为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 ;“道”的“万物得一以生”、“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凡事“守中”的一分为三的作用和意义 ;求“道”的一分为三的过程 ;并以此讨论宇宙的起源 ,世界的形成 ,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及其解决的方式 ;还讨论了黑格尔对老子一分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人食物结构的演变,探讨蔬菜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举凡主要蔬菜种类的变化,蔬菜对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传统中国人对蔬菜淡季(园枯)的应对,并以此为基础,对宋元以后,白菜取代葵菜而成为中国百姓餐桌上的当家菜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蔬菜的消费量并不像谷物类主食一样,随着动物性食品的增加而减...  相似文献   

15.
中药资源生态学及其科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资源生态学是中药资源学和生态学相互交叉形成的研究中药资源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新兴分支学科.文中探讨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概念、内涵、对象、范畴及早期中药资源生态思想,提出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的几个关键性科学问题,如中药资源的生态地理分布与区划研究、中药资源质量形成与控制的生态因素研究、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中药材生产中生态环境质量研究等.中药资源生态学正处于发展时期,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其理论、内容和方法还需要不断完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深化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注重导源于儒、道的理想人格设计。当这种设计受挫时,不同历史时期对儒、道的侧重又有所不同。而身处战乱的阮籍、嵇康,他们更多的是从道的思想出发,试图由否定现实而寻求超越,从而建构起一种超脱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既有历史渊源,又有本质区别,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宗旨,把人民当家做主作为执政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的古代经典《道德经》和《周易》中的语言边界思想进行阐释,揭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中语言边界思想,并指出,就语言边界思想而言,《周易》和《道德经》的思想系统具有一脉相承性,体现了中国古代语言边界思想的系统延展性,由此发现中国的语言边界思想及其系统发展比西方思想史中有关语言边界的思想早了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19.
让大学生了解英语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能够培养和提高他们得体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国际的交流日趋频繁,高素质国际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怎样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以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为切人点探讨怎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要不断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机遇是持久的,因为: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是各国发展的永恒主题,茶有利于健康的事实不断深入人心,中国茶文化魅力持久永恒等;但挑战也是不断的,因为:开拓市场是永无止境的,质量提升需不断努力,文化吸收需要长时间的过程等。只要我们通过持续地练好内功,学习国外成功经验,与时俱进地推进文化交流等,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肯定将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