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以酵母粉和乳酸菌粉作为发酵剂,弹性、黏性、回复性为质构指标,研究不同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及发酵剂添加量对米发糕质构特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米发糕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米发糕弹性影响显著;发酵时间和发酵剂添加量对米发糕黏性影响显著;发酵剂添加量对米发糕回复性影响显著。最优发酵条件为在32℃下发酵6 h,发酵剂添加量5%。在此条件下测得米发糕的弹性、黏性及回复性分别为0.968,3 737.891 g,0.328。  相似文献   

2.
将遏蓝菜发酵30 d,每隔3 d从汁液中采样,利用MRS与PDA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获得6株菌株,其中1株酵母菌、1株未确定菌、4株乳酸菌。研究发现,遏蓝菜发酵过程中3~6 d优势微生物是酵母菌;之后优势微生物菌群为乳酸菌,6~15 d主要为乳球菌;15~30 d主要为乳杆菌,即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  相似文献   

3.
将黄浆水经乳酸菌、酵母菌发酵后,分析发酵产物的总酸量、p H值、氨基态氮和不同有机酸的含量。通过发酵工艺的优化,重点研究了发酵产物有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乳酸菌和酵母菌单一和联合发酵时均显著性提升产物有机酸含量。结果表明,获得乳酸的最佳发酵方式为乳酸菌单一发酵,获得醋酸的最佳发酵方式为酵母菌单一发酵,获得酒石酸的最佳发酵方式为乳酸菌与酵母菌以接种比1∶4发酵,获得丁二酸最佳发酵方式为乳酸菌与酵母菌接种比3∶2发酵。  相似文献   

4.
菌种和辅料对鸡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菌种和辅料对鸡粪堆肥效果的影响,试验以鸡粪和木屑、稻壳为发酵原料,分别添加酵母菌和乳酸菌,研究菌种和辅料对鸡粪发酵过程中温度、大肠杆菌群数和臭味的变化。结果发现:(1)添加酵母菌组的发酵最高温度达到67.6℃,比乳酸菌组高6.9℃,且酵母组发酵温度在55℃以上持续了16天,比乳酸菌组多5天,两组均高于对照组(55.9℃和5天);(2)添加木屑组的发酵最高温度比稻壳组高2.2℃,55℃以上的持续时间多3天;(3)酵母菌组、乳酸菌组的粪中大肠杆菌的数量由105个/g下降到102个/g,其粪臭味分别在第7天和第8天消失。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在鸡粪中添加酵母菌和木屑的堆肥发酵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时发酵(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同时加入猕猴桃汁和纯牛奶的混合物中发酵成酒)和分别发酵(先在混合物中加入乳酸菌发酵乳形成酸奶,再加入酵母菌发酵成酒)制备猕猴桃奶酒,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猕猴桃奶酒的工艺,并对两种工艺制备的猕猴桃奶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影响猕猴桃酸奶酒的因素即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酵母菌接种量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乳酸菌接种量3%,酵母菌接种量2%,33 ℃下发酵16 d,成品酒精度为5.9%(V/V);分别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乳酸菌接种量3%,酵母菌接种量4%,33 ℃下发酵16 d,成品酒精度为6.9%(V/V)。再结合感官品质评价得出,分别发酵制得的猕猴桃奶酒的品质更好,具有猕猴桃酸奶酒独特的乳香和酒香。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鲜牛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剂,研制玉米牛奶乳酸菌发酵饮料。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其最佳工艺参数为鲜乳70%、玉米浆22%、白砂糖8%,选用0.15%黄原胶乳化、0.15%果胶和0.15%CMC作为稳定剂,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的比例,4%的接种量,在42℃~44℃条件下发酵5h,即得到口感丰富特殊的玉米牛奶乳酸菌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7.
以胡萝卜、番茄为辅料,麦芽为主料发酵酿制成格瓦斯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胡萝卜、番茄格瓦斯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汁:胡萝卜汁:番茄汁=5:3:2,乳酸菌(L.b:S.t=1:1)和啤酒酵母菌的接入量为3.0%(v/v),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比例为2:1,温度为35℃,发酵24h。发酵后含糖量调整为10%,pH值4.0,酒精度1.0%,巴氏灭菌65℃、30min。  相似文献   

8.
江洪鱼露以我国北部湾青鳞鱼为原料,经传统工艺腌制、深埋、自然发酵而成。分析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差异,并测定了pH值、氨基酸态氮、挥发性盐基氮、游离氨基酸等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乳酸菌和酵母菌是江洪鱼露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其菌相变化与各项理化指标密切相关,为江洪鱼露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和快速发酵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添加甜酒曲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使用活性干酵母发酵馒头的基础上,分别添加甜酒曲和/或乳酸菌发酵的老面团,研究甜酒曲即根霉菌对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首先对甜酒曲的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发现添加量为1.0%时馒头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为7.78分。不同菌种发酵的馒头样品其感官评价结果比较显示:添加甜酒曲的样品评分较高,其中酵母菌和根霉菌混合发酵的馒头评分最高;酵母菌、乳酸菌和根霉菌三者混合发酵的样品得分稍低;而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的馒头感官评分最低。由此看出,添加甜酒曲即具有糖化作用的根霉菌,使得馒头口感较甜,风味较佳,感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卤鹅产品在正常生产、运输、销售条件下的主要污染微生物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乳酸菌、假单胞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是卤鹅产品的主要污染微生物;主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其中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的污染贯穿整个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乳酸菌的增长速度最快,在300 min内增长了4个数量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在300 min内增长均超过了2个数量级;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污染主要在进入销售门店后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荣昌卤鹅销售过程中接触物表面微生物的分布状况,选取了荣昌地区同一品牌的3个卤鹅销售点,对与卤鹅有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手、菜板、刀具与器皿表面易感微生物进行了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在手、菜板、刀具与器皿表面的分布数量依次递减,其中工作人员的手和菜板是卤鹅的主要潜在污染源;霉菌、酵母菌与乳酸菌是荣昌卤鹅接触物表面存在的主要微生物,其中霉菌、酵母菌主要分布在菜板和器皿表面,乳酸菌主要分布在菜板、刀具与器皿表面。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卤鹅产品在正常生产、运输、销售条件下的主要污染微生物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乳酸菌、假单胞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是卤鹅产品的主要污染微生物;主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所处的不同阶段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其中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的污染贯穿整个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乳酸菌的增长速度最决,在300 min内增长了4个数量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菌在300 min内增长均超过了2个数量级;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污染主要在进入销售门店后产生。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从酒曲、纳豆、菌肥、海鱼肠道中提取的4种微生物对鳕鱼皮进行混合菌发酵。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高效蛋白酶、脂肪酶的作用水解鳕鱼皮蛋白,利用酵母菌的作用降低乃至去除鱼腥味,制备得到鳕鱼皮多肽。根据单因素试验,选择对发酵影响较大的微生物接种量、发酵温度、微生物添加比例和鱼皮与水的比例4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细菌、霉菌与酵母菌添加比为2∶1∶1,发酵温度30℃,鳕鱼皮与水质量比1∶1.5,鳕鱼皮的水解度可达50.65%,鱼腥味较轻微。  相似文献   

14.
以小白杏干为原料,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制作格瓦斯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小白杏干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接种量4%(V/V),其中酵母菌与乳酸菌比例为3∶1,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8 h。在该条件下制得的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酒精含量为0.49%(V/V),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总酸含量6.0~7.0 g/L,外观呈深黄色,澄清、透明,具有明显的杏干香气和风味,口感醇厚,酸甜适中。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乳酸菌发酵对鲐鱼加工下脚料的影响。试验主要测定了乳酸菌对鲐鱼加工下脚料中微生物的抑菌性能,分析了乳酸菌发酵产物营养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变化。试验结果是,乳酸菌可以明显的抑制鲐鱼加工下脚料中微生物的生长;鲐鱼加工下脚料经乳酸发酵48h后,蛋白、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发酵产物感官性能较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乳酸菌发酵鲐鱼加工下脚料不会改变其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可改善下脚料的风味和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人工发酵剂混合接种发酵对香肠安全品质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在香肠中接种质量分数0.08%乳酸菌和质量分数0.04%酵母菌组成的混合发酵剂,于32±1℃下发酵12 h,检测了发酵过程中香肠中的微生物、p H值、水分活度、亚硝酸盐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2 h发酵过程中,混合菌种发酵明显影响p H值变化速度,相比对照组,发酵剂组p H值下降得更快,而对水分活度无显著影响;亚硝酸盐在发酵6 h以前发酵剂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6 h以后发酵剂组亚硝酸盐累积速度低于对照组;发酵剂组挥发性盐基氮始终低于对照组,在12 h发酵过程中对照组挥发性盐基氮始终为上升趋势,而发酵剂组挥发性盐基氮在发酵6 h后含量略微降低;发酵剂组的腐胺、组胺、酪胺、精胺和亚精胺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发酵剂组大肠菌群数在第6小时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6 h后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对照组;发酵过程中发酵剂组中无霉菌生长,而对照组始终有一定数值的霉菌。利用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作用,使得香肠具有更高的安全品质。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在传统主食馒头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国外近些年开始研究乳酸菌在西方主食面包发酵中的作用,乳酸菌协同酵母发酵生产面包可产生良好的风味、减少抗营养因子、延长产品保质期。对乳酸菌在酸面包和全谷物及高纤维食品中应用研究包括营养价值、健康价值和抑菌物质等进行了综述。目前国内对传统馒头发酵剂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应用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生产馒头,改善馒头的风味和质构,提高营养价值,开发新产品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的食盐 蒜对泡菜发酵中各种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菜为原料发酵制作泡菜,通过稀释涂平板法培养菌落,利用统计计数法得到在盐水(质量浓度分别为18.67g/L,28.00g/L,37.33g/L)、蒜(加蒜量分别为23.33g/L,37.33g/L)发酵过程中的细菌总数、乳酸菌、肠杆菌数量变化,并测定溶液pH值及亚硝酸盐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食盐浓度的升高,各种微生物数目均减少;加入蒜试样的微生物数目也减少,适量的蒜对乳酸菌的抑制作用不大,其中加入23.33g/L蒜的泡菜水中乳酸菌含量较多,肠杆菌含量少,亚硝酸盐含量较少,故添加23.33g/L蒜的泡菜适合发酵。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复合添加剂对苜蓿青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生物添加剂对苜蓿青贮效果的影响,以发酵活干菌和乳酸菌两种微生物复合添加剂为材料,分别设置三种不同添加浓度和对照,添加到袋装苜蓿青贮中,分别在青贮第4,8,16,30,60天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微生物复合添加剂均可以改善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青贮pH显著下降,抑制氨态氮含量的增加,但对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影响不显著。通过综合分析,本试验认为在苜蓿青贮中添加发酵活干菌复合添加剂2g/t或乳酸菌复合添加剂1g/t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发芽黑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和米的比例为10∶1(m L/g),乳酸菌接种量(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2∶3)3%,发酵时间11 h,蔗糖添加量8%,按此工艺条件制得的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呈均匀一致的红色,澄清透明,流动性好,无分层和沉淀现象,酸甜适中,柔和爽口,有黑米特有香味,无异味,感官品质评分达86.68分,说明该工艺适合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的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