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时候读《西游记》时总有一个疑问——唐僧那么无能,为什么孙悟空非要跟着他去取经呢?如果孙悟空自己去取经,麻烦不就少多了吗?后来长大了,工作了,先被人领导,之后又领导别人,经历了这些总算明白,唐僧领导孙悟空是有道理的,否则,取经这项伟大的事业就不可能成功。那么,唐僧究竟有什么东西是孙悟空没有的呢?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唐僧是一个领导者,而孙悟空只是一个打工者呢?第一个唐僧有,而孙悟空没有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带领着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个能力不同且性格迥异的徒弟进行西天取经,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故事,这一支看似奇怪的团队在唐僧的领导和带领下发挥出了极大的威力.笔者分析了各个角色的特征,并从中总结出了唐僧的团队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时的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团队刚刚组建,尚处于团队的磨合期,师徒四人的价值观、性格、经历、心理状态截然不同,师徒之问的沟通不足,默契程度不高,悟空火眼金睛,但性急、遇事不请示领导,八戒贪色、偷懒、馋嘴,喜好溜须奉承邀功弥补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悟空与八戒相互较劲内耗,沙僧的协调工作效果不明显。同时作为领导的唐僧领导水平不高,战术上轻敌,对取经的危险认识不充分,固执己见,不善于分析问题,不善于反思,不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辨别真伪的能力有待提高,激励手段不足,方法论也有问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校长素质关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如果从凝聚人心,实现预期目标角度思考,我们能从《西游记》唐僧的身上受到启示:要想达到预期目标,校长就应当如唐僧一样,具有"信念坚定,有崇高的理想;勤于学习,不断提高;品德高尚,心地善良"的思想素质;具有"慧眼识英雄,善于发现人才;注重培训,成就人才;恩威并用,奖罚有度;愿景导向,开发动力;因材施管,人尽其  相似文献   

5.
说到西天取经,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唐僧,一般老百姓都会把他视为"西游"第一人。其实早在玄奘之前200多年,就有人已经完成了一次取经大业,此人就是高僧法显。之所以完成了首次取经的法显名声大不如玄奘,我们不得不承认书生并非百无一用——是吴  相似文献   

6.
一个大闹灵霄宫阙、搅得玉帝不得安宁的“大胆泼猴,一个斗智斗勇、斩除妖孽,护驾唐僧西天取经的“悟空徒儿”,有关他的美妙怪异的传说在中国妇孺皆知,自当感谢吴承恩先贤的经世之作;现如今,以现代化影视手法让观众亲睹其形象并使其活生生如置人间,这一奇功还要感谢他的饰演者六小龄童。出生于猴戏世家的昆剧演员六小龄童以他的智慧、悟性和灵巧技艺,在长达25集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塑造出了一个令观众称绝的美猴王形象来,一时间风靡神州大地,人称“国猴”。这个活脱脱的美猴王从孩子们的布贴画上、小人书上和古典文学名著上跳了  相似文献   

7.
用人之道,贵在用人之长,可以说,巧用人才能成大业。《庄子.人世间》说:有一棵大树,其高如山,百围粗细。人来人往,无不赞赏。可是,匠石对它却毫不理睬。学徒问匠石:“自从我拿上斧头跟随师傅,从没有见过这样美好的树,师傅连看都不看一眼,为什么呢?”匠石答道:“算了吧,不要谈它了!那是散木呀,用它造船,船要沉掉;用它做棺,很快就要腐烂;用它做器皿,很快要坏。是不才之木,无处可用。”慧眼识英才。由于我们站的角度不同,视角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不同。比如这棵大树,在徒弟眼里是美好的树,在匠石眼里是不才之木。我想,这样高大的树,一定蔚为奇观…  相似文献   

8.
唯才是举——科学人才观的新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雪  林孝诚 《人才开发》2004,(12):19-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聚集人才、服务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我们一向都是提"德才兼备"的,这次为什么会把唯才是举"写进《决定》之中,它是偶然的,还是另有寓意?"唯才是举"与"德才兼备"矛盾吗?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决定中将它提出来,到底意味着什么,怎样才能"唯才是举"?  相似文献   

9.
《国际人才交流》2016,(5):62-66
从第5期开始,“World Speaking”栏目的中文名称由原来的“国际朋友圈”,更名为“国际朋友说”。这一期,我们走出了《国际人才交流》编辑部,来到中央电视台脚下的媒体人咖啡馆。这也是本栏目首次对外公开举办,除了讨论嘉宾之外,现场有20余名观众参与其中。今年是猴年,《西游记》、孙悟空、六小龄童等都成为前一段时间大众讨论的热点,本期话题:“我眼中的《西游记》”,听听年轻的国际朋友们眼中的《西游记》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0.
一、思维测试 这类题目比较简短,但角度刁钻,而且没有标准答案.比如: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形的?西游记里有多少妖怪?北京有多少加油站?估算一下长江水的总重量等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1.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最近一直在从事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研究,并出版和发表了《职业生涯管理》、《职业成功:从概念到实践》、《国人职业生存方式的六大变化》、《职业成功标准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基于知识背景的职业成功研究》等著作和文章。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这一研究领域的?为什么对它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环球扫描     
子家 《人才开发》2006,(5):62-63
英国是一个人才“来去自由”的国家,不限制人才流动:一方面国家的人才往外流;一方面又大量引进国外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获得了成功。本期《环球扫描》摘编的英国首都伦敦的人才管理制度,很有特点,但愿能为读者起到开拓视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宣言书,是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员令。它为我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指明了光辉的方向。 把握科学的人才观,必须首先深刻了解其丰富的内涵 认真学习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人才观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的观点; 人才存在于群众之中,人人都能成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有才华的人会失败?为什么有才华的人表现会不如预期?如何把握人生,才不会与成功擦肩而过?基层员工想升主管,基层主管希望有朝一日当上副总或总经理,总经理希望有一天能成为集团总裁……但是,有些人就是没办法成功。而且,往往许多才华横溢、学习经历完整、顶着人人称羡的职位与头衔的人,却因为某些个性特质,让他在迈向成功的关口时,没办法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5.
那振玲 《人才瞭望》2011,(11):39-39
我们常用"红得发紫"来形容某人在某个领域的地位或在某方面的境遇好的程度。红是说好的意思有成功至极的意味,红就红呗为什么还要"紫"了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恶紫之夺朱也。"东汉刘熙《释名·释采帛)中亦句曰:"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惑人者也。"曾经紫色是不被看重的。古  相似文献   

16.
崔岚 《人才瞭望》2005,(7):52-53
如果只能用一句成语来描述汉高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那么,用“以人为本”来形容汉高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最合适不过了。为什么汉高能够这么成功地把它的企业文化融入到中国员工的心中呢?  相似文献   

17.
王忠 《人才开发》2002,(12):41-42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将会一如既往地成功扮演其吸引外资大国的角色。前不久《财富》杂志中文版对在中国的外企公司进行了调查,当外企高级经理们被问及“入世一两年后你是否会增加在中国的投资?”68.3%的被调查者回答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人才开发》2007,(7):57-57
《人才开发》——我相见恨晚的至友我从事组织人事工作已十多年了,具体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总想能够找到一些同行请教和探讨。当我看到创刊已经20年的《人才开发》,我就象寻找到了一位相见恨晚的至友,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她的办刊定位和特色,使我从三方面受益:一是专家、学者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前沿探讨,有利于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二是党政、企业、高校、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人才管理方西的经验和问题探讨,有利于我们具体工作人员拓  相似文献   

19.
"丁忧"一词由谁首创,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作为一个词汇,"丁忧"最早见于《宋史·礼志》:"咸平元年,诏任三司、馆阁职事者丁忧,并令持服。"那么,古人为什么把居丧守制称为"丁忧"呢?究竟什么是"丁"?什么又是"忧"呢?据《尔雅·释诂》:"丁,当也。"  相似文献   

20.
多年以来,我们给予了“人才”一个“守恒”的定义:凡具有“中专或中专以上的学历”或“初级和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但实际上,随着中国加入WTO,“惟才是举”,人才热急遽升温,“人才”的内涵、“人才”的标准也随之悄然发生了变化,最近媒体关于“什么是衡量人才的标准”的大讨论沸沸扬扬即能说明社会的关注程度。与时俱进,重新界定人才的概念是对的,但及时纠正因此衍生出的误区也是必要和必须的。年薪是衡量人才的标准?2002年,《南方都市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人才是一种特质,市场化的人才是将知识转化为财富的特质。我们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