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传统贷款融资渠道已无法完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企业融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表外融资、直接融资、民间融资以及从外资银行和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等多元化融资趋势成为替代传统银行信贷的新渠道。原因在于,表外融资规避了信贷额度要求、严控信贷使大企业直接融资对信贷的替代效应增强、投融资渠道受阻助推民间资金再度活跃和对中资银行及其他银行业机构信贷调控要求迥异为其他银行业机构信贷超放预留了空隙。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的跟踪监测,积极推动银行战略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2.
推动装备制造业从传统向高端跃升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需要.但是,推动装备制造业从传统向高端跃升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投资拉动型产业发展模式的影响难于消除、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本与风险较高、高端生产要素培育与集聚机制不完善、基础创新与合作创新不足、区域配套能力弱等等.政府要构建从传统向高端跃升的动力体系,根据区域传统装备制造业基础去选择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培育创新驱动型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装备制造业从传统向高端跃升的途径,支持现有骨干企业主攻核心技术、高端产品以及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打造产业链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韩平  席酉民 《人文杂志》2000,21(3):38-4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信贷风险不断上升.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西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创新经验,提出改善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1—2012年中国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在不同的外部融资依赖度条件下两种主要的外源性资金(银行信贷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地区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信贷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地区出口贸易的显著因素,且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作用效果更强;外部融资依赖特征不同的地区,不同融资渠道对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也不一样;在外资依赖度较高(大于0.07%)的地区较高的信贷密度(大于0.35%)更有利于出口增长,而在外资依赖度较低的地区需要寻找适宜的信贷密度与之相匹配;在外资密度较高(大于1.64%)的地区信贷依赖有利于出口增长,而在外资密度较低的地区信贷依赖会给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已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政策与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本文以我国29个省(区、市)文化产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从银行信贷、股票融资以及金融支持效率等方面研究金融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水平整体上不高,主要依赖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股票市场并未充分发挥其支持作用。与此同时,不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受银行信贷和金融支持效率作用明显,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受股市影响较大,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仍依赖传统的信贷投资。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金融投资高回报致使制造业逐渐走向金融化,导致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现象。利用2012—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区域金融发展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同群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存在明显的推动作用,且金融化行为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融资约束是区域金融发展影响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水平的重要渠道,而企业间的同群效应更是加剧了这种影响。基于此,要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加强股东会、监事会、董事会对经理层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从而明确主营业务和金融业务之间的主次关系;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制造业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监管,引导资金流向。  相似文献   

7.
卢垚  项后军 《西部论坛》2021,31(1):84-100
企业创新需要金融支持,目前银行信贷依然是中国企业创新的主要融资渠道.由于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通常具有较高的风险规避偏好,而企业创新活动往往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导致企业银行贷款规模的增长可能抑制其创新活动,其中长期贷款增加不利于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增长,而短期贷款增加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增长;同时,银行净息差的收窄降低了企业短期融资成本,进而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增长.利率市场化增强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权和银行间的竞争,使其获取风险溢价的机会和动机增强,进而改变银行的信贷决策,并可能对银行信贷的企业创新效应产生双面影响:增加对企业创新项目的贷款(尤其是长期贷款),从而弱化贷款规模增长和长期贷款增加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强化对企业创新项目贷款利率的调整(尤其是短期贷款),从而弱化银行净息差收窄和短期贷款增加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利用2008-2017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但也确实是通过银行信贷影响企业创新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减弱了贷款规模增长和长期贷款增加对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的抑制效应,另一方面也减弱了银行净息差收窄和短期贷款增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于不同产权性质、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利率市场化通过银行信贷对其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而且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此过程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建全公平竞争的金融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作用,并进一步加强对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以提高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的创新项目偏好,进而有效降低企业创新的融资成本,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贷市场的集中与集中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作用的发挥更多地是通过信贷的渠道释放出来,信贷进而成为影响储蓄向投资转换和支持经济增长的关键金融要素。我国信贷市场集中度降低表明,银行信贷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市场结构呈现从寡占向垄断竞争的过渡;信贷市场集中与其所表现的市场绩效不对称;信贷市场的集中更多地表现为在行业、所有制、期限、区域等方面的不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9.
绿色信贷作为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金融政策工具,对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以2007年中国绿色信贷政策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为契机,利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样本,结合地方城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考察绿色信贷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实施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信贷主要通过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两个途径促进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绿色信贷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在企业、行业和地区间存有差异,对国有企业、成长期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归属于资本密集中间型行业、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提升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为绿色信贷助力制造业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鉴于国企资产与银行信贷资产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在支持国企资产重组中如何维护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一大热门话题。一在国企资产重组中,维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必要性及教训1.从市场经济的法制要求看,维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必要性。信贷资产优...  相似文献   

11.
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项亮一信贷资产质量问题,是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核心。信代资产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信贷资金的营运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整个经营目标乃至于生存。从目前我国专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现状来看,质量普遍下降,问题令人担忧。(一)信贷资产大量...  相似文献   

12.
优化金融资产质量的思考尧良玉信贷资产是金融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用工具少样化的情况下,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是衡量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现阶段,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一些企业借“转制”之名,采用各种手段进行银行债务“大逃亡”,银行信贷...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交易成本高,缺乏抵押和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对分散且规模微小的家庭农户提供生产性贷款服务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商业信用作为内生于市场交易的信用形式,能够适应各类市场的微观结构,成为农户获得外部融资的一种工具。那么商业信用能否成为传递银行信用的有效载体,从而更大程度地缓解农户融资困境,自然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生猪产业中三种不同产业组织形态下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结合的三个案例,揭示了在不同的产业组织形态下,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的结合能够缓解不同规模农户的信贷约束。具体而言,银行信贷可以通过"核心企业反担保+金融机构为中间商提供信贷+中间商对农户赊销"、"第三方担保机构提供担保+金融机构对企业授信+企业对合作社社员赊销"和"企业为农户担保+金融机构对农户授信"三种模式与商业信用结合从而将金融资源配置给各类生产规模的农户。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提出了两个不同而又紧密交织一起的新时代发展战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将成为新时代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波特创新驱动理论,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相结合,分析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种包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以及组织创新在内的产业升级的综合创新模式,从而创新驱动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价值链高度化和加工程度高度化三大效应,进而在三大效应联合作用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仍面临着瓶颈制约。为此,需要坚持市场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政府生产要素创造和提升机制,同时强化基础性技术攻关,合理引导新一轮大中小企业有序转型。  相似文献   

15.
李响 《社会科学家》2023,(11):71-76
文章以2003至2021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银行信贷期限结构、信贷行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程度及其影响机制。在研究银行信贷期限结构对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的影响时,实证检验发现,当银行信贷期限结构趋向长期化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且银行中长期信贷增加,通过提高资本积累增速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这两个渠道推动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快。文章还进一步使用某国有大行的信贷投向数据,研究省级层面的信贷资源行业配置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为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最后,研究提出优化金融结构、改进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结论和建议,以更好地支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一、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及我国法人治理结构模式 法人治理结构,也称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问制衡关系的制度与机制的总和,它包括企业在特定融资结构合约安排下,与一定的融资方式相适应的控制权配置和激励机制的设计。吴敬琏将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化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论银行阻碍信贷资产良性化因素□胡才根一、银行信贷资产流动性差,风险程度高,运行效益低,是银行业目前经营中普遍存在又急等解决的问题。形成银行信贷资产这种局面,诸如公认的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厂家亏损严重,行政干预过多,计划体制遗留等等,这些固然...  相似文献   

18.
新工业革命对人类的技术、思维、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也推动了全球制造业发展环境、发展趋势和发展格局的变化。全球制造业出现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高端化和国际化等发展新趋势,制造业格局正随着世界科技变革和产业迁移进行重新调整。新工业革命及其驱动的制造业发展趋势与格局变动,使得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和融合提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进而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19.
李泉  罗哲 《兰州学刊》2007,(12):62-64,196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创新机制的内在推动,甘肃因诸多条件制约而长期存在的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市场化发育程度缓慢、信贷投放增速偏低、金融资源布局不合理、信贷资金配置不平衡、融资比例不协调等问题已逐步得到缓解。基于兰州建设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现实条件,文章通过重新思考和定位兰州经济金融发展战略,提出推动兰州创建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为甘肃实施金融带动战略和实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最终突破发展瓶颈、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信贷渠道为主。本文对中国国家银行信贷、价格指数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消费价格指数对银行信贷变动不敏感 ,对居民实际收入的变动较为敏感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影响我国国家银行信贷增长的重要因素 ;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