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政府问责制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生 《学术论坛》2008,31(1):33-36
政府问责制是实现责任型政府的重要方式.我国的政府问责制首先出现于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并逐步地被一些地方政府尝试实施.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政府问责制却存在着问责对象设定狭窄、问责体制不健全、政务信息公开不规范等问题;可以通过明确政府职能边界,合理界定政府的责任;扩大包括人大、新闻媒体等异体问责的范围,建立全面的问责体系等措施,促进责任型政府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政府问责制:提高执政能力的制度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问责制是现代政府强化和明确责任,改善政府管理的一种有效制度。行政生态环境的优化是政府问责制有效实施的基础,现代行政公开制度的建立是政府问责制有效实施的前提,政府问责法律制度的构建是政府问责制有效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行政问责制是我国政府治理新兴的热点、亮点问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行政问责制要从“新制”走向“良制”,还需要创新制度设计,从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范围、问责程序、问责标准、问责方式等多方面努力完善,才能构建起一种有效的行政问责制,使其发挥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行政问责制的建设方面比较薄弱,未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只是散见于一些条例和规定中。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主要有缺乏专门问责法律规范、问责主体不明确、问责范围过窄、问责程序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当制定专门的“行政问责法”,明确行政问责主体、强化外部问责、扩大问责范围、完善问责程序,以充分发挥行政问责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行政问责制的建设方面比较薄弱,未制定统一的法律规范,只是散见于一些条例和规定中。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主要有缺乏专门问责法律规范、问责主体不明确、问责范围过窄、问责程序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当制定专门的"行政问责法",明确行政问责主体、强化外部问责、扩大问责范围、完善问责程序,以充分发挥行政问责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官员问责制在我国的兴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非典”事件为开端的官员问责制在我国的初步建立,表明“可问责政府”的理念已在中国的行政改革中得到推行。本文在回顾我国近年官员问责制兴起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问题,认为要优化我国的官员问责制,应在问责对象、问责范围、问责主体和问责程序等方面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7.
陈巍 《理论界》2010,(2):30-32
政府绩效评估以其倡导的"顾客至上"、"公众本位"等理念,在现代公共管理领域承载着改进公共责任机制的功能,是一种新型的政府责任机制。在我国,由于政府绩效评估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指标、程序和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削弱了其问责功能。当前,可以从树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理念、拓展绩效评估主体范围、确立绩效评估指标、规范绩效评估程序、加强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来建设良好的问责文化、促进问责主体明确化、问责内容具体化、问责程序无隙化、问责制度化、问责信息化,从而实现政府绩效评估问责功能的完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行政府问责制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政府责任界分的模糊、问责主体权力的冲突、政府信息公开的有限、政府绩效评估机制的缺失、公民参与问责的匮乏以及公共行政文化变迁的滞后等因素的存在,政府问责制在实施中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制度创新,克服政府问责制所面临的困境,发挥其预期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建构问责制政府:我国政府创新必由之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构政府问责制是基于民主授权关系和社会基准价值所形成的对政府及其官员行为的制度规范和道德规范之必然要求。一个有公信力和有效率的现代政府应当而且必须是有责任性并可问责的政府。我国自去岁抗击非典以来 ,对在政府工作中失职或渎职的部门和官员严加查处的动向显示 ,我国推进政府问责制之新政已然发轫。政府行为须问责的理念和实践在抗击非典中激发 ,推进政府问责制之重要性和紧迫性正日益清晰地为人们所认识。我国现实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政府责任性不足和问责乏力的状况表明 ,依据善治和法治的理念加快建构政府问责制是我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谷茵 《学术探索》2012,(3):37-39
公民问责在建立责任政府中起着重要作用。营造公民问责的文化氛围,健全问责的相关制度与程序,增强问责的政策支持,是当前完善公民问责机制,构建中国特色责任政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制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直接关系中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制化的概念,认清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的政府责任越位、政策变动频繁、筹资机制不畅、体制改革滞后等四个方面的缺陷,有助于对该制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制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政府责任规制、法律监督和法律责任承担机制等方面为这项制度的法制化实现路径作出若干设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大专门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工作机构。在新形势下,加强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工作和建设的研究,是强化国家地方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民主法制监督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婚生子女否认诉讼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其诉讼标的的特殊性,德国、法国等大多数国家都相应建立了这种诉讼程序。并且,贯彻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已成为当前指导亲属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婚生子女否认诉讼还付之阙如,即便学界在制度的设计上有所见解,但仅该诉中适格原告和被告问题就无法达成一致,其性质、诉讼时效等也有待明确。借鉴德国、我国台湾地区等比较成熟的立法经验,为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实有必要构建婚生子女否认之诉,并对其性质、适格当事人等作出合理界定。  相似文献   

14.
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社会是人们在现代互联网环境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类关系体系,它的社会模式来源于现实社会,但又不同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传播等多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甚至变革性的影响,不容忽视。虚拟社会自身也存在诸如诚信缺失、恶意攻击等多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波及着现实社会,对其亟需加强管理。提高虚拟社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应该在明确虚拟环境中的行业责任、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予以努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政府在大学生新农村就业中的角色与责任,详细阐述了其在发挥导向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政府职能发挥不足、就业项目管理相对粗放、就业模式比较单一等现状,从政府引导有力、持续投入、激活与规范三个视角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对大学生新农村就业艰难的现状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构建诚信政府是体现“人民主权”宪政原则,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公共伦理建设,是推进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的有机结合,是不断提高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构建诚信政府的重要途径,对于构建诚信政府十分必要和重要。分析西方政府诚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我国从公共伦理视野下构建诚信政府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职责同构是当代中国纵向政府间的主要关系模式。纵向的、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职能、职责和机构设置上形成了高度统一和雷同。相对于政府的经济、社会职能转变的不到位而言,纵向政府间的“职责同构”关系模式已成为中国政府机构改革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困境的另一主要症结所在。因此,打破职责同构成为当前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优化高校教师队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育使命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本文从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核心工作及基本措施等方面来探讨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位极具现实感、责任感的思想家,马尔库塞一生的哲学运思都围绕着人的本质和现实中的人的自由解放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以及席勒的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解读,马尔库塞找到了他一直追寻的"真正的人",即"感性的人"、"本能的人"和"审美的人"。然而,由于他始终把人的本质作为一个事实,一个知识性对象加以考察,没有"回到事物本身",因此没有找到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正确道路,最终在审美中走向了"乌托邦"。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发展竞争中的重要软实力因素,其本身的发展就存在一个软实力问题。因此,打造和提升软实力是当前高等学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软实力的内涵入手,强调高校提升软实力的迫切性和意义,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软实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高校软实力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