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马克思的哲学主体观,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其一是,近代哲学最后建立的是何种形态的主体,其二是,根据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此种主体观的走向与奠立唯物史观的关系如何。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基本点,它是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作用。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创立了实事求是的实践观。一、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始终注意从群众中汲取养料,坚持群众路线,重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著作,包含不少关于人民形象的论述。习近平人民形象的建构继承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范式和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建构了既崇尚智慧又勇于创造、既心怀梦想又崇尚奋斗、既团结统一又爱好和平、既勤劳勇敢又崇德向善的人民形象。习近平人民形象的建构体现出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多元视角建构了全面、立体的人民形象。人民形象的建构有助于贯彻群众路线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而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以投身建设和改革实践,也有助于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以提升党的执政水平,还有助于构建文明型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角度 ,着重研究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形成其人民主体观。他的人民主体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二是为人民服务。从这种主体现出发 ,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毛泽东致力于调动人民积极性和实现人民主体性的实践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也存在着较大的失误。因此 ,我们必须深刻地领会和准确地把握毛泽东关于人民主体观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传统主体观的反思和马克思新主体观的变革是发展观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就发展的价值来说,传统主体观以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为前提,导致了世界的消逝和主体的遗忘;在发展的认识上,人类是否无法逃脱"人类中心"的牢笼?马克思的新主体观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的人,批判了现代性状况下原子式的抽象个人,进而马克思指出人的应然状态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是人的真正的类生活。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就是"社会"!基于当代人类取得的各项成就基础上,发展是要对人类的缺失进行挽救,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三、历史是谁创造的 历史是谁创造的?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唯心史观主张英雄创造历史。近年来,我国思想界对这个老问题进行了新的争鸣。这次争鸣中没有出现英雄创造历史的提法,但除了一部分人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以外,一部分人提出历史是整个人类创造的,不同意“奴隶创造论”者  相似文献   

7.
张雪娇 《学术研究》2012,(4):22-26,33
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首先要弄清楚主体问题,即由谁来推动和实现的问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大众化的主体无疑是人民群众,但这一观点却与人们曾长期确认的"灌输论"格格不入,相互抵触。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关论述的考订和解析,我们认为,"灌输论"不仅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而且还与他们的一贯思想严重冲突。列宁虽然赞同并提出过"灌输论",但他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语境中提出来的,并非其一贯的思想,不具有普遍性意义。要在"大众化"中真正树立大众主体观,就必须走出"灌输论"的窠臼,在实践过程中大力提高群众自身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水平。  相似文献   

8.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有一些同志对这一正确命题的理解却存在着某些错误。同时,在如何纠正以往认识上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这一重要观点方面,人们的认识也很不一致。因此,对这一重要原理继续进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1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命题虽然不是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直接提出的,但这一思想确实是由他们首先和多次提列的,并且是针对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而提的。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从物质资料生产是历史发源地的观点出发,驳斥了鲍威尔兄弟蔑视群众的唯心史观,明确指出:“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体现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民主政治实践模式,是超越资产阶级狭隘性的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优势。权力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形成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人民性的三维结构。权力主体的人民性要求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必须坚持"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察";实践主体的人民性强调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践主体,强调协商民主实践参与主体的广泛多元性、参与层次和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及参与过程的真实性;价值主体的人民性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的利益和价值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人民在协商民主实践中的价值创造主体、价值评判主体和价值共享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了人民主体思想,科学揭示和阐发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阐发了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的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并增长物质财富.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作为能够最有效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生产体制的同时,也作为社会分化体制而加大了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把握社会主义财富生产的功能性要求与合法性要求的同时,确立起与从"如何增加财富"到"如何支配财富"的历史转变相适应的社会财富生产观.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长期的二元结构的影响下,社会出现了断裂,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农民工阶层作为城乡分隔的疏通管道,不停地传递着二元之间的信息,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工的向上流动不仅带来了农村的富裕,而且为城市的中间阶层注入活力和营养,从而为达到"橄榄型"和谐的社会结构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何忠礼 《学术月刊》2012,(1):136-143
经过改革以后的宋代科举,不讲门第,不论贫富,只问成绩,从而为下层平民子弟参加科举打开了大门。虽然在当时的社会中,官僚、地主、富商出身的子弟凭借他们的经济和文化优势在进士出身者中仍然占有多数,但是,下层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的人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除了科举本身以外,还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原因。从客观上来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贫富分化加速,某些农民家庭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朝廷、地方政府和学校对士人应举的鼓励与资助;民间义庄、义学对本族子弟读书应举的支持;乡塾村校的普及;贫困士人相互间的互助等。从主观上来说,平民子弟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而攻苦食淡、发愤读书,加上某些人天赋较高,也容易取得成功。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到了统治者的行列,造成了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与此同时,一些官僚、地主的家庭,只要其子孙考不取进士,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丧失权势和财富,甚至沦入社会下层,造成自上而下的社会流动。在宋代,由于科举制度而造成的这两种社会流动,已经比较普遍,这对社会的进步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浪潮的兴起,伴之而来的金融犯罪也日趋猖獗。本文认为我国当前金融犯罪的形成原因主要分为主体原因和主体外原因。主体原因有三:(一)金融从业人员大多偏年轻,道德、业务素质比较差,防范金融犯罪的意识淡薄;(二)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社会公众心态失衡,某些人铤而走险;(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的物质欲望增强,拜金主义盛行。从我国当前金融犯罪的现状来看,金融犯罪形成的主体外原因主要是指我国金融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5.
经济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整体发展中主体智力水平低,即劳动的复杂程度低,决定贫困的是劳动主体,而不是劳动客体。现实地看,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贫困问题,必须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外力帮助,这种帮助主要是通过教育的力量提高落后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主体智力发展水平,这就是要以最小价格的教育投入使这些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得到当代高智力复杂劳动创造的知识效用代表的最大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16.
吴晓锋 《兰州学刊》2011,(10):27-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日益严重,民众的社会不公正感逐渐增强。一方面,改革开放促进了民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公民文化与平等意识的萌发,增强了他们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憧憬,引发了普泛性的生存比较,所有这些都普遍提高了民众的社会期望。另一方面,转型期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全方位扩大,财富分配极不合理,既有市场化改革自身引发的巨大收入差距,也普遍存在由双轨制、非正当致富等导致的贫富悬殊。这种期望与指望的差距造成了社会不公正感。用公式可表示为:社会不公正感=社会期望/财富分配。提高民众的社会公正感须从调整财富分配入手,应做到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  相似文献   

17.
公案及其背景——透视转型期司法中的民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案是民众根据个案的主题元素,经过议论、诉说和加工而形塑出来的公共事件.本文把公案归纳为六类,通过个案剖析了公案中事实的变异过程以及公案所反映的民众生活状态的社会背景,并分析了公案中的潜在的裁判者.  相似文献   

18.
变革财富观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变革财富观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评价、变迁都需要财富观的驱动;受以物为本财富观的制约,中国线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艰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财富观的变革应由"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应由"重硬轻软"走向"软硬结合";应由"天人二分"走向"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9.
传统经济以"理性人"的假设为前提,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人的发展是片面的,物的增长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分离的,甚至是对立的。随着虚拟时代的到来,财富创造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第一,走出"以人为手段"的巢臼,注重人的发展和完善,强调人的目的性与财富的人属性,在实现财富创造的同时实现人的发展目标;第二,实现把每个个体看成最为可贵的社会财富,人的才能在创造财富的智力劳动中得到尽可能自由的发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是目的,财富是工具;人是财富的源泉,也是财富的尺度;在能力与关系的统一中,主体能力是最根本的财富.不管以何种形式存在,财富都只是一种现实性、世俗性力黄.作为一种与神圣性相对的世俗性范畴、现实力量,财富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也有其问题与边界.财富幻象是对财富本性、作用等的不正确认识、非理性夸大,表现为本质幻象、结构幻象、意义幻象、方式幻象、时空幻象等.泛化的私有制是现代性条件下的根本财富幻象.财富幻象有其历史合理性,是现代性生成、发展、规范的重要动力,与现代性的生成与转换具有历史同步性;但也对现代性存在基础、运行构架、运行原则等造成了深层伤害,可能导致现代性条件下"人的终结"、"自然的终结"、"历史的终结"及"文化的终结".相对于作为现实能力的财富,人与社会还有更多尚未展开的可能与潜力,财富幻象是对人的创造能力、发展可能的固化.自觉转换发展方式,探索现代性的多样可能性,是对财富幻象与现代性问题的具体伦理拯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