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郑英琴 《理论界》2014,(12):32-36
国家身份是国家自我理解、表达以及他者对此所反馈的一种"意象",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层面。本文侧重分析后者,即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角色以及与他国的关系定位。作为国家利益的指向标,国家身份的建构主要通过外交政策的实施以及国际规则的约束这两条路径进行。身份差异带来了大国关系处理的难题,中国作为崛起中大国,也面临国家重塑身份的挑战。如何在各种不同的国际"规则"之间选择性参与,并进行再诠释与再塑造,直接体现了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的态度,也是再塑国家身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内隐联想测验法收集数据,拟探索身份认同的心理结构、身份认同心理重构类型,在不同心理重构类型上偏差行为的差异。结果显示:身份认同心理结构由身份认知、身份情感和身份行为倾向三成分组成,身份认同心理重构经历了从知情行的一致,到不一致,再到一致的类态。处于知情行不一致类态者较比一致类态者表现出更多的外显偏差行为和内隐偏差行为。为移民提供身份认同整合的良好环境可以促进其心理和谐,降低其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3.
广大群众以空前规模和空前速度流动到可以发展又可以到达的地方,从事新的职业、扮演新的角色.这对于他们,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从新起点开始,他们创造了整个改革年代的城市生活,也改变了农村状况,同时他们也经历了自身的反省和改变,种种社会问题在相当的程度上在他们身上暴虐.因此.可以这么来说,二十多年里,人们的角色位置与身份意识被席卷到全国经济一社会一政治的巨大变化之中而震颤;大众心理正是发生在人口向"市场"移动的颠沛流离之中.对大众社会心理变化的认知,正需要我们从这个走向"市场"的颠沛流离之中去体证和确认.  相似文献   

4.
作为连接政府与地方社会的中介,绅士集团在有清一代的国家统治特别是农村治理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社会变迁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农村社会中皇权和绅权的此消彼长,绅士在清帝国农村治理中的角色经历了由抵制者到合作者,再到背叛者的转变.这种转变对清朝政府的农村控制以至国家统治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陕甘宁边区发展劳动英雄与改造二流子为考察对象,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乡村社会改造中"公民塑造"的路径。在立足阶级动员的基础上,中共创造了"身份—角色"的个体改造机制;在改造过程中农民对土地的"眷恋"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那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提高社会动员能力。消灭私有产权意味着个体对抗"身份—角色"的内核被消解,个体的生存完全依赖国家,由此促成了建国后的一系列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毛泽东"五七指示"的革命性感召下,"五七家属工"这一群体应运而出。其中,以国企正式工人妻子的身份被招入单位,成为"家属工"的现象最为普遍。半个世纪以来,这一群体经历了从家庭妇女到"家属工"、从社会人再到真正意义的"单位人"的身份更迭,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进程中极具时代感与特殊性。文章以"五七家属工"当中的"家属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口述历史中的集体记忆,再现其伴随制度变迁所呈现出的身份实践。可以看到,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既体现了国家宏观层面政治化、工业化、社会化的重要力量,也彰显了家属工个体层面的家庭利益最大、组织安排优先、生存条件为本的现实逻辑以及二者互动融合的丰富的性别实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了身份、规范与利益这三个变量,从理念主义途径考察了中国国际制度行为转变的观念性原因.文章认为,行为体的身份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它对规范的认知与接受,并由此影响国家利益的界定及其实现方式;规范也能够通过施加体系结构影响,重塑或强化单位个体的身份,并构建新的利益.中国的身份状况决定了它对规范的认知态度和对利益的界定,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是中国身份发生转变后对国际规范的认知与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经历了由潜在的化大众的启蒙者到现实中的被改造者,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身份变迁与角色转换.这是当时农民为主体的政治力量崛起和文化期待旺盛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使然,也是知识分子借助革命诉求弥补自身文化人格缺失的艰难的心路历程.经过身份变迁与角色转换,延安知识分子最终具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需资质,并在同工农相结合的改造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文人的文学家身份经历了一个由文人的崛起到文人文学家色彩的彰显、加浓,再到文人文学家身份的确立的长期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起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经过两汉文人文学创作活动的不断展开,文人文学化的印痕愈来愈鲜明。这为以后文人文学家身份的基本确立积蓄了比较充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当代身份法领域弱势群体的范围,包括传统婚姻、同居、血缘或法律拟制而产生的具有亲属身份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中的妇女、儿童、老年人。身份法领域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史经历了由野蛮到文明、由不保护到保护、由不全面保护到比较全面保护的历史进程。只要身份法领域个人的私权利不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相违背,不损害第三人权利,人本主义的基本理念及人权视野下的平等、发展的具体理念则应渗透与体现于具体的身份部门法。  相似文献   

11.
李炳全 《阴山学刊》2014,(3):10-14,29
文化心理与国家身份关系密切,国家身份主要表现在文化心理方面,文化心理特质是国家身份的重要内容,国家身份的确定需要以文化心理为基础,国家身份的塑成实质上是对文化心理特质的培养,国家身份的认同实质上就是具有国家身份所要求具有的文化心理品质。总之,在国家身份的确认、塑成与认同时,必须考虑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抵货运动和国货运动作为抵御外辱、富强中国的经济手段而得到社会各阶层和政党的参与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对抵货运动和国货运动的态度和行为随着其在政治生态中的角色转变而不断变化,经历了由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参与、支持到"清党"、"分共"后的批判、否定再到抗战时期将其作为边区和根据地重要的经济和贸易政策的演变。其演变历程展现了在民族危机、政党冲突和经济发展约束下,中共政策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国际关系从来不缺乏合作现象,但是一涉及到权力,却鲜有学者对"权力阻止合作"这一论断提出质疑。实际上,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作为理性行为体的国家即使从追求自身权力最大化(或相对优势)出发也能导致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4.
李慧明 《学术论坛》2007,30(12):63-71
国家身份的选择与定位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界定、对外政策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国家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认知自身的国际地位、国际角色以及自身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而国际系统、国内系统和决策者三个层次的变量影响和制约国家的身份选择和定位.在全球化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现时代,以模仿和社会习得为主要机制的文化选择机制对国家身份的形成和演变起着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本位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取向的二维视角,可对农民行动逻辑的演变进行深入剖析。农民行动逻辑经历了从伦理本位的集体主义到国家本位的集体主义再到伦理本位的个人主义的演变过程。中国当代社会所出现的个人主义不是权利本位的个人主义,也不是自我中心式的个人主义,更不是唯我主义,而是伦理本位的个人主义。伦理本位的价值取向与个人主义的行为取向之间既存在相互融合的一面,也存在冲突,这取决于行动者对"私域"范围的界定是否一致。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感知的组织支持与给予高校组织类似回报的情感体验关系在实践中表现为心理契约决定下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从社会交换理论来看,这一过程的实现机理为:积极心理契约的形成强化了高校教师的"组织成员"角色,形成"用组织的身份来定义自己"的观念,进而产生具有"角色外"特征的组织公民行为,即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在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下促生了其组织公民行为.基于来自9所大学的570份样本的检验结果证实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三者间关系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7.
国家软实力的形成主要是一国主动的政治行为的结果,而华侨华人软实力的形成是基于华人的文化行为自然产生的。在东亚汉文化圈内,华人社会经历了从文化边缘走向文化中心,最终形成华侨华人文化并成为文化主体的过程;在东亚汉文化圈的内外交流过程中,华人社会文化经历了从古代影响主流文化的早夭到近代文化优势地位的初步形成,出现软实力的萌芽,再到当代华侨华人文化软实力形成的历程。  相似文献   

18.
刑法身份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定罪量刑具有影响的一定的个人要素或一定的单位附属条件.这里的"定罪"是指在确定对行为者适用刑法并追究其刑事责任或适用刑罚的前提下才予以考虑的确定具体罪名的司法活动或立法活动,有别于确定刑法适用范围、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活动."量刑"指的是在定罪的前提下对行为者选择适用刑种和刑期,甚或包括免除刑罚的一种司法或立法活动.刑法身份具有法律事实特征、本质特征和刑法性特征,可以分为:自然人刑法身份与单位刑法身份,定罪刑法身份与量刑刑法身份,主体刑法身份与对象刑法身份,明文规定式刑法身份与暗含式刑法身份,积极刑法身份与消极刑法身份,自然刑法身份与法定刑法身份等.身份犯之身份,是指法律规定的行为者在行为时所具有的影响定罪量刑的个人要素或单位附属条件.其除具有刑法身份一般特征外,还具有犯罪主体依附性特征和时间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流行音乐进入中国大陆并蓬勃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以阿多诺的音乐美学思想为参照,可以梳理出流行音乐三十多年来价值叙事的变化轨迹。它经历抒情叙事、非理性叙事、民族叙事以及国家叙事的变化。流行音乐的社会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从外来的"异端",到非理性的"宣泄者",到民族精神的"宣传者",再到国家形象的"代言人"。这种变化轨迹既是流行音乐自身发展的趋势,也是其与社会历史环境互动的结果。流行音乐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之一,必须服从于社会现实和主流的社会文化,这也是中国流行音乐未来发展所必然要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毛新耕 《云梦学刊》2010,31(1):106-109
成长是青少年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一部成长小说的情节通常讲述主人公一段特殊的经历,主人公认识到使得这个世界、社会、周围人们以及自己产生重大变化的真理。根据埃里克森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理论,青少年时期的任务是实现身份认同,避免角色混乱。在凯伦·海瑟的《走出尘土风沙》小说中,主人公比利·乔·科尔比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与失去母亲的痛苦。在身份认同与角色混乱的斗争中,她成功地克服了身份危机,实现了身份认同,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