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骆小所 《学术探索》2002,(5):124-126
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 ,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 :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 ,所以 ,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 ;在感知世界中 ,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 ,变化的。这样 ,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 ,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 ,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它有的指称相同 ,但语义却不同 ,有的无指称 ,但却有内容。这样 ,增强了人们对艺术语言描写对象的感知度 ,淡化了对描写客体的抽象度。  相似文献   

2.
在哲学价值论的研究中,人们关于“价值”的定义和论述为什么众说纷纭而又莫衷一是?为什么并无根本利害冲突的人们对同一客体、特别是社会客体,也往往会作出两种不同的价值评价?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价值客体都具有二重性,人们却并没有发现它。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总是存在着这样两种不同的价值事实:一种是客体的功能和属性满足作为主体的人和社会的一般需要的实际状况;另一种则是客体  相似文献   

3.
梅洛-庞蒂认为时间不在客观事物之中,也不在人的意识之中,时间只存在于人和事物的关系之中.时间不是像河流一样从过去向着现在和未来不停地流逝,而是一个意向相互重叠的网络,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交织、嵌连在一起,而这一网络的中心则是身体-主体.梅洛-庞蒂对时间的现象学理解使得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看待一些传统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思维共振,就是人们认识之间互相感应、撞击,不断激发出灵感和智慧的过程,这一过程又是通过个体思维共振和群体思维共振来实现的。个体思维共振是指认识主体思维的反映、选择、创造过程,也可说是主体思维结构的同化和顺应,把客体信息纳入主体认识图式之中谓之同化,认识图式的更新,改变旧图式建立新图式谓之顺应。同化能从看似不同的事物中发现相似性,顺应则能从看似相同的事物中发现相异性,两者都发现了某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关于矛盾法则的探讨中,一些同志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内在矛盾"和"内外矛盾"这两个命题提出了批评.一种批评针对"内在矛盾"说.有的认为,事物内在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这一命题没能说明事物的发展动力的复杂性、综合性(参见孙凯飞《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哲学研究》1984年第12期);有的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外在矛盾即内外因交互运动的结果,事物根本不可能脱离外因单凭自己的力量而发展,"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说陷入了形而上学的企图(参见张瑞甫《两个哲学观点质疑》,《齐鲁学刊》1986年第1期).另一种批评则针对"内外矛盾"说.有的提出,作为揭示事物自己运动的动力和源泉的矛盾范畴,由于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划分,不仅没有能够说明事物的自己运动,反而暗含了这样一个可导性命题:因为事物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6.
决策黑箱:现代投资决策理论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金融学关于经济主体投资决策的依据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传统金融学基于理性预期认为投资主体决策的依据是信息;而行为金融学则从非理性出发认为主体决策不仅依据信息同时还由心理和情感因素决定。由于金融市场中投资主体理性选择与非理性选择的同时存在,在承认理性选择行为的同时,暗含着对非理性选择行为的默认,认为投资决策是一个存在"决策黑箱"的心理过程,投资主体依据理性还是非理性主要由主体情绪和信息获得与处理的复杂程度决定,对于相同的信息投资者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得出不同的判断,导致证券价格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决定集群行为的大数定律最终会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上最基本的也是最难回答的理论问题。在美学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美学家们曾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直至今日也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美”这一概念可以具体表现为各种性质极不相同的事物,人们很难从这些事物归纳和概括出本质的因素;二是由于在“美”的概念中包容着很多不同的方面和因素,人们既难全面地把握住这一切,更难进一步从中找到根本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美学家承认美是难的,而美的本质问题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成了一个千古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8.
科学需要民主与良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风 《学术界》2003,(2):36-46
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是不容评价的绝对好的事业 ,这预设了科学的价值中立 ,但科学不是价值中立的。有的科学主义者认为科学仅凭科学家对私利的追求和科学方法而保证自我纠错 ,科学之自我纠错与良知无关 ,实际上科学之自我纠错离不开科学家的基本良知。若坚持科技以人为本 ,还必须将科技事业置于民主与法治的统辖之下 ,科技没有理由成为不容评价且凌驾于民主与法治之上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专家与学者 --关于两类知识分子的一项社会文化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专家与学者属于两类很不相同的知识分子.这里所谓不同,不仅指他们通常分属于科技与人文这样两个不同的知识领域,更重要的还指他们在性质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说,学者看重的是理念而专家则对具体的问题或事务感兴趣;学者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而专家则尽力保持价值的中立;学者求知的目的在于提高个人的学养或者为公众服务而专家则是效力于他人或某一社会集团;学者对社会持取批判态度而专家则超然于社会状态之外.此外,本文还特别强调指出,令人颇为不安但又无可奈何的是,今天,学者普遍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专家化的倾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0.
结构美初探     
任何事物都存有其结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对“结构”的理解却不 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事实上,“结构”总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被使 用。一种是事物的表现形式,或称外在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可变性和选择性,结构变化不一定改变事物的质及其存在;另一种是事物的生存样式,或称内在结构,这种结构一旦定格便具有相对稳定性,直接决定和影响事物的质及其存在。本文的“结构”即后一种意义上使用的概念。谓指组成或构成事物各要素的比例和联结方式,是事物赖以自主存在的内在“骨架”,结构的差异对于事物的体征、属性、价值和功能等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当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新闻界中获得成功的著名记者不乏其人。他们的成功,原因虽然是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是其自身的内在条件。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有的记者成就卓著,对社会和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甚至名垂青史;而另一些记者,却与之无缘。这说明,一个记者的成功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内在条件,即个人的悟性,它是记者素质的核心部分,是记者素质的闪光点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赖以形成的条件是不同的。感性认识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们通过许多偶然性的事件而获得的。所以说,“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而理性认识则不能这样直接地获得。因为事物的现象中所包含的本质,固然可以通过偶然事件而暴露给人们,但要对这一偶然性事件之所以发生的内在必然性作出合理的解释,就必须具备解释这一事件内因和外因的各种条件的丰富知识。有的可以把实践和文字材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有的只凭记录事件的文字材料也可以研究出结果。但由  相似文献   

13.
人和人道主义问题属于伦理学的范围。伦理学与认识论有别。认识论探索主体与客体,即人与自然或外界事物的关系,以追求二者相互符合为目的,而伦理学则要求主体作自我反思,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涉及价值判断。但是伦理学和认识论一样,都是哲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尽管内容不同,领域各异,彼此却应该紧密相接,连缀在一起。赫拉克利特早就对此有所理解。他说,“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又说,“人人都有秉赋着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思想的能力。”(《古希腊罗马哲学》29  相似文献   

14.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之一安东尼奥·葛兰西指出,掌握文化领导权是引导大众走向自觉的最为重要的路线,而专注于经济上的领导权则会弱化政治领导.这一思想对于现阶段处于消费意识中的丧失精神家园的人们来说无疑有着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主体间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主体间性的规定及其问题域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出现的一个基本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一个主体怎样与另一个主体相作用的。莱西的《哲学辞典》把它定义为:“一个事物是主体间的,如果对于它有达于一致的途径,纵使这条途径不可能独立于人类意识……,主体间性通常是与主观性而不是与客观性相对比,它可以包括在客观性范围中”。展开来说,主体间性范畴包括以下哲学问题: 第一,从笛卡尔以来,哲学家们一直绞尽脑汁去解答,主体是怎样认识客体的问题,而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与沟通方式却一直视而不见。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手段的发展,力图理解和解决威胁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种种危机的根源的努力等诸多因素都使对话和交往成为当今世界的中心话题。在这种背景下,哲学家们开始提出一个更本质和更难以解答的问题,即一个主体怎样与正是作为主体的另一个主体的相接触、相作用的。因此,主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就以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成了当代哲学的一部分。美国人穆尼埃说:“古典哲学常常令人奇怪地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如果你数一下古典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你会看到这些问题:认识、外在世界、自我、灵魂与肉体、心灵、上帝和来世。在古典哲学中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经典作家对于辩证法的不同规定。其中,近来引起人们争论的,是恩格斯和列宁对辩证法的不同定义。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列宁则把辩证法理解为“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争论中,有的同志认为,列宁的上述说法不是辩证法的定义,而有的同志认为,列宁这个定义发展了恩格斯的定义。怎样理解这两种辩证法规定的差异呢?我以为,一个定义只是揭示事物的一个方面,不同的定义涉及到事物的不同侧面。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要揭示的内容,侧重点不同,因而就有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的定义。对于这种问题,不能简单地坚持一个定义而排除其他定义。  相似文献   

17.
一般地说,个人是审美活动中最常见的审美主体.任何一个能够从事审美活动的个人都以其特定的审美感受,同时对对象表现出特定的价值判断.主体的审美意识外在地表现为对不同审美对象的不同反应,尤其在主体被激起强烈的美感冲动时集中凝炼地表现为行为水平上的,可用观察手段分辩的评价判断过程.只有一个具有审美意识的主体才可能产生审美感受和评价,而特定的审美意识则决定着主体是赞美某一对象还是否定这一对象,以及这种赞美和否定的程度,本琼斯盛誉莎士比亚“不属于某个世纪,而属于所有的时代”,伏尔泰则将莎翁贬斥为一个“喝醉了洒的野蛮人”.有些人喜欢慷慨激昂的赞歌,另一些人则热衷于缠绵悱恻的情诗.白居易称杜甫诗句句是真理,很有点瞧不起李白;后人也有将李白视为诗仙而贬低杜甫.看来,任何一个具有审美能力的主体都在时时刻刻地对客体作出自己的评价,而这种评价的总和必定是主体内心世界中那个深藏不露的审美价值判断体系的特定的外现.  相似文献   

18.
政府在处理公共政策时,要保持客观中立立场,只有客观中立才能够真正化解冲突.而当政府本身作为冲突主体之一时,则需要引入第三方,或者说需要引入某种协调谈判机制,让冲突双方都能够表达自身的意志.冲突的最好解决方法是融合,不是妥协,更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这就要求政府在处理冲突时,要在制度层次上化解冲突,即解决产生冲突的制度平台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肖勇 《家庭科技》2007,(11):42-42
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可说是人性的追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追求到的结果却往往不同.有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欢乐多于烦恼,有的人却正好相反.其实,大自然在很多时候给予我们的爱都是平等的,而我们感受这种爱的心情却往往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可说是人性的追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追求到的结果却往往不同.有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欢乐多于烦恼,有的人却正好相反.其实,大自然在很多时候给予我们的爱都是平等的,而我们感受这种爱的心情却往往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