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爱·自由·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意义上,美学是信仰之学。美的绝对性与永恒性构成了信仰的核心部分。信仰本质上是从此岸的、经验的世界向彼岸的、超验世界的超越。信仰的终极指向是真、善、美,真是存在的本体,善是存在的趋向,美是存在的表征。美作为表征既包含了真,也包含了善,既包含了存在的统一、完整、坚实,也包含了存在的秩序、节奏、和谐。人们可以从不同途径通向信仰,但必须从对美的体验开始并最终形成美的意境或境界。美从直觉之美到想象之美,到生命体验之美,内在地存在着一种秩序,这个秩序与人自身的爱的秩序是相互对应的。这种秩序是信仰之所以存在,所以可能,并成为人的基本情结的原因。信仰实际上是人类的自我调节、自我解放、自我完善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力图以哲学信仰的发生、发展为主线说明西方哲学从古至今都是以本体论的发展为灵魂,以不断追求人类的自我超越和终极关怀为内在目标,即在理性的基础上寻找立命之本的哲学信仰内核.但是这一过程却复杂地呈现肯定一否定一肯定的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诚信与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智慧,以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宗旨。诚信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观念与规范,意味着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本文从哲学之“真”、道德之“善”、人格之“美”的视角考察“诚信”的哲学内涵,以揭示“诚信”在当代道德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思想史上,理性与信仰一直是以张力的形式存在的。这一张力不仅对人的"认识"本身带来冲击,使人类对自身的理性能力进行更深刻的拷问与反思;而且也对人的生存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深刻揭示这一张力的思想家中,奥古斯丁功不可没,他从古希腊哲学中的"人皆求善"原则出发,靠哲学的沉思来寻求真理和至善;在无功而返后从基督教的恩典、信仰中得到了他所谓的"至善",使理性和信仰之间的张力转化成恩典与信仰之间的关系,拓宽了后人分析理性和信仰之关系的视域。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的理性和基督教的信仰是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基本特质,而这两种精神的统一与柏拉图哲学的影响分不开。因此,从柏拉图哲学中关于善之相问题的理解及其来源入手,通过对有关善之相界定问题的文本解读,以日喻的阐释为线索,分析柏拉图关于善之相论述中所拥有的理性与信仰的重叠性内涵,揭示直观认识与逻格斯认识所蕴含的意义,有利于从一种新的视角深入理解西方精神中理性和信仰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精神现象,其本质是人对自我超越性的一种执著的探究。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信仰包括物质生活、社会交往生活和精神生活三个价值维度,与之相呼应,我国大众的信仰可划分为满足物质需求的实用信仰、追求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社会信仰和关照人精神世界的宗教信仰。其中实用信仰主要体现为人们对工具(手段)价值的追求,后两类信仰体现为对目的价值的追求。通过分析发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信仰大多偏重工具(手段)价值的实用性,而忽视信仰的理想性,忽视对终极关怀的寻求,我国民众的信仰尚且处于信仰价值的基础层面,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信仰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哲学素有“智慧之爱”之称,“爱智慧”,“追求智慧”是哲学的本性。现代哲学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却无一例外地视智慧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以“意义”为其核心范畴。然而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不只属于现代西方哲学,从对西方哲学真实性判据原则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哲学在对人独特的意义性存在的自觉把握与自我意识中,从古至今一直在表达着它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表达着“智慧之爱”所担负的历史与时代的使命。同时,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转变都以思考现代人的意义世界为旨归,因此我们可以从中、西、马所共同担负的哲学使命的“融通”中寻到哲学未来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就柏拉图《理想国》洞穴比喻作一透视,以凸显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洞穴人与理念世界之张力就是哲学与政治的张力,其根源在于洞穴人对曾在之自我的向往与忧惧,向往来源于曾在为自我之先在的存在,是人无法抗拒的;忧惧的原因则是由于外在的曾在之自我的干扰,即肉体的干扰。而克服忧惧的方法一是外在的,即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就是柏拉图所谓哲学的友谊和法律;一为内在的,即至善之理念的获得与巩固。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就柏拉图<理想国>洞穴比喻作一透视,以凸显哲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洞穴人与理念世界之张力就是哲学与政治的张力,其根源在于洞穴人对曾在之自我的向往与忧惧,向往来源于曾在为自我之先在的存在,是人无法抗拒的;忧惧的原因则是由于外在的曾在之自我的干扰,即肉体的干扰.而克服忧惧的方法一是外在的,即寻求他人的帮助,也就是柏拉图所谓哲学的友谊和法律;一为内在的,即至善之理念的获得与巩固.  相似文献   

10.
在1930-1940年代的东北沦陷区文坛上,梅娘的小说创作以女性的视角寻求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对母爱的渴求在梅娘的感情经历和小说创作上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这一主题体现了梅娘对爱与生的渴望和自我生命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冰心文脉以启蒙、爱、神性和诗性为其内核,近百年来在众多作家尤其是女作家中传承,也发生了不少新变。后冰心们在继承冰心所崇信的个人主义的同时,更倾心于个体的自我呈现,呈现这正是对冰心启蒙思想的新变。后冰心们不仅直接感受冰心对他们最贴心的爱,还努力增添人间母爱的新内涵。新时期女作家对善和仁爱的多维度探测,或把"良善"看作"人活下去的根基",或称"温柔之心就是仁慈之心"。神爱是冰心文脉的神性之核,正是神爱将冰心爱的哲学——母爱、儿童之爱、自然爱交融在一起。迟子建将性爱场景置于神圣境界予以叙写,阎连科和徐小斌的神实主义书写,无疑是对冰心神爱表述的发扬光大。从舒婷到翟永明,都承继了冰心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激情的诗性,并以女性视角拓宽了冰心的童心视野。对创造性的热爱,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才是诗性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陈金美 《江汉论坛》2001,42(2):39-41
在人类跨入新的世纪之际,哲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推进哲学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三个问题:第一,要强化哲学的反思功能;第二,要更新哲学的话语。哲学的发展,既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更新,也需要在话语中不断突破;第三,要注重哲学的终极关怀。哲学不同于其它任何科学在于哲学给人以终极关怀。哲学通过追本、求真、达善和向美,来帮助人们确立人之生存意义、行为方式、精神追求和理性信仰,以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不等于"智慧"和"有智慧",也不等于"有知识".然而由于智慧自身自我否定的特性使得哲学在后来的发展中由"爱智慧"滑落为"追求知识".哲学的这种滑落既有其理论上的逻辑必然,又有其现实原因.欲拯救哲学于"追求知识"的危地,恢复其"爱智"本意,必须转变当下哲学视角,把其从日常性的具体问题和专门性领域的科学问题中"凸现"出来,重点审视事关人生和存在的总体性、根本性的问题,同时要"永葆惊异感"和"善于反思".  相似文献   

14.
徐志摩的小说别具特色,它是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是爱、美与自由的心灵抒写,是现实与梦境的迭加。在意象选取上因了满腹诗绪和诗化语言而充满诗情画意,意象化追求是其重要成分,其意象如镜子、季节、花、窗口等不仅富有浓厚的女性色彩,也更符合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情感发展,表现出徐氏小说在意境与梦境变幻中形而上的追求之美。  相似文献   

15.
石杰 《齐鲁学刊》2008,(1):143-145
张爱玲小说《倾城之恋》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它从人与人的关系上表现了他人的不可靠,从个体的属性上表现了自我的无从把握,从现实的由繁荣到毁灭表现了存在的虚无,从饮食男女的根性之回归表现了世事、人生的荒诞。文学与哲学的高度统一是其根本特征,小说也因此而获得了超常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与价值论意义上的至善或正义是有机的整体。在哲学史上 ,真理问题始终是与价值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以真理为研究对象 ,其目的不仅仅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 ,而在于追求最崇高的存在。真理与至善是人类永恒的心理追求。真理与至善根源于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定性 ,客观真理是一种逻辑的存在 ,而不是现实的存在物 ,只有在与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发生联系的时候才有意义。人类的普遍理性与个体理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与福柯身体观不同,吉登斯认为身体具有情境空间性,具备现代性的反思性,不但是一个互动、占用与再占用的场所,而且还是自我认同的携带者,直接参与自我的建构过程,充当自我的政治代言人。沿着浪漫之爱一融会之爱一情感民主一对话民主的逻辑线索,吉登斯从关系中的身体即“身体之间”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政治哲学路径。  相似文献   

18.
林国荣 《江海学刊》2012,(2):123-129
在柏拉图看来,作为哲人的苏格拉底必须服从雅典法律,因为哲人拥有理智,能够认识雅典民主制度下的法律是纯粹理性秩序在人类政治中的体现,雅典城邦及其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分有了善,哲人最大的目标便是追求善而非减损之,所以必须服从城邦法律以促进这一善;另一方面,民主制处于宇宙等级秩序的底端,其正当性是不充分的,雅典城邦的一切活动都难以得到真正善,反而会与追求最高善的行为水火不容。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坚持哲学的生活方式,追求真正的善,这无疑会对民主制的原则构成根本伤害,所以雅典最终判处了苏格拉底死刑,此时,苏格拉底为实现雅典城邦有限的善,愤然赴死:只有死亡方可逃避这一悖论,并使后人对这一冲突达到最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霍耐特沿着黑格尔提出的一种"为承认而斗争"的观念,从黑格尔、米德、哈贝马斯等人那里汲取重要思想源流,从承认领域、承认模式、承认原则等方面阐明一种具有规范内容的社会理论,形成了极具后形而上学语境的承认理论。霍耐特承认理论以实践的自我关系为中介,通过一种未被扭曲的自我关系,建构了基于爱、法律和团结三种形式的承认道德观,很好地处理了同一性与差异性、共同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为道德信仰提供了"从自我认同到对等认同再到群体认同"的认同逻辑支撑和"由可信之信到确信之信再到信信与共"道德理论关照,对于社会道德秩序建构和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尚文华 《学术研究》2022,(2):12-22+177
现代性确证自身的标志是现代道德个体的自我确立,个体道德上的善与生活总体的至善的断裂是现代性或现代社会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康德意图通过对良知这一最高的主观性的分析引入现代性之最终客观根据的理性自身,但这个回答可能面临着深度的虚无(主义)困境,同时,良知也可能沦为恶之绝对的开端。由于深刻地看到良知背后隐藏着的双重问题,黑格尔给出一条理性或真理自身思辨的道路,主观性的良知与抽象的善原则作为环节被纳入伦理整体或真理自身运行的道路中。在理性得到黑格尔式的绝对确证之后,克尔凯郭尔在接纳现代意识的情况下重新激活了信仰这一绝对的主观性,良知作为生存现实的起点与伦理作为生存现实整体被共同纳入信仰与罪这一生存辩证的道路之中。至此,不仅康德意义上的现代性困境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其自身的真理性也在理性的思辨和信仰的辩证道路中得到更加深入的阐释。现代性的绝对深度展示在个体之最高主观性与真理之自身运行、个体之绝对主观性与真理之临在的绝对张力之间;如何进一步在思想上深入阐释这一张力,在现实生存中落实真理意识,于思想界和现代生活而言仍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