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方文献是区域文化发展的产物,代表着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具有鲜明的信息收藏价值和现实参考价值。地方文献联盟建设的提出对促进区域社会文化、科研、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大庆市为例,提出了区域地方文献联盟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应遵循的合作原则以及如何避免地方文献在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方式方法,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了通过区域图书馆间、图书馆与社会机构之间的地方文献联盟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
赵世瑜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125-131,160
近若干年来,史学界对"新史料"的追求呈现为一股热潮,在区域社会史领域内也不例外,这固然延续了历史学者重视史料的态度,但也引起了某种担心,这可能容易使人忽视传世文献以及分析传世文献的方法,并忽视传世文献中传递的那些历史信息。事实上,对旧史料做出新解读也是值得提倡的,新旧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应该并重而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3.
廿四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廿四史为研究中国古代北方区域历史与文化提供了纵向的文献线索,也为研究北方各游牧民族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资料,同时又是对古代北方区域历史与文化进行专题研究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4.
罗香林与广东地方文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志华 《学术研究》2005,(5):110-113
著名史学家罗香林在收集整理广东地方文献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他努力完善广东地方文献公藏的建设,并对广东近代史料、广东客家文献和兴宁地方文献资料等进行过卓有成效的整理。这些与他作为广东人和作为史学家的双重责任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5.
近代宁波帮的经营管理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波帮是中国近代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中坚力量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将近一个世纪里 ,宁波帮建立了金融业与工商业紧密结合 ,经营上多元化、集团化、网络化的发展模式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 ,在实践中形成了与近代企业相应的经营管理思想、企业人才观念和市场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6.
实现区域共同富裕是需要历经多阶段、包括多主体、涉及多动力的复杂过程。区域一体化、集聚经济与地方竞争是影响区域发展格局演变的三大动力且三者的作用都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其中,区域一体化在提高整体区域发展水平的同时,也会拉大区域发展差距;集聚经济是提高区域发展效率的重要渠道,但同时也会面临拥挤成本上升问题;地方竞争能加速个体区域发展,但也会增加整体区域发展的风险。在这种背景下,要构建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布局,应立足三大因素的综合影响,以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为最终目标,在认识上准确把握实现区域共同富裕问题的时空属性;在主体上加快构建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的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在动力上充分发挥统一大市场建设、降低发展成本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根本作用;在保障上加快完善区域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地方文献资源显示了地域文化特点。三江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影响深远,地域文化有待挖掘与共享,收集整理与保护传承地方文献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责任,高校图书馆要依靠自身资源与技术上的优势,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作出贡献。文章以佳木斯大学图书馆在三江地域文献建设上的特点与我校在地方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效为依据予以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8.
谢维扬 《文史哲》2007,(2):47-54
顾颉刚先生所编《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对于中国近代学术,包括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古史研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古史辨》所从事和倡导的“疑古”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试图为建立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古史研究寻求合格的史料学基础。但主要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古史辨”学者们当年对古书成书和流传情况的复杂性尚不能有充分的了解,因而在对古书真伪、成书年代、作者,乃至其中某些特定内容的史料价值以及各宗古书资料之间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中存在着简单化的缺陷。在近年来学者们对中国古史史料学基础问题的研究中,最值得重视的领域之一,是对于新出土文献的研究。在大量新出土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有可能获得某些较之以往更合理的古史史料学概念,建立现代古史史料学概念的整个工作也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后稷的地望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并由此延伸出后稷感生神话的存续形态、变迁机制等一系列问题。陕西武功地区秉持传统的"陕西关中说",地方文化学者因其所处场域而凭借惯习来选择策略,积极通过地方文献整理、古迹修缮、著书立说等活动建构了后稷神话在当地的物象叙事、语言叙事与行为叙事。地方文化学者书写区域史的知识生产过程造就了后稷神话在地望纷争背景下的多元传承形态,形成了"神话主义"的一个特例,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一方水土养这一方人,一方人必讲这一方水土"的颇有反思意味和探讨空间的知识社会学命题。  相似文献   

10.
文献作为一种物化了的精神财富资源,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民族-地方文献是民族文献与地方文献的有机结合,是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创造新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长期以来轻文化、轻文献的错误观念的存在,造成内蒙古自治区各类文献工作部门在民族-地方文献上的大量缺藏,给自治区的各项建设尤其是学术、文化建设带来巨大而深远的负面影响,也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和人才浪费.因此,在当前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中,加强民族-地方文献工作是不可忽视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用新的眼光审视《中国小说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美华 《阴山学刊》2001,14(1):44-47
《中国小说史略》在学术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经典范本.然而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受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在文献史料研究、写作体例、对小说价值的界定和解释上还存在缺陷及局限.正补其遗误,从而对《中国小说史略》做更深入的、学术性的、实事求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口述史是历史亲历者叙述的历史,在历史事件的还原与解析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实际调查中人们会发现,被访问者受舆论教育宣传的熏陶、现实环境的影响以及利益的显性与隐形驱使,对历史事件的表述体现出个人色彩。对此,要对口述材料价值予以正确定位与合理分析,要坚持以口述材料为基础得出结论,并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组织材料,不断丰富、充实现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历史是指发生于中国土地上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区域性内涵,不仅各地区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早晚、快慢之分,道路有顺直与曲折之不同,发展水平有高、低之异,不同区域所走过的历史道路也可能会有根本性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中原道路、南方道路、草原道路、高原道路与沙漠一绿洲道路等五条基本的区域性历史发展道路,其社会经济形态、国家形态及其形成演变过程、族群与文化特质诸方面均表现出根本性差别。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区域性差异,根源于各地区生存环境的差别、生存于其间的各种人群的不同,以及不同的人群对其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适应与应对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与方式。  相似文献   

14.
李金铮 《河北学刊》2012,32(4):45-51
中国当代社会史亦称中国现代社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是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学问。它既是中国现代史的分支,也是中国社会史的分支,还是社会学、人类学的分支,也可说是研究方法和视角,相互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中国当代民间社会和普通民众的所有历史,不仅包括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也包括民间社会、普通民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是多元化的,除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外,还强调"自下而上"的视角、整体史观和相关学科理论的借鉴。资料来源也是多样化,既有文献资料,也包括实物资料、视觉资料等,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文献、口述资料和文学资料。中国当代社会史尚处于初级阶段,应"专通并举",相互促进,既应着力于具体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已有成功论著的基础上前进,又要努力构建较为合理的中国当代社会通史体系,明确其研究内容、历史分期、基本线索等。这一任务非一蹴可就,须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张富祥 《文史哲》2006,(3):19-30
当下古史年代学研究可行的路径,仍应是在古文献“文本”的基础上多方联络和考证,力求将已有的年代系统调整到能够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水平上。夏商周断代工程不由此途,而将主要精力放到非文字史料的调查和取证上,所得结果大都不可据。工程所提倡的多学科方法带有泛科学化的倾向,由此导致年代学论证上的一系列失误。这些失误表明,作为工程的指导理念,“走出疑古时代”的主张以及“超越疑古,走出迷茫”的提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6.
朝鲜史书《三国史记》涉及的26条夫余史料,对夫余历史研究的价值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利用这些史料研究相关的夫余王,如大致推测带素的在位时间、夫台与尉仇台的关系等;二是《三国史记》采自朝鲜古籍的相关史料,可与中国正史中的一些史料互为补充,它对夫余王系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三是这些史料对夫余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7.
求实创新 博大精深——杨向奎先生治学的开拓进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鸿修 《文史哲》2001,(2):5-12
作为史学界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 ,杨向奎先生继承和发扬了前辈学者的优良传统 ,并运用新方法 ,发掘新史料 ,开拓新领域 ,由史学而经学、小学 ,由实学而哲学 ,由哲学而理论物理 ,均有卓越贡献。仅就史学成就而言 ,他的治学具有如下特色 :一、由信奉“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到接触马克思主义 ,并以之为指导而形成科学方法论 ;二、尊重前贤而又不迷信权威 ,为《左传》、《周礼》洗冤以使之免于湮没 ,并主持发掘整理了孔府档案资料 ,丰富和开拓了史料建设 ;三、熟练地运用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来互相印证的“两重证据法” ,取得高水平的成果 ,并根据亲历凉山彝族考察进而掌握了以文化人类学资料印证古代史的“三重证据法”。求实创新的不懈探索 ,博大精深的学术成果 ,使杨向奎先生巍巍然成为一代史学大家。  相似文献   

18.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的思想,是恩格斯历史理论的基础部分。它从自然史与人类历史的不同性与相似性上阐明了人类历史的事实性,从生产方式的性质阐述了人类历史的自然状态性质,从而超越了康德、黑格尔历史目的论。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与自然界的历史是不同的,但由于人类行为的局限性,人类历史却像自然过程一样运行,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的历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历史。人类只有摆脱了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在社会关系方面将人从动物界中升华出来,人类历史才能进入到完全符合人的需要的阶段。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得到了新的证实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方啸天 《理论界》2014,(3):111-115
唯物史观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其基础则是对中国传统历史观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准确把握。通过考察中国传统历史观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新史学"与"新汉学",即史观学派与史料学派之间的关系,可以探索中国传统历史观在传统社会中承担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中国化的唯物史观应当对传统历史观所承担的角色和作用有所回应,因而可以通过这种角色与作用,对唯物史观中国化作出合理的预期。  相似文献   

20.
历史感思辨     
雷戈 《晋阳学刊》2007,(4):89-94
二十世纪是一个历史观极度膨胀,而历史感极度萎缩的世纪。神化历史观的结果就是使人们只知道研究历史所需要的种种观念体系,却丝毫不知道理解历史所必需的洞见视域。历史感并不是历史学本身所固有的东西。历史是历史学家的存在视域,历史感是历史学家的存在本质,史料是历史学家的存在形式。历史感的这种洞见、关注和凝视就是一种"看",而史料则是一种"说"。历史感优先于史料,所以"看"优先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