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独特性所在。新发展阶段是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要分好“蛋糕”注重解决改革发展成果共享问题。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和完善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领导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堪称新时代“共同富裕论”,其中包含着许多富有时代气息、具有原创性贡献的鲜活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从政治要求维度看,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共同富裕须着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需要的分配制度、分配秩序和调节方式;从时代特征维度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促进共同富裕是一场关乎中国社会发展全局的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从人民情怀维度看,共同富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要求,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促进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和人民江山论的生动实践;从发展路径维度看,共同富裕的前提是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第一要务,须不断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3.
任保平  李培伟 《学术界》2023,(10):85-100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从经济维度系统研究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制度逻辑和政策逻辑。在历史逻辑方面,逻辑起点是推动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逻辑脉络是经济现代化下生产力由数量向质量的更高维度演进来推动经济、社会和治理现代化的三维协同,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以整体发展观和人本逻辑遵循重构现代化的新格局。在理论逻辑方面,逻辑框架涵盖“客观必然性—目标导向—发展型式”三个基础维度,即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以创新驱动高质量生产力的形成、以工业化为主线的四化协同推进以及市场经济与政府治理的制度均衡。在实践逻辑方面,要以整体发展观开拓发展思想的新境界、以社会主义现代性替代现代化传统型,同时构建数字经济赋能生产力质量提升机制、经济结构升级赋能新发展格局机制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力有效提升机制。在价值逻辑方面,要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足点,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价值判断,同时推动以共同体价值为基本遵循的共同现代化。在制度逻辑方面,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共同富裕在理论、制度、生产目的、本质属性之间具有内生的逻辑共性,这是由共同富裕的制度属性与基本要求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规定性所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优势既得到一定程度的彰显,也存在深刻的教训.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着社会主义公有制比重和贡献率下降、社会主义公有制对人民收入与就业的贡献率下降,以及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成熟不完善等挑战,这影响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优势的发挥.下一步要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目标,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推动公有制经济向民生领域倾斜,实现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公有资本主导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新发展阶段,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走向深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乡内部及城乡间经济关系的动态调整,共同富裕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阶段性目标要求。通过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变迁促进共同富裕的思想、政策与理论,从城乡关系的角度解读共同富裕道路演变的逻辑线索,可以发现:与时俱进是调整城乡关系以促进共同富裕思想发展的理论品质;经济开放是影响城乡关系与共同富裕思想变迁的重要约束;城乡关系视角下共同富裕思想变迁存在从增长逻辑向权利逻辑转换的演进路径;学术讨论与政策制定的双向互动不断推进城乡关系视角下共同富裕思想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基于中国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业结构优化表征的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而促进共同富裕。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机制作用,其逻辑是:以中小商业银行加速布局为标志的银行业结构演变,通过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从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为农民非农收入快速增长提供了良好条件,逐步降低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银行业结构演变引致的发展阶段转换对于共同富裕产生的影响,呈现明显的银行异质性特征。稳步推进中小商业银行改革发展,有序降低银行业集中度,增加银行业金融供给的普惠性,通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下一步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构建既体现效率又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第三次分配作为一、二次分配的补充,在新发展阶段大有可为。文章基于企业慈善行为探讨了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逻辑、内生动因、激励机制及模式升级。首先阐明了第三次分配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逻辑,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第三次分配是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围绕企业慈善行为进行市场因素、政府因素及利他因素下的内生动因进行剖析,并基于共同富裕目标提出“生产—人人参与”“消费—扩大内需”和“分配—人人共享”三位一体的企业慈善激励机制。对比分析传统的非生产性捐赠模式与升级的生产性共同富裕基金模式,提出企业慈善行为的升级模式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产业数字化对驱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等可以厘清验证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机制与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赋能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与稳健性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数字化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劳动力就业间接赋能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发现,产业数字化对东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更为显著。门槛效应分析证实,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产业数字化超过门槛值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呈现边际递增趋势。因此,要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持续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体系,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机理来看,高质量发展的大众旅游能高效助推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旅游能明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旅游能大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旅游能进一步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旅游能有效推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更高品质的大众旅游满足大众需求;推进乡村振兴,以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促进文旅融合,以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旅游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以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旅游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交流互鉴,以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旅游推进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是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的共有新场域。中国式现代化新场域是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得以打开的现实场景,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目标和道义规范的呈现场景。在此场域下,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都是目标和进程,二者在政治价值、制度价值和人本价值基点上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新场域下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互促提升的现实呈现为:以推动共同富裕促进公平正义,通过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来助推公平正义、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富裕彰显公平正义;以强化公平正义助推共同富裕,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强势引领助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强化公平正义的道义规范提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伦理支持和规范准则、强力发挥公平正义形塑制度机制的作用保障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极其深刻的生成逻辑,从理论上看,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观的理论延续;从历史上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推进共同富裕的深刻经验总结;从现实上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要求,三者相向而行,统一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百年经验为考量、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三位一体”实践向度。当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依然面临着廓清共同富裕观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内外风险挑战加剧等诸多困境。针对这些问题,全国人民必须在实践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从理论教育、发展质量、监督监管、城乡循环四个方面入手,真正从本质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相对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难度更大、挑战更多、过程更持久。“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社会主义本质、新发展阶段目标和新时代历史方位而作出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及其实践推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增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构成部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不仅事关边疆繁荣稳定,而且关乎民生福祉。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在内容、过程、动力维度具有高度契合的共通关系。然而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仍面临相对贫困治理难度较大、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薄弱、生态环境治理短板亟需补齐等现实桎梏,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生福祉的提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缩小收入水平差距,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增进各族群众获得感,以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共享美好生态福祉,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须深刻认识、深入理解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的一种耦合状态,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呈现出一个先“富裕”后“共同富裕”的逻辑。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前提。生产力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适宜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生产力发展及由此带来的创富能力提升,首先解决的是从贫穷到富裕的问题,而从富裕到共同富裕必须有一种适宜的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安排。即一国要实现共同富裕,其经济制度和分配方式必须既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我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胡晓鹏 《社会科学》2022,(6):119-127
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背景下提出的重大命题。科学阐释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逻辑关系,深入研究高质量发展对推进共同富裕的作用与条件,对于精准回答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路径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确立关联、制度和策略三大理论标尺,可以更好地理解新发展理念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逻辑联系,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能力为之且行得通的战略构想。在此基础上,研究还发现以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是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统一的科学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走过了从全民共建到要素共创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在经历从机会共享到全面共富的发展演化。其中,要格外关注有效市场、有机社会和有为政府的组合搭配。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生产与分配的统一。文章重点剖析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扎实推进“共同”和“富裕”。第一,市场经济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有利于财富的创造。第二,共同富裕不是否认或排斥市场经济,而是依靠市场经济激发内生动力。第三,共同富裕不是市场经济自发运行的必然结果和自然产物,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不仅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甚至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第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局和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发挥政府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以共建为基础扎实推进共享与共富;完善分配制度,使人民更公平地享有物质财富和社会发展成果;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基础上打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是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全体人民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依托共劳共享,由低水平到高水平循序渐进地享受到更加富足的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成果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是“谁之富裕”“缘何富裕”“何种富裕”“靠何共富”“如何共富”的集合体。其中,全体人民是其享有主体,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是其享有客体,共劳共享是其发展动力,循序渐进是其行动策略。新发展阶段的共同富裕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公平正义、协调发展的价值理念。面对共同富裕的弱项和短板,应通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不懈探索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就为我们在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指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即高质量发展是筑牢共同富裕实现前提的关键举措、助推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现实需要、满足共同富裕实现要求的应有之义,也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等发展质量不高、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现实诉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就要针对当前发展质量不高的突出问题,坚持以共创为导向、以共生为准则、以共享为目的来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从而妥善解决城乡间、行业间和群体间发展差距过大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阐明了实现人类共同富裕所必需的物质生产力条件和社会经济制度前提,深刻地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历史性和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和共同富裕的实践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既要深刻认识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意义,又要深刻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发展、所有制结构、市场经济、财产占有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和牵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的重要政治判断。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主义本质等思想观点成为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学理支撑。从百年党史看,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美好生活创建等三个维度可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方略。这三个维度各自发力、协同弥合,有助于渐进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