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国50年来建设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唯有坚持和加强党的正确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廷 《江汉论坛》2001,1(8):33-35
依法治国已写入了党的文献和国家的宪法,这是我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但依法治国并不排斥党的领导,恰恰相反,它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文章对党的领导在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实现依法治国等问题作了探讨,指出依法治国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3.
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关键是党政分开,它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所造成的种种弊端,是削弱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政治体制改革要解决的诸矛盾中的一个主要矛盾,关系到能否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问题。本文对实行党政分开,如何加强党的领导的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为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不能脱离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也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5.
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重点和亮点,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重大要求。此举由政治、经济双重逻辑使然。前者强调国有企业蕴含着极强的“社会主义”色彩,其是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关乎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后者强调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能够有效解决现代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制度性弊病,同时提升企业的执行力。这一重大论断的核心要义在于党组织应有效发挥领导作用,使其意图在公司治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中都得以体现,但又不能代替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依法行使职权,因此必须恰当地明确党组织的权责边界。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分别为把关定向、保证落实、统筹协调。实践中,须从强化思想意识、完善组织设置与优化运行机制三个层面,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蔡娟 《江西社会科学》2002,1(1):148-151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两个决定党的生死存亡命运问题即执政党的现代化问题。党的领导现代化,包括党的领导的思想和理论的现代化;党的领导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党的活动方式的现代化。而要实现党的领导现代化,必须以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基础,构建党的领导现代化的新体制;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指针,树立科学的党的领导现代化的指导理论;以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建立科学的新型党群关系;必须按照依法治国的途径,从严治党,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加强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党群干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建设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应着重从党的自身建设展开,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措施,不断消除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体制因素、主体因素和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8.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经验教训中,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了"党的领导制度"这一全新的命题.在深化制度改革、建设、创新和执行的实践中,党的领导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逐步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一体推进党的领导制度改革、建设和执行,把党的领导制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治国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才能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法治化进程;实行依法治国方略,也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需要,依法治国是新形势下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完善和发展;加强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一个基本立场、基本原则的重大问题,党的领导的法治化是国家法治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国家发展与奋斗实践过程中,党的领导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之上的。在党的领导之下,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能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深入总结和弘扬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方法论,也具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领导的伦理性质与伦理的领导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领导理论只将伦理作为领导者素质的一部分加以研究,没有研究领导过程中的伦理性质,而管理伦理学也未将领导伦理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课题,从观念的层面探讨领导和伦理的内在相关性,可以论证领导的伦理性质和伦理的领导性质,不仅领导者要具有伦理品德,领导过程也具有伦理性质,而伦理的领导性质则表现为非强制性影响力,领导与伦理结合的共同基础为价值取向。领导与伦理结合的“何以可能”的问题,能为领导与伦理的结合提供内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危机领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频繁爆发的危机给公共领导活动既带来挑战,又带来机遇。危机领导要成功地迎接挑战,化解危机,必须满足公众在非常状态下的各种不同的期望。“危机—改革论”对改革领导成功利用机遇,顺利推行改革具有指导意义,但危机提供的改革机遇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多,主要原因就是危机领导与改革领导之间存在不同的特性。因此,改革领导必须认识到“危机—改革论”的局限,以避免危机改革过程中的盲动性。  相似文献   

13.
课程领导是一种不同于课程管理的新的管理观。在课程领导的背景下,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使中小学校长角色陷入了困境,校长角色的转换已成必然之势。要走出困境,中小学校长必须明确办学理念,制定学校发展计划,健全学校的课程开发组织,组织合作、向上的教师团队以促进学校课程乃至整个课程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领导活动中 ,领导者的有效协调对于增长领导才能、交流决策信息、激发群体活力以及改善发展环境意义十分重要。所以 ,领导者在协调领导活动各要素关系时 ,若能遵循目标原则、求实原则、兼顾原则、求同原则、合作原则 ,并运用疏导、分解、平衡、调控、强制、奖惩和法治等方法 ,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女性的职业优势与领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女性领导者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她们的成功是发挥女性职业优势和不断提升领导力的结果.因此女性要取得事业的成功,提升社会地位和价值,就应该明确并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不断学习、增强自信、在实践中提升领导力等.  相似文献   

16.
领导力评估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竞争极其激烈的时代,领导力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对领导力进行可量化评估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通过阐述领导力及其评估的重要性,论述了既有的领导力评估的方法和模型,包括传统评估法、360度评估法、自我评估法、评估中心法、领导力效力法和加里.尤克尔的三变量模型,认为领导力评估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体系,此方面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绝非偶然,它是中国政治发展路径选择的结果,是中国近代以来政党政治发展的独特道路使然,亦是出于威权政治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实诉求.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治领导组织纪律性强,政治上高度统一,政治整合和社会动员能力超强,又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独特品质,从而使得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强化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新环境、新任务、新问题向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加强党性的新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适应党性修养的新要求 ,就必须切实加强理论学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改造主观世界 ,努力使自己的党性修养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领导学自产生之日起 ,就呈现出高度的综合性、强烈的应用性、显著的动态性特点 ,和许多学科相比 ,中国的领导学新兴而缺乏独立体系 ,重实务技巧而轻理论研究 ,具体表现为将领导行为和领导主体混为一谈 ,将领导科学和领导艺术混为一谈 ,多企业领导研究 ,忽视行政领导研究 ,同时 ,我们的领导学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落后。我们必须有勇气面对领导学的缺失 ,走向变革 ,从而构建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现代意识、体现科学精神的崭新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20.
大学校长的领导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领导力是大学治理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大学校长在领导大学的过程中,面临来自私人和公人之间、业余性与职业性之间、多重角色之间、多种视镜之间和理念人与行动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大学领导力的考验和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校长从诸多矛盾中突围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