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乡村振兴的推动力。顺应新形势要求,深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形态的优化构建,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文章着眼于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探讨河北省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形态优化构建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琼州学院学报》2019,(3):54-60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脱贫攻坚、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保持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起步早,发展快,促进了海南省新兴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人均收入的增加,为国际旅游岛的打造增添了亮点。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什进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典型个案,有其成功的做法与经验,也面临新情况与新问题。建议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处理好乡村"拆"与"建"的关系,重视教育和人才培育,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海南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态势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主要做法是全民参与、规划先行、产业支持、坚持创新,出现了体现田园风光、突出传统特色、注重改善提升、保持环境整洁、引导新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等模式。但也面临资金缺口大、规划相对落后、功利现象普遍、重建设轻管理、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薄弱等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强化规划引导作用,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经济工程建设,注重"乡愁"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注重规划先行,强调以人为本,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重点,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共性与特色兼容的多元化创建模式。福建省在建设美丽乡村进程中也存在诸如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意识、政府包办过多、农民主人翁意识弱、"村两委"作用发挥不够、缺少资金等等不足与问题。稳步推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顶层设计;落实"村两委"的主体责任和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为明晰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相互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对2006-2015年江西婺源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系统的耦合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两个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耦合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江西婺源美丽乡村系统与乡村旅游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但乡村旅游系统发展水平波动幅度较美丽乡村系统更为明显;江西婺源美丽乡村系统评价值长期高于乡村旅游系统评价值,表明乡村旅游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驱动作用滞后于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江西婺源两大系统耦合度长期处于拮抗阶段,提升与演进速度较为缓慢,耦合协调度跨入初级协调阶段,尚未演化到良性协调共振阶段。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优美是美丽乡村的重要标志。通过推进生态人居工程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条件。体现美丽乡村建设所包含的村容整洁环境美。通过推进生态经济工程建设,体现美丽乡村建设所包含的生产发展殷实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把"生态美"与"百姓富"融为一体。通过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留住"乡愁"这个根,使乡村的自然生态特色充分释放出来。从而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一种空间化的再生产与重构过程,但绝不意味着乡村文明的式微与消隐。它不是单纯的城市建设,而是以"人"为核心的"和谐城市"与"美丽乡村"的结合体。从正义维度分析,必须破解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单向度思考,高度重视城镇化的"空间正义",警惕与遏制以终结乡村文明为代价,导致对乡村文明的阉割,造成"乡土中国"与"城市中国"的错位。要以人的生活本身为目的,做好社会与生态、时间与空间的协调统一,推进乡村文明重建。  相似文献   

8.
农村产业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二者存在耦合关系。农村产业融合可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有助于乡村环境治理,可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美丽乡村建设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吸引、留住人才;二者耦合的理想形态是产村融合。从山东省D村产业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耦合发展的历程来看,村民获益、村庄的产业支撑、善于借力及村庄带头人的作用是二者良性互动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文化治理中,通过情感赋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将有助于实现乡村治理方式的本土化创新,对推进乡村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从情感与仪式互动融合视角看,仪式互动结构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具有相互耦合的情感生产逻辑。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面临共同精神弱化、人地关系疏离、情感联结淡化和价值符号虚化等实践困境,构建符合乡村内在生活秩序和社会规范的乡村情感共同体是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22-227
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基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可以发现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总体问题,以及在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性建议:做好政策的顶层设计,统一管理机构、规范名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粮食种植的风险共担机制,及时调整不适合基层实际的政策,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管理的创新机制,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建立农药包装物、塑料薄膜等回收机制,加强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及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农民的义务教育等。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以来,福建省举办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设美丽乡村,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多重模式,如产业带动型、生态推动型、文化开拓型、古村保护型、扶贫开发型和综合提升型等多种类型。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村域经济薄弱、农村环境脏乱差、乡村文化特色尚未得到深层次挖掘利用以及美丽乡村治理机制长效不足、管理不力等。因此美丽乡村要通过规划导向、产业支撑、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管理创新和政策引导等并驾齐驱才可实现。  相似文献   

12.
广东增城、花都、从化等市县明确于2011年开展乡村建设工作,历经几年努力,初步建成红山村、白山村等美丽乡村。需求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动力,都市旅游者增长的近郊旅游消费需求为美丽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文章基于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都市旅游者对近郊旅游的需求进行分析,在不同类型的近郊旅游中找出需求共性。结果显示,都市旅游者对近郊旅游需求很大,且近郊旅游需求呈多样化、休闲、娱乐、体验的趋势,并且对近郊旅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期待。基于巨大的旅游需求,黄埔古港美丽乡村建设与之契合,成为了广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可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作品《极花》是一个具有空间向度的叙事文本.作家在妇女被拐的表层叙事下面绘制了当下农村生态破坏、民生凋敝、文化失范等现实图景,构建起经济结构和政治文化相互交织的乡村社会空间形态.《极花》以胡蝶身体作为叙事话语,将其身心的摧残、撕裂、修复叙述成传统权力和现代法则对女性身体的深入干预和深度观照,以此实现精神哲学的理性反思.同时通过交织、分割、反复等方式,将极花、血葱、石头、星象等叙事意象与故事演绎混合推进,营构出“水墨”与“现实”兼具的“水墨空间”,扩大了传统意象的内涵和容量,将小说推向了形而上层面,也让《极花》的空间建构成为作家艺术探索的新标识.  相似文献   

14.
乡村景观保护是从源头上扭转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必要前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乡村社会、文化、政策和乡村景观中"人"的关注,系统分析现阶段乡村景观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保护乡村景观必须注重生态保护,因地制宜加强区域环境规划;加强生态教育,强化农民的生态意识;严格生态执法,加强对乡村景观保护的监管;融合乡村旅游,拓展乡村景观保护和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媒介的公共话语空间及其制度培育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我国网络话语空间的信息来源、修辞基调和语义指向,发现当代中国的网络话语空间仍然停留在大众话语空间的表达层面,缺乏公共话语空间的理性表述,这一态势阻碍着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由政府以公共理性引领和创设一种关注现实并解决矛盾的网络制度环境,可以克服传统话语空间中的独白式操纵或情感宣泄与无政府杂音,是公共话语空间制度生成的必要路径,有助于决策者对政策问题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16.
文化和旅游的空间区隔是制约文旅融合发展的瓶颈。只有进行空间重组,才能推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化支撑旅游,以旅游带动文化。展示空间、体验空间和情感空间是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三维空间体系。乡村文旅融合空间重构需要延循在地性、情景化、数字化和产业化的路径,进行场景设计、项目运营和技术赋能,将乡村打造为乡村文化的展示空间、乡村生活的体验空间和乡村情感的生成空间,从而推动乡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乡村振兴添翼铸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既事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牢固树立,又事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我们要在遵循建设美丽中国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思维引领。这就要坚持以战略思维完善顶层设计,以创新思维激发内生动力,以辩证思维推动协同治理,以法治思维强化刚性约束,以底线思维恪守生态红线,把党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落到实处,进而开辟社会主义中国乡村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乡村文化的传承和留存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乡村聚落空间的规划中,设计者对乡村文化元素的留存和应用缺乏专业的判断和选择。因此,对乡村文化元素的提炼梳理、应用进行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乡村文化元素的内涵、不同类型的特点及其应用是重点研究的问题,同时还对乡村文化元素与其他文化元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美丽乡村的发展方向与进程直接影响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效果,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基于对阻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原因的剖析,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办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研究及开发模式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章从乡村聚落景观体系入手,分析了景观体系中聚落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旅游价值,提出了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开发模式。通过案例分析,从旅游实践角度进一步探讨了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