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代上海外滩公园门口是否确曾出现过刻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八个字的木牌?一些近代名人的文字记录似乎早已得出肯定的答案.但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文字表述、提供资料的人物身份、资料的年份和来源等的理性分析后,笔者有理由对木牌存在的真实性提出质疑.需要强调的是,质疑不是本文的目的,文章试图通过质疑木牌存在的真实性,来解读租界里的民族主义及其与殖民主义之间展开的较量.  相似文献   

2.
很久以前,狗都过着居无定所、四处流浪的生活,它们常常遭到一些猛兽的袭击,许多狗小小年纪就死掉了。狗有时还会遭到猎人的袭击,它们的性命朝夕难保。 一天。一只狗被猎人捉到,猎人把它放进了一个笼子里。是把它送人,还是杀了吃肉?猎人一时没了主张,他决定过几天再说。狗呆在笼子里,想:这下全完了,只能听凭猎人的处置。  相似文献   

3.
陈宏霞 《天府新论》2005,(Z1):330-331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狗的习语,其数目比汉语中多,表达的意义与汉语中也不尽相同.例如,中文里与狗有关的习语多有贬意,而英语中则不然.在翻译这些习语时要考虑文化因素,采取直译、形象转换及意译等多种翻译形式,以达到对原文准确传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汉语里有一组同时含有“鸡”和“狗”两种禽畜的成语,如:鸡飞狗跳、瓦鸡陶犬,姑且称之为“鸡狗”并现成语,很值得研究。 最早的“鸡狗”同现的成语是“鸡犬相闻”,语出《老子·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似文献   

5.
“来”、“去”充当的趋向补语和宾语的次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趋向补语"来"、"去"和宾语的次序问题,前人已经作了很多研究并提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结论,但是还有一些未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有的格式里趋向补语只能用"来",有的格式里"来"、"去"都可以;为什么有的格式里"来"、"去"只能在宾语前,有的只能在宾语后,有的格式里前后都可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
"癞皮狗"与"赖皮狗"读音相同,词形相近.而这两个词表达的意思不相同.请看例子:  相似文献   

7.
从动物保护伦理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动物为敌的阶段、以动物为工具的阶段、保护动物的阶段。保护动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文明进步的体现。狗不同于其他家禽家畜,它是自然界中唯一能信任人并能陪伴人左右的动物,其对人的忠诚与奉献令人动容,正因为狗的这种特殊性,才导致了我们对它的保护。保护狗,一方面出于作为主体的人的责任,另一方面出于人维护自身精神品质的需要,因此保护狗其实保护的就是人自己。保护狗是有条件的,它只是在与人的基本生存发展需要不产生矛盾时才有效。保护狗要以宽容、耐心的态度进行,而不能付诸暴力,它应该在"反思的平衡"中不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8.
托运     
《快乐青春》2014,(9):62-62
有个老头的狗死了,老头把它打包托运,准备带回家乡安葬。托运时,机场的人不知道狗是死的,下飞机时发现狗死了。吓坏了,以为是他们把狗给托运死了。于是赶紧派人去附近狗市,买了一个和死狗一模一样的狗,装进包装箱里。老头接到箱子,打开一看,发现狗活了,结果老头吓死了。  相似文献   

9.
"奇"这一范畴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它是和"正"对举的一个范畴.<孙子兵法>进一步阐发了"奇正"理论,后来人们逐渐把"奇"这一范畴运用到文学批评领域.不仅在诗文批评领域里,用"奇"来把握作品总体的创作风格和审美趋向,而且在小说批评领域里,也经常用"奇"这一范畴来评点小说文本.明清小说理论中尚"奇"的审美趋向经历了从"以幻为奇"到"不奇之奇"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退养"在家多年的姚女士终于熬到60岁退休了,过去已退休的同事约她一起到老干部活动室玩,她也很想去玩,可是,她家里养着一只泰迪犬,出门就无人照顾了。"内退"在家多年养成的习惯,都是上午给泰迪犬做饭,喂好狗狗以后,她下午才能出门……有人疑惑:这人怎么能被狗"绑架"了呢?朋友劝她,扔了它,或者送人得了。姚女士说,那绝对不行,你不知道它有多么重要啊。那么,一只狗到底有多重要?  相似文献   

11.
黄粉保 《云梦学刊》2004,25(6):111-113
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生动形象、约定俗成的表达法(如谚语、格言等)。在翻译这些带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熟语时,译者面临着两种选择:异化和归化。就传达源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信息而言,异化具有明显的优势。《红楼梦》有着极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杨宪益先生在翻译这部古典名著时大胆采用直译,将作品中的诗歌、格言、比喻、谚语、俗语等加以“异化”处理,充分发挥了其文化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12.
孟庆仁 《河北学刊》2004,24(2):85-87
中国学术界有些人把"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改为"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对马克思有关思想的误解.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俄国社会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是通过另外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社会.这里的"卡夫丁峡谷"是一个简化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在古罗马的卡夫丁峡谷用长矛架起的"轭形门",它是不能跨越的,只能或者从它下面通过,或者不从它下面通过.在这个问题上,恩格斯的思想和马克思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不通过"和"跨越"不仅仅是两个不同的提法,而且包含了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3.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人类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习语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一词是来源于日本。20世纪以来,西方和中国学者普遍认为中华帝国在西方影响之前未能发展出科学。这种明显的欧洲中心论框架阻碍了人们对中国科学的真正的历史性认识。本文通过对science中文译为科学一词的社会语境的探讨,来重新梳理中国的科学史及对中国科学史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5.
黄粉保  张建佳 《云梦学刊》2007,28(5):145-147
《金瓶梅》全书100回,而英译本却只有49章。译者在选择时遵循的是“重在首尾,兼顾中间”原则,对人物姓名的翻译,译者使用了双重标准:“男音女意”,章回标题的翻译基本上做到了“得意不忘形”,熟语、习语的翻译则是“异化”为主。  相似文献   

16.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础。从本质上来说,隐喻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概念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种事物、概念。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理解、命名那些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人类的认知始于身体经验的物质基础,而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原型集合体,身体经验因此成为各式各样隐喻的来源模式。本文根据隐喻概念理论,以汉英身体部位词"头"和"head"为例,从认知的角度来解读其中所揭示的人类认知规律。含有"头"和"head"的汉英习语都源自人们对自己身体部位的各种体验,而隐喻在这些习语语义的形成和抽象化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动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它所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动物词汇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活的语言中,在若干年的文化沉淀之后,这些动物词汇不仅指代动物本身,也被广泛地用来表示各种转义和象征意义。文本以"猫"这个动物名词为例,探究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从而有效地进行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英汉"反复"辞格在音、形和分类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既阐明了两种辞格惊人的相似之处,也反映了二者在分类方面表现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刘海萍 《兰州学刊》2009,(8):174-176
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书面语词汇、句法及语篇层面分析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的一个显著差异,即“整体性”与“个体性”差异。分析两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差异对了解两种文化、学习两种语言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两种语言中含有色彩词“红”与“黑”的习语的基础上,从语义对比的角度探讨这两种语言在习语运用中的共性与差异,以使学习者在使用习语时表达得体,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