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假设是一种理论研究的方法,也是研究人的方法论,并为人的研究提供基点和参照系.“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生态人”等人性假设是人性研究与人性实践在相关领域的人性概括和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存在性决定了人性处于动态生成中,人性假设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人性假设理论为人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前提,为人性涵化提供了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人性发展提供了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2.
人类如何改造自然界,才具有生态道德合理性,这是当今人们为了能够过上好生活和善生活而不得不认真回答的问题.由于人类历史是人性的自我实现过程,现实自然界是人本质的对象化,人拥有怎样的人性,就必然拥有怎样的历史、拥有怎样的现实自然界.合乎人性地改造自然界具有一种逻辑必然性.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性只有与自然界完成本质的统一,内在地拥有生态内涵,才能够集真善美于一身,实现人的本真存在.从这一意义上讲,合乎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亦是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合乎生态人性地改造自然界,亦是以合乎真善美的方式改造自然界.人类如此改造自然界,才具有道德正当性.  相似文献   

3.
人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认清人性的本质是组织管理的前提条件。既有的人性假设都是在横断面上探讨人性,存在着"盲人摸象"般的片面性。转换一个角度,从人类演化进程的纵剖面视角,可以揭示沉淀在人类基因上的不同属性,进而提出"层次人"假设:人性是一个综合体——在漫长的蛮荒时代,生活资料匮乏,在生存需要的驱动下派生了自利性;人类进入商品社会以后,交换需要派生了利他性;进入文明时代后,人们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于是派生了第三种属性——道德性。自利是人性的主要成分,道德是人性中最稀缺的属性,利他性介于两者之间。通过在大学生、一线工人和火车站流动人口中的经济学实验,较好地验证了"层次人"假设。  相似文献   

4.
江畅 《江汉论坛》2012,(7):34-40
人性是由人之所以为人的潜在性构成的整体,而谋求生存得更好是人性的根本特性,是人性的一般内涵或"人的本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这种本性在不同个体那里有不同的体现,构成各种不同的潜在特性的统一整体,这即是现实的人性。人性是潜在的,需要通过人的作为现实化,现实化的结果就是人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类的共同规定性与个人区别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特自我规定性的统一,是人出于自己更好生存的需要,通过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有意识活动塑造并体现出来的。虽然人性总体上看是向善的,但人格存在着正常不正常、健全不健全问题,道德不道德、高尚不高尚的问题。一个人人格健全、道德高尚并且具有个性,他的人格就是完善的。  相似文献   

5.
人性与道德关系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多年来 ,我国哲学伦理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与争鸣 ,但仍未得到完满的解决。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的经济决定论和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论是不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可以这样表述 :人性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是个性、集团性和共性的统一。人性理论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表现为它是伦理学说的理论前提。人性对道德的特殊意义表现为三个层次与方面 :第一 ,人道主义意义 ;第二 ,道德价值意义 ;第三 ,道德理想意义。人性是道德的主体基础。人的本性即他们的需要 (利益 :物质的和精神的 )是道德发生和实践的最初动力 ,不断的人化自己与动物相同的自然本能 ,丰富人的社会性 ,弘扬人的主体性 ,不断使德性超越天性 ,理性指导约束本能 ,社会性超越一己偏私、丰富个性 ,这正是人不断走向完善的必由之路。理想人性的造就成为道德的最终目的 ,人性论构成各种伦理学说的逻辑出发点和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它包括道德精神、人性精神和生态精神3个方面。人文精神作为一种道德精神是人与人和谐的精神基础,作为一种人性精神是人自身和谐的精神基础,作为一种生态精神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7.
宗教道德·道德·人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恒敏 《齐鲁学刊》2006,3(6):121-124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经产生就以自己特有的社会功能对社会施加影响;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宗教道德、道德与人性的内容因社会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又在社会关系进步的基础上进行互补。  相似文献   

8.
人类反贫困的道德理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像当代发展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所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类世界已经具备了终结贫困的经济可能,但这个可能要转化为现实,还需要更多条件.其中人类反贫困的道德理由建构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人类反贫困的道德理由在于,它是基于对人类生命的敬畏与尊重的一种道德实践,是人的道德人性的散发,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政府建立社会公正的政治取向,体现了人类反贫困的道德诉求.  相似文献   

9.
人性论科学体系的建构和研究者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依其能否言道德善恶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能言道德善恶的,如知情意、眼鼻耳等等,是心理学等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等科学的人性概念。另一类是可以言道德善恶的,亦即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本性,如同情心和妒嫉心等等,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伦理学的人性概念。作为伦理学对象的人性就是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但是,伦理学的人性论不仅研究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而且研究伦理行为应该如何之本性。因为伦理学就其根本特征来说,乃是一种规范科学或价值科学而不是描述科学或事实科学。它之所以研究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只是为了从中———通过道德目的之善恶终极标准———推导出人的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从而制定与其相符的优良道德规范。因此,伦理学的人性论的研究对象包括三部分: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人性事实如何)与人的伦理行为应该如何(人性应该如何)以及二者之中介: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人性应该如何之标准)。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尝试对康德道德法则"人性公式"的有关研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作一些清理和辨析,对克里斯汀·考斯佳、艾伦·伍德等国际权威研究者的观点进行商榷,并试图揭示康德某些独特的理路与运思方式.在康德哲学中,人格中的人性是纯粹实践理性,也就是人通过法则先天规定意志、设定道德目的的能力.在根本上,人首先应当做的是出于对已有的绝对价值--它体现在每个人的人性--的尊重而行动,而不是为了实现某种有待实现的价值而行动,而后者要以前者为限制性条件.把人格中的人性看作目的是指以这种人性为一切经验目的设立的最高依据;康德不否定人应该出于某种目的而行动,也不否定行为应具有某种经验性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世明 《理论界》2010,(4):105-106
人类追求平等的形而上根据主要有宗教根据、道德根据、人性根据和人权根据。宗教根据主要体现为人在超越性上的平等,道德根据主要体现为人在人际尺度上的平等,人性根据主要体现为人在人生目的上的平等,人权根据主要体现为人在基本权利固有性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12.
人性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中属于“自然倾向”的东西 ,构成人性的自然本性部分 ,它们本身并不存在善恶的问题。不过 ,一旦进入追逐私利的过程中 ,就有选择与遵从何种道德法则的问题发生 ,这时人性就有了善恶之分。计划经济体制与人的自然本性不相符 ,对此命题的证明可以由经济的与伦理的两方面组成。在规范的情况下 ,市场经济是与人性相符的。它不仅符合人追逐自己利益的自然本性 ,而且还以获利的导向引导人选择善的道德法则。不过市场经济本身潜藏着许多导致道德沦丧的因素 ,因此需要大力提倡与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义务与责任  相似文献   

13.
作为道德生活主体的个体,其所特有的一系列规定性即人性是道德主体进行道德选择所依据的内在准绳。人性是自然性与社会历史性的辩证统一。由于对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误解,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自然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道德观是一味地强调利他,否定利己。我们应该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利己价值观存在的必然性,利己心是人求生存的一种本能需求,本身无所谓道德还是不道德,它正确与否的关键在于当个体利己时,如何处理“己”与“他”的关系。善的利己观有两个境界,一是具有广泛性的一般境界—利己不损他;二是具有先进性的较高境界—互利。  相似文献   

14.
栾俊 《天府新论》2017,(2):50-59
探讨人性问题往往离不开“人禽之辨”。“人禽之辨”的古今视域有根本不同,古人在理解人性时格外强调“人禽之别”,而今人则多持“人兽之共性”。古人的世界观中始终有一超越维度(天道、圣神等),人性主要不是经验自然意义上的认知—理论对象,而是高于一般动物性、希求形上超越的道德—实践存在。“人禽之辨”绝非仅是经验事实之辨,而更多的是存在价值之辨。今人则深受启蒙实证主义的强烈影响,经验之实证乃是现代理性所委任的唯一法庭;“人禽之辨”仅在前一种意义上合法,而后者(存在价值之辨)却日益淹没于一片“反形而上学”呼声中。没有了终极目的与价值指引,人性非但无法超出动物性以向上提升,反有降至动物性水平甚而更低的危险。现代人性的普遍平庸及其与道德应然的根本分裂乃是今日“人与兽趋同”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15.
刘东锋 《学术论坛》2007,1(3):20-24
文章旨在重新梳理人性及欲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社会道德失范和混乱的原因,并提出和谐社会视野下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和谐社会是人性可以张扬的时代。人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且因为人所独有的理性思维和反思能力而具备最根本的精神属性。伦理道德即是人类对自身存在反思的产物,表达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精神关系。人性总体是向上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因反思能力不同而造成了个体道德的多样化。欲望作为人性基本因素和最重要的本能,其不当追求会损害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从人性和欲望出发,对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有三点思考:首先,人性和欲望的解放是值得肯定的;其次,多元社会中道德多元化有其合理的依据,在社会转型时期易造成道德冲突;再者,良好社会大环境的缺失导致人们对欲望的不当追求,严重破坏社会伦理秩序。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道德建设应抓好两个关键环节:即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运行制度和进行有效的教育,其本质都在于通过促进人性的向上而达到提高个体道德素质和培养社会伦理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技术对人性的叛离及其人性化解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根源于人性,人性因技术而生成,技术和人性有着内在一致性。但技术与人性发展的不同步性,在近现代演绎成技术对人的自然本性、自由本性、道德本性、独立个性和交往本性的叛离。通过适度人化、综合协调、以人为本、道德认同和哲学审视等途径,超越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唤醒技术遗忘和缺失了的人性和人文关怀,可以使技术和人性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完美结合,从而实现技术的人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孔、孟、荀人性观的时代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本性中包含着从低层次 到高层次的五种需要学说,为我们理解历史上人性善论、人性恶论提供了心理学的根据。然 而,马斯洛对人的本性的解释仍然是静态的。从孔、孟、荀人性观的时代根据来看,可说明 两点:第一,人性虽是复合的,但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常有某一方面突出地凸现出来,在 形态上表现出单一性;第二,人性的善恶之说,都有高低层次之分。这取决于其符合社会发 展必然趋势的程度。与追求物欲相联系的性恶说若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层次上仍高 于追求道德自律的性善说。  相似文献   

18.
“人性善”是我国思想界的传统命题,作者认为,适应我国明清之际反对程朱理学脱离现实、空谈心性、倡导所谓“实学”的需要,陈确进一步发挥“人性善”学说,认为“人性善”即人的“气”、“情”、“才”善。进而他指出,人性善恶之别,是后天“习”作用的结果;人性之善是建立在人知善行善的道德实践基础上的,从而赋予“人性善”以实践的品格和特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性问题讨论有其社会发展的背景,其内容涉及对人性内涵的界定、人性的共同性和阶级性的关系问题、人性的异化和复归以及与其相关的人道主义问题等.这一问题的讨论于改革开放后伦理学研究来讲,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同样对现实的道德建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艺表现人性是文艺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作为对过去政治道德理性过于压抑人性的一种历史性反拨,当代文艺实践及其理论批评显然大大强化了人性表现的主题。但在这种"物极必反"的历史矫正运动中,则又出现了某些新的偏向,走向了对人性的另一种片面性理解,因而值得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对其中某些比较流行的人性观念,如人性即性、人性即欲、人性即情、人性即乐等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较深入的辨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