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道路自信包括实践自信和理论自信。在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发展生产力、社会发展的目的、经济中的所有制、分配制度和运行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四个维度,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系统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继承性和创新性。这些继承性和创新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2.
坚定道路自信,让梦想照进现实。共圆"中国梦",就要坚定道路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共圆"中国梦",就要坚定道路接力,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圆"中国梦",就要坚定道路自信,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的集中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的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始终以高度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通过实践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增强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进而增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际社会在惊叹中国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种种质疑。坚定道路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展现出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信心,也是对国际社会质疑中国道路的有效回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遵循,是党和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正确道路,我们要树立坚定的道路自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6.
道路是旗帜,道路是方向。回顾中国的近代历史,展望中国的未来发展,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本文在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扎根于中国的历史必然性,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历程,分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之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不断彰显“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表示着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科学把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成功实践问题进行理论梳理,有利于增强对道路的科学认识,坚定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与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向新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首先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践的成功,但是持久的自信心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反复检验的过程,必然建立在长久的实践成功基础之上。因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坚定的、持久的、发自内心的道路自信,除了源于前一阶段的成功实践外,还需要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谙熟把握以及发展的优化升级之上。而且,随着对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不断深化谙熟以及对发展的不断优化升级,这种坚定、持久、发自内心的自信自觉,必将转化为更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9.
梦想成真离不开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从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树立自信,而且还要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我们为梦自信,又因自信而梦想成真,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互促共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充分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开拓进取,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明习近平中国梦的内涵、性质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实质上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追梦史,它经历了梦碎、梦醒、铸梦和圆梦几个阶段,最终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逐步接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坚定中国梦信念,抵制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侵袭,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来之不易的,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它开辟和拓展的艰辛,它是在与封闭僵化老路和改旗易帜邪路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二是它探索的艰难,它是我们党几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接力探索的结晶,是在既继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思想,又对其晚年错误进行纠正的基础上,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江泽民和胡锦涛为其拓展。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有利于进一步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从 2 0世纪 5 0年代起到跨世纪的今天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日臻完善。在这个探索过程中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首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对我国乃至其它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对推动 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梦想和追求,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奋斗,凝聚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夙愿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包含着在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基本路线、根本任务、总体布局和战略目标,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要求。这条道路既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这意味着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更高、更深的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内核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外在体现,是引领多元文化发展的先锋向导,是中国人民凝心聚力的思想灵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信念支柱,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指南,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的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是为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一种社会制度与秩序。为了实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人类在追求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选择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全人类追求人的本质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人类真正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因国家和社会现实需要,不同时期对十月革命的纪念与阐释呈现出不同的主题.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十月革命表达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苏关系协调、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世界和平的维护方面的政治诉求.改革开放后,十月革命的纪念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构起双向话语支撑,既明确了中国改革的政治方向,又建构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话语.中国共产党对十月革命的纪念与阐释呈现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服务现实、彰显主体意识的鲜明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仅是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坚持和继承,更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为本位对这一道路的发展与创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强调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逐步开创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勇于实践,又勇于理论创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