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政治哲学重新兴起的过程中,作为“爱这个世界”的阿伦特和“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是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政治观”都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阿伦特对“政治”的理解,走的是一条从哲学“沉思”开始,最后又回到哲学“判断”的“政治的哲学解答”之路,所以她无法根本跳出“沉思生活”的领域。但阿伦特对人类“黑暗世界”思考的背后,却巍然耸立着马克思的形象。而马克思通过其在现实“经济”领域中阐释“政治”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根本上实现了对“政治的经济学解答”,使政治问题在现实经济事务中得到了实现,从而在实践中“直接左右政治的发展”。在此意义上,当代政治哲学的走向,必然是一个从阿伦特“复归”马克思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民法是文化的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和方式,是“人”化、“文”化、“伦理”化、“本质”化的人类历史运动,是以人的生存价值体系为核心,包括心理意识、行为方式、知识、艺术、制度、习俗等要素构成的文明建树,是“由历史传递的、体现在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或意义之网。”(吉尔兹语)因此,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要以人的现实的生命存在及其对生存意义的追求作为文化本质,同时把人在交往关系中的普遍心理态势与行为模式,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把人及其世界的优化,作为整体…  相似文献   

3.
人通过“居住”建立起自己与居宅、身体、生活、家人、邻人乃至天地万物的关系。人们如何认识居住与自己的生命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看待现实的居住条件,如何追求理想的居住生活,并在居住生活中建构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这些构成人类的居住价值与居住价值观。在这样一个赋有进阶性的价值谱系中,人们对共居、善居和美居的价值追求及其所凝结成的居住价值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共居奠定了人类社会的价值根基;善居则为生活世界的巩固与持续发展提供价值的中枢;美居则在更高的精神价值层面,将生活世界提升到一个诗意栖居的境界。三者体现并促使人类不断追求一种既浸润生活伦理要义又彰显生活伦理神韵且不断追问“生活世界”意义的居住价值体系,引领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并创造富有价值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有意识的生命”这个概念出发,形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内容的人学生命观: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类特性的根据;人与人的世界的创造只能归结为人的生命活动;劳动的异化是人的生命的异化。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后的著作中,人的“有意识的生命”被具体化为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实际生活过程”。但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始终没有离开人的生命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加利·贝克尔说:“经济学是充分利用生命的艺术”。贝克尔认为,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原因不在于它的研究对象,而在于它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发端于人类对经济问题的思考,但却可以被应用到人文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只要一种资源有多种用途,而它本身又是稀缺的,那么,有关这种资源的分配和选择问题便均可纳入经济学范畴,均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是金钱、财富.而且时间和人的精力,乃至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都是经济学问题。贝克尔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不…  相似文献   

6.
人的生命和生命的质量是经济学最根本的价值前提。文章从人学的角度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说经济学是关于人的生存欲望、利益和需要及其满足的学问?为什么说人学所提出并包含的基本原理对于经济学来说始终是难以回避的?为什么说一切经济活动,首先是现实人的活动?作者通过对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思想解读,指出了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个最能凸显人类追求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重要事实,在哲学人性论的基础上,回答了经济学与人学的关联性问题。文章的后一部分,主要从经济学思想史中去梳理经济学家的人学观念和思想,进而进一步证明经济学与人学的千丝万缕联系。  相似文献   

7.
效率和公平都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公平与效率又被认为是人类经济社会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更被称为是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由于对公平与效率的内涵认识有误造成的,公平与效率实质上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要正确理解现实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需要把它放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社会发展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中去把握.  相似文献   

8.
人类劳动创造的一切财富都存在于各类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 ;人类劳动所形成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的运行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五种流”运行的合理与否决定财富的质量及可持续性。提出“五种流”运行的财富理论 ,是要从一个新的思路来研究经济学的财富理论 ,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总财富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人的世界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有意义”的“生活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哲学在内的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都应当从人类创造“生活世界”的“意义”去理解。从这种思路出发,通过具体考察“意义”的个体自我意识与社会自我意识的关系,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基本方式的关系,以及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作者提出:哲学是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而存在的;揭示、反思和塑造人的“生活世界”的“意义”,是哲学对人类生活的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认识与实践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两种主要生命活动形式的话,那么,真理与价值则是贯穿于全部人类生命活动领域的两项基本目的追求,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于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自觉意识和运用.追求真理意味着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对象世界的客观规律,按照客体的尺度即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性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而追求价值则意味着使对象世界符合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按照主体的尺度即人类的主体本性及其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从接近和把握真理是为了创造和实现价值这个意义上说,对价值的追求不但主导和规范着对真理的追求,而且是全部人类生命活动的终极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