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9):206-210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不在于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而在于"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关键在于两个市民化:一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实现市民化;二是流动人口在流出地实现就地市民化。概言之就是实现流动人口的合理固着化,去除"浮萍化"的无序流动,重点在于流动人口生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流动人口的代际差异使得城市的容纳能力与融入愿望、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加之外部控制力量不足和内部控制力量的弱化,导致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十分突出。究其根源,不在于惩罚力度之弱而在于社会制度的不公平和社会管理体制的落后。完善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制度、创新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体制,自然而然成为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的根本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上海、广州等7个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城市流动人口居住满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特征"下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居住条件"下的建筑类型、居住面积、上班所花时间和基本设施是影响城市流动人口居住满意的主要因素,而"居住周围状况"以及"其他因素"下的变量则未见明显影响。其启示在于,增强城市流动人口居住满意感需要从户籍制度改革出发,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关注流动人口自身状况及对居住情况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探讨贸易开放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健康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利用2016—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贸易开放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作用。结论显示:贸易开放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状况为健康”的概率,并显著地降低了流动人口“最近一年患病或身体不适”的概率。其潜在的影响机制在于:贸易开放度通过影响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当地污染物排放和当地污染治理能力三个路径影响其健康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贸易开放度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会由于流动人口就业身份、接受健康教育状况、家庭成员同住人数和健康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建议着力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精准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逐步取消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壁垒,以进一步发挥贸易开放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杀率在1987—2008年间呈显著下降趋势。运用国家有关数据描述其间全国总自杀率及自杀率在性别、城乡人口中的分布,验证了全国自杀率逐年下降的显著性,并将自杀率与经济发展、流动人口等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的自杀率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及流动人口的增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以此作为理论假设,用扭力情境的变化解释中国自杀率和经济发展关系,显示中国自杀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原有冲突情境的弱化。  相似文献   

6.
对流动人口的权益保护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制定《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法》是解决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根本举措,应尽快提到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上。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法的立法宗旨,应确定体现公平正义的权利保护,应明确流动人口的认定标准和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认可流动人口的户籍问题,加大流动人口权益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人口流动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在中国“特色”的转型发展中,流动人口红利也带来了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教育回报率对于收入影响十分显著,男性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女性就业流动人口收入,非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就业流动人口收入,已婚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显著高于未婚就业流动人口收入,跨省流入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高于市内流动的就业流动人口收入.  相似文献   

8.
耿明 《学术探索》2001,(4):76-79
流动人口的生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云南流动人口生育现状;生育行为的特点;以及政府各相关部门流动人口生育的分析探讨,有助于我们对流动人口生育问题的全面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5):233-242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在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首次出现下降而受到广泛关注。事实上,全国流动人口在近些年已经出现减缓的迹象,流动人口主要流入省份和主要流出省份双双出现流入和流出放缓或减少的状况,这都为流动人口规模下降趋势提供了有力证据。流动人口规模进入下行通道有多方面的原因: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使得流动人口的"基数"下降;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使得部分流动人口回流和就地转移人口增加;新型城镇化,使更多流动人口落户流入地。同时,中西部中心城市流动人口快速增长,东部城市人口流入则存在一定分化。未来东部主要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将呈波动下降趋势,需要更长期的考量,避免短期行为;而中西部城市在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情况下,则需要努力调适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大量流动人口对我国城市社会管理造成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在目前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流动人口社会服务管理问题日益突显。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社会服务管理北京模式、上海模式、东莞模式和苏州模式的分析和比较,认为我国流动人口居住地的社会服务管理面临着从流动人口防范管理转向居住地管理;从流动人口服务转向居住地服务的新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流动人口居住地社会服务管理改革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