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否需要修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效率优先",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的发展,这始终是社会发展占第一位的因素。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决不是平均主义,应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有机会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成果。"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可以不必再提,但决不可以倒过来,用"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来代替"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社会公平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不是以否定"效率优先"为代价来达到,而仍然是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来实现的。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过程,既要看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也要防止急躁冒进和简单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效率为准绳,到上世纪80年代末强调"效率优先",到90年代确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提出"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理念.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而不断调整.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效率优先,注重公平"应成为现阶段我国调节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3.
效率与公平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尺度。效率尺度是衡量经济社会在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所具有的速度和水平。公平尺度实质上是从人类具有某种共同点这一基本事实出发衡量社会在满足人们的基本权利和需要、实现人的共同全面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更是困扰当代中国有关社会发展前途、价值取向、制度设计的重大问题之一。正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所说,在平等与效率之间,社会面临着一种抉择。作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务实政治家,邓小平在设计中国式的现代…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的"黑洞",是一种吸噬力无穷大的奇异现象。中国经济一方面是在快速增长,成就瞩目;另一方面这个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断裂的威胁,正是来自这增长自身的力量。探究经济增长"黑洞"的成因,重点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政策上,侧重研究"效率"与"公平"的实际关系。并认为:"效率优先"是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效率优先"的负面品质就是非公平的资源配置。非公平的资源配置隐含着吸噬其他对象发展能量的本能,这个本能就是形成"黑洞"的主因。抑制"效率优先"的负面力量,破解增长的"黑洞",惟有增强制度的公平性和正义性。国家的基本职能就是维护公平。发达国家的事实表明,"效率"与"公平"并非一对不可磨合的矛盾。单纯追求公平的资源配置,谈不上"效率优先",难以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此低效率的"公平"增长就是"效率优先"应该控制的下线;而突破公平与正义的"效率优先",必然产生"黑洞"效应,最终可能导致走向增长的反面,如此高效率的"非公平"经济增长就是"效率优先"应该警惕的上线。基于此,在促进经济增长,如何落实"效率优先"与体现"社会公正"之间形成最佳取值范围,这个取值范围也就是最佳值。"效率"与"公平"的下线与上线之间形成的函数关系,理论上推想可以建立一个数理模式,为国家的制度安排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最佳取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平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指向与要求,是衡量社会行为主体价值的一种尺度。公平是一种特殊的平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应当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平等与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和谐为标准,以自由与平等完全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历史的归宿。社会主义的原则与本质内在地要求我国执政党和政府应遵循平等原则,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己任,在公民基本政治、经济权利方面,应当无差别地"按需分配",而在非基本的政治、经济权利方面,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是在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种社会行为主体在公共领域的有效互动中,由个体理性走向公共理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提出,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在实践中,贫富差距的出现且日益明显,使许多人对这一分配原则提出质疑。本文在澄清平等、公平、效率等概念的基础上,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由此得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实现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可能性。一、绝对平等抑制效率与公平:必须加以否定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来自人们对于公平的错误理解。即把公平与平等相互置换,混为一谈。因此,有必要先弄清公平与平等的关系。事实上,平等主要反映…  相似文献   

7.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的是何种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的是何种公平 ?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全面理解应该是“竞争规则公平”前提下的“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公平可以划分为竞争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社会公平三个层次。在公平的各个层次之间 ,竞争规则公平乃公平的要义之所在 ,同时也是效率提高的前提与保证。“兼顾公平”指的是兼顾社会公平 ,在坚持竞争规则公平、效率优先的同时 ,必须同时兼顾社会公平 ,才能实现以人为本位的全面发展。在实践中 ,“竞争规则公平”前提下的“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竞争规则公平”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社会环境 ;“效率优先”与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的思想本身就是一致的 ;“兼顾社会公平”与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又具有本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分配原则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韦朝烈 《社会科学》2001,1(1):51-54
一、严峻的挑战《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谈到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时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里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这就是说,公平与效率都是我们要达到的政策性目标。毫无疑问,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影响到我国改革的成败。因此,这不仅…  相似文献   

9.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收入分配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对我国破除平均主义桎梏和发展生产力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丰富,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渐扩大,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应该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提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适度公平,保证效率,注重生态"的转变. "适度公平,保证效率,注重生态"的收入分配观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较理想的收入分配观.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历史命运.改革开放以来,受我国重大的社会实践所推动,我国学术界围绕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系统而丰硕的成果,从总的看增进了人类这方面的认识.现将这方面的理论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把握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当把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定阶段,合理定位“公平”与“效率”的现时代意义,强调公平的相对性和对效率追求的绝对性,坚持“效率优先促进公平”的政策选择。要消除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误区,重视对高等教育效率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公平是关于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相互之间恰当关系的最高概念,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一种高尚的价值理想。公平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深入探讨以及运用科学发展理论指导当代和谐社会公平实践的论述,有助于客观面对现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社会公平,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3.
"公平"辨正     
公平与正义、公正、平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宜混淆.公平是效率合法、持久的基础,是实现效率的根本方式.公平内含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等层次,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林波 《北方论丛》2006,(2):133-135
公平有多层含义,效率与机会公平和标准公平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效率与结果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都不应该作为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终极目标中实现最优的组合。当前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效率与结果公平的关系,确保社会在获得较高效率的同时逐步趋向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思想界的“平等”观念,逐渐从古代儒释道的“圣凡平等”、“佛法平等”和农民“均贫富”的原始平等欲求,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规范和伦理原则,从中可以分梳出“齐其不齐”和“不齐而齐”两种理路,演化出不同的社会理想和制度设计,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品格。“平等”虽然在形式上已经成为现代价值,但平等如何可能依然是个问题。平等观念的现代嬗变并未终结。  相似文献   

16.
平等的永恒魅力与社会扁平化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治南 《河北学刊》2006,26(2):87-91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执著追求。相对公平的社会呈现扁平化态势。扁平化反映的社会实质是平等,而谋求扁平化的基本策略是公平,扁平化运动是科学发展观的一条实践路线。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建立社会保障,树立新的价值观念,发展社会公益与福利事业,建设服务型党政体系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基本策略,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田芸 《理论界》2014,(11):24-28
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也必然是中国政府的职责。从政府角色的特殊性看,公共性、服务性和权威性决定了它在履行维护社会公正职责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现实社会的发展看,维护社会公正是发展生产力、保持社会稳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公正的制度环境是政府履行职责,促进社会公正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振华  马晓霖 《阴山学刊》2003,16(2):98-102
《纲要》第一次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为我们在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指明了方向。用“协调、统一”论代替“优先、兼顾”论 ,绝不意味着我们要退回到过去忽视效率的计划经济老路上去 ,而是表明我们今后要在继续强调效率的同时 ,更加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促进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以实现社会的公平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公正的三维制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什么是评判社会公正的合理尺度,历来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难题之一。这一争论的症结在于:人们习惯于将社会公正理解为一种单维平面尺度,而不是一种多维立体结构。社会公正是社会效率、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之间的三维制衡;社会公平是在这种三维制衡关系中各种平等原则的历史平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公正的主导维度有所不同;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效率和公平问题,中外经济学界存在多种不同的意见。我国经济学界的有关讨论和争论,往往是与党中央作为指导性意见的提法相交织。理解党中央关于效率与公平提法的改变,认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新思路,用科学的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的思路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