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传媒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也经历着自身的体制变革。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审视,传媒体制的变迁历程经历了"二元化"改革探索期、"市场化"改革发展期和"双轨制"改革深化期三个阶段。新时期我国传媒体制变迁的路径选择和体制变革包含了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路径模式,只是在改革进程中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促使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动力因素则为明晰产权的欲求、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变迁主体的意愿。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从家庭经营制、合作制、人民公社制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制的演变过程.这既有强制性变迁过程,也有诱致性变迁因素.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1978年以前的变迁是"由分到合"的"强制合作"过程;而改革开放后的转换则是兼顾统分、以市场化为取向.但中国农村历史发展和现实要求,共同催生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体制"的当代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诞生.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形式既体现政治和社会的变革过程,也蕴含着一定的关联.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变迁轨迹和各种形式之间的转换关联,将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3.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现“统分结合”的理性回归,既需要认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统”的层面存在的必要性,也需要从理论上阐明实行“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统”的实质,并基于此理论联系实际思考“谁能统”、“如何统”等实践中亟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统”必须符合“两个坚持”的要求,即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和坚持农户的家庭承包制,合作社则是符合新型“统”的要求的经济组织形式。但合作社应当如何建?实践中的塘约模式、南猛模式与小岗模式给出了不同的思路:塘约村的探索是“村社合一”,南猛村的探索则是集体入股合作社,而小岗村正在进行村民小组创办合作社的试点。本文从制度结构、主体关系和利益机制三个方面,基于三者的探索进行思考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流动与规模经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证农民不断增收 ,切实走上富裕之路 ,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战略性目标。坚持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 ,使土地资源合理流动起来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偿转包、股份合作、龙头企业带动、市场拉动 ,是促进土地资源合理流动 ,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效形式 ,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和土地资源流动的规范化和市场化 ,则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韩文龙  朱杰 《西部论坛》2021,31(1):101-112
林地"三权"分置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林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制度变迁,当前的林地"三权"分置改革还处于探索深化中.林地"三权"分置的核心要义是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林农承包权的前提下放活林地经营权,改革实践中林地产权制度设计的差异主要在于经营权的归属主体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林地经营模式,即形成不同的"三权"分置实现方式.对股份制家庭林场、林地股份合作社+现代企业、林业共营制三种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表明,林地"三权"分置在明晰林地产权权属和权能的基础上,促进和改善了林地经营权的流转,进而优化了林地资源配置,转变了林业经营方式,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的同时,也促进了林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林地"三权"分置实现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的不同上,不同的实现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地区条件和改革环境.深化林地"三权"分置改革,不但要改进和创新"三权"分置实现方式,积极探索放活林地经营权的多种有效形式,还要进一步完善林地产权制度,并不断优化林地"三权"分置的改革环境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难题王东京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下一步的改革将如何拓展,有几个基本原则我们是必须把握的: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反对私有化;二是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反对剥削,反对两极分化;三是坚持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反对雇佣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还原土地改革时期以来不同阶段典型的法律、政策与法规,详细梳理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历程,揭示政策变迁过程中深层次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演进过程中实质是农民土地权益交叉实现和不断增强的过程.在更大程度上赋予农民更清晰、更确定的土地权能是我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因此,当前在坚持土地承包责任制度的基础上,可尝试构建以“农民家庭”为主体的土地产权制度,以期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5,(7):85-92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经营市场化既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更好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有效分配,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手段。为此,针对当前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经营市场化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现实,进一步厘清土地制度改革的各项目标之间的关系,强化宏观调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认识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在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赋予土地经营市场化以完全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规范,最终实现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经营市场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十分复杂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改革开放既没有走"私有化"之路,也没有走"全盘西化"之路,而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之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市场取向改革,坚持全方位开放,并以此作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所在.  相似文献   

10.
维护国家权威在整合中发展国家分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为促进财政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财政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在运行机制层面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学习和运用内生于市场经济的西方公共财政理论更是当前的重点所在.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种忽视中国国情,生搬硬套,否定国家(政府)在财政分配中的主体地位的倾向.本文通过重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结合上述倾向中一些比较典型的认识对财政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进而得出当前进行财政理论研究,应紧密联系中国国情,遵循"坚持+借鉴=整合+发展"的思路,在整合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财政理论--新的"国家分配论"("国家财政论")的结论,为我国当前国家财政职能的顺利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欧、前苏联有一个共同的制度起点,过去都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近2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又都是社会生活的主题.然而,它们的经济制度的变迁方式却有着显著的不同.基于"构建理性主义"和正统经济学的逻辑,东欧、前苏联等国家的经济改革选择了"激进式制度变迁"方式,而"演进经济学"则表明经济制度的变迁应该是"渐进式"的,东欧、前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教训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本文则根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从"制度鸿沟"、"人力资产"及"制度记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上"渐进式"道路的原因,并据此分析了选择制度变迁方式的几个标准.  相似文献   

12.
立场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问题,其实质是阶级问题。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国际范围内阶级斗争日趋激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和阶级矛盾依然存在,各种思潮泛滥的情况下,立场问题尤其紧迫和重要。不是任何社会任何阶级都可以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基本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其制度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概念,人民内部存在多个阶级阶层,但是人民的主体始终是代表占绝大多数的劳动者阶级,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要始终把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了人民在生产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坚持人民立场,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阶级分析法这四个基本原则和底线。  相似文献   

13.
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土地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即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现行土地制度一个最大的矛盾,就是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承担了经营国有土地的职能,结果,政府随意圈占农村土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系列弊端日益突显。改革征地制度和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成为长期困扰人们的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同时也是全社会关注度最高、寄予期望最大的改革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转变发展方式的顶层设计,既高度重视各领域的突出现象、问题,更注重探究产生问题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原因及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既治标又治本的解决办法。这个方案中关于"所有者与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来管"的改革一旦实施,就意味着土地制度改革的正式启动。因此,我国未来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景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大庆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的主体性,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承和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将干部和群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协调起来,形成一种能够上下同心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体概念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四个不同的样态———自我意识主体、市民社会主体、个人主体、资本主体,肯定了“市民社会主体论”是马克思主体概念的基础部分,而“资本主体论”则蕴含着一个极有发展前景的“资本诠释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重要主体 ,其制度创新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 ,有利于降低制度创新的风险和成本 ,提高权力中心制度安排的质量和效益 ,但从全局的角度审视 ,则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妨碍权力中心推行的制度变迁进程和制度变迁的整体性推进。  相似文献   

17.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合理性及制度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实行、能否实行、如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学术理论界必须作出科学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基本、最根本手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既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市场经济存在一定兼容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有着特定的内涵,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有所不同,诸如劳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按劳分配的标准、范围、程度、形式不同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要制度路径是在所有制制度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企业生产经营层面上,实行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配;在企业内部分配中,规范要素收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在整个社会国民收入分配中,依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搞好分配调节和调控,确保劳动收入占主体地位,使劳动收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理论视域中的公共生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菲 《河北学刊》2006,26(5):39-42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与时代变化相伴随的哲学主题转换中形成的"主体间性"理论,既是人类生活时代变迁的哲学思想反映,也是与其相适应的哲学主题转换的必然结果."主体间性"理论揭示了现代生活的公共本质;表达了多元共生的整体理念;体现了消解中心的平等原则.探讨主体间性理论与公共生活的关系,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   总被引:92,自引:0,他引:92  
本文结合中国和其他一些转型国家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事实 ,提出并验证了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新的理论假说 :( 1 )同一轨迹上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先递增后递减 ,其变化轨迹呈倒“U”型曲线 ;( 2 )政府行政力量推动市场化改革在一定时期内是可行的 ,有效的 ;( 3)制度变迁中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转换主要取决于制度变迁对各自利益的影响 ,也受制于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20.
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文章认为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统一的,不可割裂的,也就是说,我们所讲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我们所讲的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十二大政治报告为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所确定的方针、政策中,既坚持用矛盾对立统一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两点论,又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重点论,充分体现出两点论与重点论的高度统一。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必须努力完成首要任务,但也不忽视其他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