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状况分析与转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虽然成功地实现了1亿多人的转移,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随着改革的深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不容乐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根据对未来10年内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分析,我们仍将面临着1.5亿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压力。1.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过剩。由于生育下降滞后的影响,与80年代相比,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增长的压力在90年代有了很大缓解。按中国标准计算,1982~1988年农村劳动适…  相似文献   

2.
一、在改革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7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生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贯彻,和全国性可耕地的减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日趋突出.至80年代初,据中国的某些推算,由于耕地减少和劳动力过剩,到2000年,将有4亿农业人口必须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可是到2000年中国城市能够容纳的农业人口,充其量不过3000万人.据有的推算,这只占必须从农村转向城市的2亿人口中的15%.那么,下余的1.7亿人究竟将去向何方呢?十年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在产业之间的转移(向非农业部门的转  相似文献   

3.
一、广西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成因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具有与世界各国相同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有着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它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农民求生存、图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广西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具体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体制改革,确立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这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先决条件.2.农村劳动力增长过快,农业资源相对短缺.60年代初期,广西生育高峰所形成的大量新增人口,进入70年代末、80年代以后,相继加入劳动力的队伍.1978年至1996年,广西农村劳动力净增674万人,而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却由3.22亩下降到2.06亩.这一因素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3.产业结构落后.广西第一产业劳动力在整个就业结构中的比重高达70.1%,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18.8%.这是造成广西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又一重要成因.4.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把原有的和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基本限制在农村,使我国  相似文献   

4.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之间存在要素替代关系.因此,只有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化肥过量施用和农业生产要素低效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实现农村劳动力第二次转移是我国全面发展的需要   2 0世纪 80年代 ,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经过近 2 0年的发展 ,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亿人 ,实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的第一次大转移 ,为中国农村发展、经济腾飞、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农村劳动力第一次转移的主要特点是 :转移方向单一 ,主要转移到乡镇企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转移的空间有限 ,“离土不离乡” ,主要在村和乡的空间范围内转移 ;转移主要依靠国家和集体投资兴办企业来实现的 ,政府行为起着主导作用 ;转移的结果 ,农村劳动力成了走进工厂的农民。中国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6.
正确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以至优化全社会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在预测贵州农业富余劳动力增长趋势的基础上,对90年代贵州农业富余劳动力产业转移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转移的基本方向、途径与选择转移的基本战略。 一、贵州劳动力总量及农业劳动力增长预测 本世纪90年代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相对经济水平和资源条件而言,早已存在的劳动力供给总量超过需求总量的矛盾,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由此而产生的就业压力亦将日趋沉重,劳动力问题已成为影响全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周健 《兰州学刊》2008,(1):88-91
人力资本概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人力资本”的阐述由于受到二元经济模型中“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局限而多以一种独立的因素存在,未能融入整个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中。文章在分析了二元经济模型中“劳动力转移”理论的某些局限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型”,将人力资本概念贯穿于劳动力转移的整个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于二元经济来说,解决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始终是工业化进程中的首要任务。苏南地区率全国之先,对此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尝试,并于80年代中期实现了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苏南的经验对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推动劳动力就业转移问题上提供了借鉴和示范,显示了它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就业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这种结构的演变方向大体上是一致的。可是由于各国经济成长实际历程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条件(特别是技术条件)的差异,先行进入现代经济成长时期的发达国家同后起进入现代经济成长的发达国家以及当今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上呈现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张彩江  马庆国 《学术研究》2004,71(11):33-40
本文研究了剩余劳动和劳动剩余概念的区别 ,建立了劳动力状态静态模型和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方程 ,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因素。在此基础上 ,评价性分析了Lewis模型和Ranis -Fei模型的不足 ;并进而详细研究了乡镇企业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指出这种转移产生了“农业剩余深化”、“劳动剩余深化”和“工业剩余深化”的重要现象。这种研究为深入探讨我国“三农”问题 ,寻求工业化新模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作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载体的乡镇企业,采取“依村傍户”、“三就地”的离散型空间布局,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出现脱节,城市增长模式生成在国民经济总体增长过程中相对萎缩。在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正跨入一个新阶段的今天,完全有必要进行一番认真地反思与审视,以便我们及时地把握住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的历史走向,避免使乡镇企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误入乡土化、离散化和无序化的歧路。  相似文献   

11.
“过剩经济”条件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 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出现了“过剩”态势,城市工业、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速度大大放慢。在新形势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何在?本文认为,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发展小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更大规模地转移富余劳动力中的战略作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农业劳动力转移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转移,即种植业劳动力向牧业、养殖业、林业、副业转移;二是农业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转移;三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目前,在我国主要是指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少量的。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韩俊一、本世纪末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预测及其转移前景分析(一)本世纪末农村劳动力供给预测由于生育率下降的滞后影响,与80年代相比,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增长的压力在90年代会有很大缓解。按中国标准计算,1982—1998年农村劳...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要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从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期,在经济发展就要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发展理论支配下,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普遍遵循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式”设计自己的发展战略。刘易斯模式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这一阶段中,资本稀缺,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率高于农民收入率,农业剩余劳动开始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随着劳动力不断转移,现代工业部门不断扩张。第二阶段为剩余劳动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其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特殊性,存在一系列制度约束,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从“制度”着眼,寻求解决民族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特别是农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从农业本身寻找出路,必须从非农产业当中找到良策。从一这观点出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解决农民问题必须减少农民,把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只有这样,农业机械化、农村现代化、农民文明化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7.
一、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新问题 推进和实现工业化的基本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然而,从这十多年尤其是1988年之后的情况来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制还十分脆弱,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稳定。1989年,浙江非农劳动力绝对量比1988年减少24.4万,非农就业份颔减少1.7个万分点;1990年,仍有微弱的下降。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脆弱性与宏观经济的变动密切相关。1978年之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农业劳动力转移开始启动,转移的量逐步增多。从1984年到1988年,宏观体制的全面改革和政策的松动,随着乡镇企业大数涌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高潮,相当多的农民开始进入城市搞劳务产业。1989年开始进行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由于宏观政策的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产业结构有关。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首先要从农村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开始。农村产业结构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目前,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形式是“粮~副”和“种~副”结构这两种。贫困山区劳动力过剩是属于农业内部结构性过剩,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也是结构性转移。在近期,只要通过调整合理的产业结构,就能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潜力和作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商品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现行农业生产制度亦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端于70年代末,成熟于80年代初。它是以家庭农户为生产主体,按劳动力或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按承包合同要求自主生产、独立核算的责、权、利明晰的一种生产制度,这是整个8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形成并为农民所普遍选择的一种生产制度。它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传统格局,唤起了农民对土地的第二次热情,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导致了农业的大幅度增长。这种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的情况下有其适应性和生命力,适应了农业生产的空间分散性、分工的不彻底性以及…  相似文献   

20.
利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目前中国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另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及国家对农业生产领域的诸多政策支持等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实现。但受劳动力转移而出现的农业生产主体女性化和老龄化发展趋势显著,导致农业产生后劲不足、土地利用率下降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认为,要破解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的难题,实现农业生产的新发展,需要建立以“为农”为价值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科技兴农与自主创业,打造有机、绿色的农业产业链并构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