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经济活动的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知识资源借助网络体系而成为经济活动的一般基础 ,并促使现有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正如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曾引发了全球经济格局大变动 ,知识经济对工业经济的改造 ,其效应不是国别经济的 ,而是全球性的。一、知识经济的增长特性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增长结构与工业经济特征不同 :首先 ,知识要素成为增长的基础性的生产要素。知识作为基础性生产要素 ,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和资本等 ,在缺乏知识要素的条件下 ,其生产效能将按比…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提出一国实现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延式的或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即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种是内涵式的或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即靠提高诸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通过经济系统整体素质的改善和要素投入产出率的提高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现阶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经济增长受到投入总量的限制。因此,我们必须走内涵式或集约式的经济增长之路使整个经济获得适度的增长。提高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只能靠人员素质的…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复苏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资源高消耗、投资高增长为基础的中国经济高增长,导致了国际市场资源价格大幅上涨与国内资源约束递增。受此影响,东部沿海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生产成本上升,经济增长趋缓;中西部自然资源富集地区投资持续增长,资源产业与地方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可见,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引致资源稀缺的结构性变迁与地域性转移,以及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变化,使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出现收敛趋势。这表明,在市场体制下,经济发展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会带来资源约束变动,地区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关系变动因此受到资源供给的约束与资源配置力的影响。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市场供求关系难以锁定,地区资源供给与资源配置力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而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  相似文献   

4.
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 ,必须提高和合理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科技资源是推动内蒙古农业发展的首要动力。可持续发展农业必须以科技资源合理配置为基础。科学技术进步是科技资源配置不断延伸的过程 ,把握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几个关系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链中普遍存在的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突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我们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需要与工业供给侧改革融合进行,必须提高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和种类以及农产品的安全性,不断降低农业领域相关成本;基于农业供给侧改革,我们认为要运用共享经济思维,认清农业产业链的带下划线的U型价值链结构,加强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性,加入相关产业形成大农业产业链,加大在储存环节的研发力度,提倡规模消费等促进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对策。这些对策的实施将有助于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工作的开展,也为农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发展与县域金融体系重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县域金融需求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而县域金融供给则仍是由政府主导的、完全外生性的,因此,实体经济内生的金融需求不断增长与外生的金融供给不断萎缩之间的矛盾成为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基本矛盾,金融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为此必须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前提,调动县域金融活动主体的内在动力,构建内生于县域经济的、适合我国县域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特点的县域金融新体系.同时,县域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还还必须有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撑.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涵义。前者仪表示经济规模的增大,后者则不仅意味着经济规模的扩张,而且意味着经济机能的改善。因此,农业增长仅包括由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农业增产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发展除此之外还包括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农业产出结构的改进以及对其它产业的补充和推动,耕作方式与技术的改进以及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物的施用、农业制度的变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8.
用1998-2011年23个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对资源开发、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此类城市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工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制造业投入、科技水平、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资源开发极大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但是严重消弱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资源开发带来了"荷兰病"效应,即资源开发对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入、外商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也没有带来显著的人口素质提高;资源开发对科技创新产生有限的"挤出效应",间接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应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成功转型;重视教育发展,加速科研转换能力;积极引进外资,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等方面入手以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9.
一、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区别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生产场所扩大”为特征的,即单纯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求得经济的增长,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以“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为特征的,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结构优化来实现。[1]用这一观点来考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建国几十年来已不断有所改进,正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在整体上还主要是以“生产场所扩大”来实现经济增长的,因此还基本上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笔者认为,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面板模型对西部地区1978—2009年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投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则显得比较乏力;农业信贷资金的产出弹性逐渐得到改善,农业产出对信贷投入的响应更趋积极;农业产出和农村居民收入对农业信贷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农村金融市场上信贷配给的现象依然普遍;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存在省际差异。因此,应完善农业信贷的征信机制,增加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并调整投入结构,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民收入结构,以增强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