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生产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资源的挖掘.黑龙江地域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独特的人口构成、独特的历史,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多彩的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增强黑龙江人的认同力、凝聚力,提高黑龙江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黑龙江人的健康素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2.
王德胜  祁晓丽  韩杰 《东岳论丛》2019,40(7):110-119
互联网企业作为有别于传统企业商业模式的新兴企业,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提供产品和服务,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快速更迭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成为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以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维度,提炼出了互联网企业文化主要特质,提出了基于特质集系统性与交互性双维度的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演化逻辑。通过分析表明,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主要包括"适应性特质集""参与性特质集""一致性特质集"以及"使命特质集"。不同阶段的文化特质集内部的系统程度和特质集之间的交互程度存在差异并且产生不同的文化表现。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互联网企业文化特质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即:文化特质培育——文化特质强化——文化特质创新。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已拉开帷幕。这一活动的启动意味着“粗俗、封闭、依赖”等将逐步荡涤直止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文明礼貌、道德高尚、敬业进取”等精神面貌和对外形象的日渐生成。新的世纪,黑龙江人应当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是文明、高尚,还是粗俗、蛮横,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基于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以“强素质,树形象”为中心议题,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院内各主要学科的专家、学者就形象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做出了新的阐释,并提出了一些有创建的建设性意见。现摘登其中有代表性的若干篇,旨在引起各界对“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这一系统工程的高度重视,更期望就此规划和设计出充满地方魅力独具特色的现代黑龙江人形象。  相似文献   

4.
塑造黑龙江人形象根本在于地域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教育活动已拉开帷幕。这一活动的启动意味着“粗俗、封闭、依赖”等将逐步荡涤直止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文明礼貌、道德高尚、敬业进取”等精神面貌和对外形象的日渐生成。新的世纪,黑龙江人应当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是文明、高尚,还是粗俗、蛮横,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基于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以“强素质,树形象”为中心议题,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院内各主要学科的专家、学者就形象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做出了新的阐释,并提出了一些有创建的建设性意见。现摘登其中有代表性的若干篇,旨在引起各界对“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这一系统工程的高度重视,更期望就此规划和设计出充满地方魅力独具特色的现代黑龙江人形象。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受众的基本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传播学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政治、文化、宗教等传播环境的整 体互动为切入点,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受众的基本特质及心理结构,并在选择新的理论视角研究 传统文化受众特质的方法论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持续发展的企业家特质文化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企业家的特质及其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阐明企业家是保障企业文化持续发展的发起者、推动者、设计者和组织者 ,剖析了企业家特质文化植入企业组织文化的制度约束与障碍 ,提出了企业家特质文化的植入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全球化时代的网络文化特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鲍宏礼 《学术论坛》2003,23(6):135-138
以全球化为理论视角,分析了全球化对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全球化为网络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范式的转变,这就是传统文化正在被具有新的文化特质的网络文化所取代。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富于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以道家所代表的自然主义、以儒学所代表的人文主义和以墨家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之间的异质互补、交融互动,不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模式中的三个要素、三块基石和三大传统,而且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奔腾向前和绵延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精神动力,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特质.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内在结构,不仅在于它的原创性、丰富性和包容性、互补性,更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种以人为本,融自然、人文和科学为一体的文化模式,既是文化传统过程中学派分化整合的基本点与活水源头,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特定的政治、历史背景及区域环境下,姓氏分布对区域文化之特质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杰出人物(包括地方社会精英)独特的历史作用而实现的.皖江流域上、中、下游经由了历史上不同姓氏族群的文化创造,形成了彼此相异的文化特质,可见区域文化底蕴往往是历史上人口迁移及其基础上的姓氏族群分布使然.而从文化发展的规律来看,惟有不同族群间多元文化的有机交融和有序互动,文化才能保持永久活力.  相似文献   

10.
各国文化均有其自身特质,企业行业又有各自的特色。将文化特质和企业行业特色高度地一致起来,才能使企业不断发展。把握文化特质和企业行业特色的关系,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家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