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国农村金融已获得重要发展,但仍受到相当严重的抑制,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非正式金融既是具有内生性的金融制度安排,又是金融制度诱致性变迁的结果,在信息传递与融资效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非正式金融与正式金融相互配合、合作,以形成多元、灵便、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结构主义学派继麦金农—肖学派的金融深化理论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成功的实践之后首先提出了修正意见。他们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特殊结构 ,指出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存在着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正式的、有组织的信贷市场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非正式的信贷市场 ,二是由于实际利率提高引发的流动资本成本推进效应。这两个特征改变了传统金融深化政策的传导机制 ,从而使政策的实施效果与理论推导出的结论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虽然新结构主义的分析过程也存在缺陷 ,但他们毕竟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并使理论分析与现实更为贴近。新结构主义的金融深化理论及其随后的理论发展对我国当前的金融体制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即一个健全、完善的银行体系应是我国金融发展的逻辑起点。一旦健全的银行体系建立起来后 ,经济发展就有充分的机会选择更为合理的模式 ,而不是仅在自由市场主导型模式和银行主导型模式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型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融资活动和各种层次的金融需求,由于各国的发展轨迹不同,迄今尚未出现一种最优金融结构模式能够适用于各国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一是发达的金融体系能够很好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交易成本使企业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借入资金并能投资到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二是金融体系在产业结构转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现代工业的同时还存在高比例的传统产业,对于尚不发达的金融体系而言,是无法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而运营良好的金融体系在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如果金融体系出现故障,则会发生金融危机阻碍实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征,它们使世界各国经济金融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空前增强、提高了“金融虚拟性”的程度、增加了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强化了国际金融体系中强国主导的格局、致使金融在提升了它对各经济体资源配置能力与效率的同时,也迅速提升和累积了它自身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的根源在于现代金融的本质特征,即“金融虚拟性”的不断发展、放大甚至膨胀。在中国银行业开放过程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尽管微观上对国有银行经营管理不无裨益,但我们丝毫不能对其在宏观上冲击或威胁中国金融安全的可能性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5.
金融约束政策批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赫尔曼、默多克和斯蒂格利茨提出的“金融约束论”具体包括三组政策 :对存贷款利率的限制、对市场准入的限制和对资产替代性的限制。结合我国国有金融仍处于垄断地位这一基本国情 ,我们认为需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分析金融约束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对“金融约束论”的三组政策进行了批判 :限制存贷款利率是否必然为非国有部门创造租金机会 ;国有金融垄断下是否应该继续施加市场准入限制 ;资产替代限制能否保证国有银行稳定运行与发展。最后对金融约束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金融体系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作为一个仍处于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金融脆弱性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事实.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而言,金融体系是否健康发展,金融体系是否安全这样一类问题,关乎于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前,经济金融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实力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金融均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易于产生金融波动与金融危机.产生金融波动的客观原因是外部有感染源,内部金融制度有缺陷,特别是有缺陷的汇率制度直接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所以,汇率制度的设计是在金融开放中能否保持金融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在由计划经济的金融体制向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转换,我们应在金融开放的进程中逐步增强金融实力,选择科学的汇率制度,以降低金融风险,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已成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目前,正式金融制度供给不足、供给趋同以及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兴起已成为推动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同时,区位禀赋约束、国家和地方对金融的控制以及西部农业的弱质性则构成了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作者据此提出了以回归和强化正式金融机构的 功能、赋予非正式金融组织合法地位作为西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9.
国外学者有关金融发展改善收入分配及贫困的功能的理论研究表明: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提供金融服务将使金融体系能更有效地减缓贫困并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将使金融体系能更有效地为穷人服务;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和大力发展主流金融是缓解贫因的更好途径;金融体系帮助贫困群体的最佳方式并不是直接给最穷困的人大量提供贷款,而是通过金融发展以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的运行、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等;放宽金融管制就能起到帮助穷人的作用;大量发展国有银行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方式,而金融体系大力支持私人部门反而有利于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准;实现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减缓贫困;要构建普惠的金融体系还必须与政治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国外普惠金融理论对于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转轨经济增长中的金融约束分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约束理论是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总结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而提出的一种适应发展中国家采用的理论与政策体系。文章在对中国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因素做了分析后,认为中国转轨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了金融约束政策的结果。同时,文章也分析了实施金融约束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金融约束政策的使命已基本完成,需要实现从金融约束到金融市场化的转变。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公有经济部门的战略性改组,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建立竞争性的金融体系,加快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1.
金融约束理论是斯蒂格利茨等经济学家总结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经验而提出的一种适应发展中国家采用的理论与政策体系。文章在对中国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因素做了分析后 ,认为中国转轨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了金融约束政策的结果。同时 ,文章也分析了实施金融约束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金融约束政策的使命已基本完成 ,需要实现从金融约束到金融市场化的转变。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公有经济部门的战略性改组 ,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建立竞争性的金融体系 ,加快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金融生态最新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杨艺 《学术研究》2006,3(11):69-74
金融体系具有内在逻辑安排、发展规律等群体生态学特征,在经济活动中逐渐形成鲜明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的“秩序结构”,这种“秩序结构”即为金融生态。其主要从仿生学角度研究如何使金融体系长期处于动态稳定状态,确保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对于金融生态。国内主要分金融生态环境观和系统观两大类观点,相关理论及实证分析大都围绕其展开;国外则围绕金融危机与风险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就目前而言,直接涉及金融生态的相关研究尚少。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金融生态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并从直接、间接层面对其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相应的综合与评述。  相似文献   

13.
杨志华 《东岳论丛》2015,36(1):153-156
发展微型金融,一方面应该将其植入现代金融体系中,进而为实体经济领域中广大的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微型金融发展的定位应符合金融业的内在属性和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先导产业的作用,带动现代服务产业向高端化、强辐射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向功能型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正式与非正式金融的二元分割与共存,浅层次上看,是实行金融进入管制与利率管制等金融抑制政策的结果,深层次上看,是农村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多层次化、内部与外部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政府作为金融外在制度的设计者与供给者,其制度安排应是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状态的协调,是金融制度与农村社会内在制度发展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论金融发展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金融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没有金融发展的支持,实体经济便难以取得持续高速的发展.改善金融发展不足的政策建议: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健全金融体系,打破金融垄断;完善金融市场,提高金融发展程度;积极稳步推进国有银行改革,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加快和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金融创新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的推动因素包括有效市场范武、金融市场结构变化、流动性的扩大、监管套利以及非对称信忠下的量身定做.在一定条件下,金融创新可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是金融创新如果不加节制地过度使用,则可能会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美国金融危机体现的是名义金融创新的失败,实际金融创新只是遭受到危机的较小冲击;促进实际金融创新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应该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经济转型时期的非正式制度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制度具有内生性、依附性、边缘性、排他性和替代性特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与之相容的非正式制度的缺失,会导致正式制度失效。非正式制度缺失导致的正式制度失效,正好可以解释全要素分析中的“残差”问题。在经济转型社会的生产函数中,应引入正式制度因素和非正式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的制度发展中,尤其要重视非正式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是以拥有一个强大的、发达的区域金融体系为前提的。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黑龙江省金融发展呈现出弱势,多种迹象表明黑龙江省金融发展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这种滞后主要表现在现行的金融体系不合理、金融资源严重不足、区域金融风险较大等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金融自由化是转轨经济中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理论、经验及实证来看,金融自由化势必会引发金融脆弱程度的加重。我国金融脆弱性主要体现为:金融资产负债率、不良贷款率过高;资本市场发育不良,秩序混乱;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等。对此,应加快银行产权制度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建立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完善我国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0.
如何进行金融深化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尽管麦金农和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曾受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青睐 ,但目前它正面临着来自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责难 ,可见金融深化的路径设计是十分复杂的。显然 ,要正确地在各种路径中进行抉择 ,对金融自由化的各种批评理论进行比较与剖析是非常必要的。鉴于此 ,本文首先对金融自由化的各种批评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然后 ,对上述理论进行了深入地剖析 ;在此基础之上 ,得出了可供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改革的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