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研究探讨新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特别是党员干部价值观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以期在全社会倡导、强化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一所谓价值,是客体在主客体关系中对主体发生效用的属性。价值观则是对价值标准的评判和价值取向的认定。价值观形成后,支配着主体评判客观事物的标准;它的原则及其方法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使客体满足主体利益和需要过程中遵循的指导思想。价值观与世界观密切相关,世界观决定价值观;反过来,价值观也影响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主体人的需要与客体健美操的属性和功能构成了二者内在的价值关系,而它的外在价值表现则是客体满足了主体需要而产生的各种效应。健美操的价值是通过健美操活动来创造和实现的。健美操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这两个过程相互依赖、交替作用的过程。健美操运动中的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健美操的发展、改进、提高过程,是人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过程,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则是健美操价值的实现过程。价值学研究对于健美操的实践运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价值实现是时尚传播研究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借鉴哲学范畴中已有的“价值”研究成果,以此界定时尚传播价值的内涵,认为它不仅是时尚传播过程中判定“是非”“好坏”“对错”等效应的标准,更是审美下的“共情”体现。这也成为时尚传播区别于其他社会传播活动的标志。时尚传播的价值实现是时尚传播主体间围绕时尚传播客体展开的互动过程,主体选择、判定、定义时尚客体并通过媒介对受众产生影响,受众则会根据时尚本身的内容并结合自身偏好,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以此决定接受还是拒绝。受众接受,则时尚传播的价值实现;反之,时尚传播的价值无法实现。此外,通过与其他传播活动比较,论述了时尚传播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价值判断,是指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做出的是非、好坏、善恶判断;价值行为,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体现出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知"与"行"的关系。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理论强调在人的本心和良知的指导下,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这一学说对当前中国普遍存在的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脱节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对政府目标、手段的选择及其相互转换的过程,即利益调整的政治和技术过程。价值是主客体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客体之于主体的意义和效用。就公共政策的价值而言,赋予公共政策利益优先的价值取向,在利益优先的前提下,选择、分配利益、综合和落实利益,最终达到平衡利益,解决公众问题。以利益为基础的公共政策价值分析无疑揭示了公共政策的本质,也为公共政策价值判断建立了一个客观参照系,为政府行为的良性循环引领方向。  相似文献   

6.
法律价值推理的方法及其公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成 《东岳论丛》2005,26(1):93-100
在法律推理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行为使结果“出现”(由无到有)、“保持”、“消失”(由有到无)的变化来发现当事人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变化,并通过对之进行行为功利、准则功利或系统功利的价值评价,从而就会发现生活事实的法律意义,使生活事实转换为法律事实。事实到价值的判定公理、价值到善恶以及善恶到规范的转换公理填平了事实判断与规范判断之间的逻辑鸿沟,实现了由事实判断向规范判断的过渡,打通了事实判断向规范判断转换的逻辑通道;价值强度公理和选择公理有效地解决了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冲突问题。这些方法和公理就是法律推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正当性的逻辑根据,就是从案件事实之“是”推出当事人之“应当”的逻辑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本质的三维向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主义价值本质的理论视野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本质的三维向度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与追求是促进价值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得以生成和实现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与目的对提升价值主体——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有重大的促进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旨归——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通过探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进而揭示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变迁的影响。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变迁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当代中国主导价值观念——新集体主义的确立;规定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变迁的基本内容,即在价值目标上实现个性自由与整体和谐,在价值手段上实行自由竞争,在价值规范上实行民主法治,在价值尺度上实行能力本位。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凸显历史价值论研究,有助于确立唯物史观体系上的完整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深化对唯物史观本质及其当代性的理解。从生成论角度看,历史价值是历史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论角度来看,历史价值是历史客体对增强主体的本质力量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历史价值活动包括历史价值认识活动、历史价值创造活动和历史价值实现活动三种类型。历史价值活动都是遵循一定规律来进行的。历史评价是主体根据人的需要对历史客体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做出价值判断,即主体关于历史客体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所做的判断。历史进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及其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项久雨 《江汉论坛》2006,46(11):110-114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就客体而言,其价值只有在实现中才能得以体现;对于主体来说,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在客体的价值实现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其内涵是价值的由“潜”到“显”,其实质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作为客体,要满足主体的需要,从效用关系角度看,应采取两种途径,即灌输途径和接受途径。它们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活动的两个轴心,并且贯穿在整个实现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不是简单的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而是内含一定规律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判断数据能否成为财产犯罪的客体,关键在于厘清数据内涵的层次性。数据具有符号层和内容层两方面的含义,数据符号层对应数据的本体法益,数据内容层承载数据的功能法益。数据符号层的数据信息和产品未经特定运行规则和算法加工,不具有经济价值,无法成为财产犯罪的客体。但其具有独立的数据安全价值,属于阻挡层法益。数据内容层的数据信息和产品具有经济价值和支配可能性,属于财产性利益。侵害数据的行为可能构成财产性利益犯罪。在客观构成要件的判断中,数据财产性利益作为财产犯罪的客体,应具备金钱价值或被一般人认可的类型化的主观使用价值;行为没有造成数据财产性利益损害的,不成立财产犯罪。在主观构成要件的判断中,应严格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中的排除意思和利用意思,对数据财产性利益的利用意思应被限定为经济利用意思与一般人认可的利用意思。  相似文献   

12.
规范性价值是由社会规范而确定的价值.任何社会共同体都需要确立一定的规范,借以规约调整其成员的行为,形成和维持一定的秩序.这些规范既为人们提供了评价一定社会行为的共同标准,也是社会认定这些行为的价值标准.规范是一定价值观念的社会化结果,构成了价值观念和实际价值运动的中介.价值体系就是由实在性价值、规范性价值和价值观念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价值观念为导向,更需要以社会主义法制为核心的现代规范体系为支撑和基础,以形成公平正义的秩序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田九霞 《江淮论坛》2012,(5):105-110
美国价值观外交在西方已然形成的价值观外交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般力量.价值观外交自身的局限性却从未消除美国政府对其的青睐。究其原因,价值观外交根植于美国社会的人文理念与宗教价值情结,构建于国内政治生态和国民伦理认同的基础之上,具有集战略利益与价值利益于一身的特征。其实质是将贴有美式标签的民主、自由、人权等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全球的普世价值伦理,稳固和拓展美国单级独霸的国际地位,实现美国的国际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4.
小说批评是对小说进行分析和判断,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与价值观念.由于小说自身的发展,它的价值属性的多样,批评者有自身的观念与立场、审美需要与理想,这使得小说批评标准呈现出主体参与性与客体规定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稳定性与变动性等特点.批评要充分考虑评价取向、评价语境、评价态度、评价方法、评价角度等要素,只有将这些复杂的要素综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对小说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5.
价值判断是一种主体性的认识,它与客体性的认识存在本质区别,关于二者的检验问题也不尽相同.在价值判断的检验中,实践是手段、方式,价值是标准、方向;实践对价值判断检验的局限性,由价值来补充;在检验过程中,价值引导实践,实践又检验价值,最终二者合二为一、浑然一体,共同发挥对价值判断的检验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践就是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活动 ,这就决定了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情况 ,由此才产生对客体认知的兴趣。从唯物主义角度来理解价值和评价的关系 ,即价值第一性、评价是对价值的反映、价值在评价中呈现 ;但又必须研究价值和评价中的特殊情况。真理是评价活动追求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目标。规范是评价活动中的“逻辑细胞”。规范在整合价值信息中展开自身 ,形成价值判断。评价推理则是与事实判断相联系的价值判断的展开 ,并且归根结蒂是规范的分化和展开。这是思维形式自身运动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将科特勒的产品五层次结构理论与原来的三层次结构说相比较,可以得出三个新论断1.产品是一个动态过程概念,其价值和利益以及对价值和利益的判断是不断变化的;2.产品价值和利益的形成过程具有双向性,即产品是生产者(售卖者)与购买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是购买者而不是生产者(售卖者)起主导作用;3.产品价值和利益是每个层次相互作用和变化的结果。产品五层次结构理论实际上是一个双向动态的产品概念。  相似文献   

18.
陈立春 《兰州学刊》2003,15(2):24-26
价值观念的冲突“泛指不同质的价值观念、理想的冲突和一种价值观念中不同规范之间的冲突”[1] 。中西方在个体价值观念上是否真的存在着冲突 ?如果存在冲突的话 ,在哪些方面发生着冲突 ,其冲突方式如何 ?以及 ,在此冲突的过程中 ,是永远各执一端 ,抑或有融合的可能 ?一、个体价值观念 :语义考察个体价值观念在本文中指谓关于个体的价值观念。人是社会的人 ,个体是生存于社会中、人群中的 ,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人们对个体价值的判断却是不同的 ,这一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或者说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  相似文献   

19.
一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个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肯定关系的范畴,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是价值构成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价值所表现的这种主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决定了它必须由客观事物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两者连接而成。一方面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只有在同主体的需要相联系时才具有价值的性质。另一方面,价值又不能脱离客体,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必须求助于外在客体,而不能仅求于主体自身,客体既是满足主体需要的来源,又是限制主体需要满足程度的条件。由此可见,不同主体需要相联系的客观事物本身,并不存在价值有无、大小的问题。把客观事物的属性等同于价值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反之,把主体的需要、欲求、志趣看作价值的源泉,否定价值的客观基础和客观性质,更是不正确的。价值的实质是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论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行政体系的价值关系是行政主体根据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 ,自觉地进行价值确定、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的结果。在行政体系中 ,价值确定是行政主体对自我本质的确定 ,价值选择是对行政目标与行政模式的选择 ,价值追求是行政职能的实现和社会效应的追求。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是行政价值确定、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的客观依据 ,而行政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政客体的价值期望则是行政价值确定、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的力量源泉。行政价值确定、价值选择、价值追求是行政价值系统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