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腐败是指运用公共权力牟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其实质是一种非正式的获取政治影响的过程。当前,中国的腐败问题层出不穷,这既危及、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又破坏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中国社会的政治基础,并已经对我们党、国家和社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对腐败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导致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制度和社会方面的因素,又有腐败的历史因素和腐败分子的心理因素。鉴于此,本刊组织了一组关于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笔谈文章,希望能够对中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并发挥警示效果。  相似文献   

2.
权力腐败问题是影响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鉴于权力腐败的严重危害性,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权力腐败出现了很多新变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产生原因复杂化,对反腐倡廉工作带来很大挑战。造成权力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公共权力异化造成的,从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及伦理等多渠道分析权力腐败的新动向及其防治措施,是当代中国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腐败不仅成为我国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还动摇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威胁党的执政安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当权力失去监督,利益冲突就会恶化,这是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廉政制度体系,实质上是以防止利益冲突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从防止利益冲突的视角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创新,是结合中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建设中国特色廉洁政治,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件”,是一个国家政治、社会和理论上的实力体现,而恰恰这一点的缺失成为阻滞中国走向全球性强国的文化因素。在对这些阻滞要素进行学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走向全球性强国的文化策略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权力腐败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课题组腐败是国家官员为了谋取个人私利而违反公认准则的行为。它是一种世界性公害。从实际效应看,腐败既破坏国家机关的行政效能,又损害国家机关的权威与合法性基础,从而导致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并可能造成全面的“社会无序”和“国家疲...  相似文献   

6.
转型以来,特别是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而推进的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中介组织,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对改善公共管理、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繁荣经济与协调社会发展等均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是,一些中介组织违规甚至参与、助推腐败的情况也有所增多,并成为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新挑战、新领域。鉴于社会中介组织种类繁多,其违规和参与腐败的途径、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仅试图通过对行业协会这一特定社会中介组织的违规腐败现象的剖析来分析考察社会中介组织运行中的不正常情形,并探索具有普适意义的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和预防其诱发和助推腐败的途径与方法,从而为提升反腐倡廉的整体绩效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其被消灭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十八大以来,党一再大力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把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反腐倡廉因此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在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的方针下,我国反腐败工作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不仅力度明显得到加大,而且初步形成了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与之相适应,廉政领导力建设在新时期反腐倡廉中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凸显出来,并成为党和国家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治理腐败是一个历史性、全球性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理论界对当代中国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腐败问题及其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一些文献在对权力腐败的传统形式和新趋向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期权腐败""裸官""炫耀性腐败"等部门腐败问题展开了专题研究,并从宏观层面论述了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理论内涵和实践逻辑。一些文献以网络问政与网络反腐、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洁教育、制度反腐与惩防机制为主要治理范式,对反腐倡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研究。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推进,理论界依然需要对部门腐败的相关问题进行专题化研究,在注重整体性和基础性研究的同时,推进反腐倡廉研究的科学化和本土化,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学,为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提供必要的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9.
腐败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危险。当前中国出现了个体腐败和群体腐败并存的现象,群体腐败呈上升的趋势;腐败犯罪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同时,一些领域的腐败行为公开化和制度化;腐败同时向高层发展和向社会蔓延,涉及层面不断扩大;腐败的社会认同度提高,腐败文化开始形成。其主要原因有: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腐败损害了经济发展,危害着社会秩序,影响了政治稳定。应当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政治道德文化为我国深入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提供了不竭源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政治道德文化中关于反腐倡廉教育的文化资源进行扬弃、整合与创新并加以积极利用,对进一步推动当前我国反腐倡廉教育深入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政治顽疾,其已超出政治领域而向社会领域蔓延,具体的表现为社会经济领域的腐败,它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我国现阶段企业内部不太重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内部腐败现象严重,腐败存在于企业的重要环节和领域,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并对社会经济环境造成了破坏。社会经济与人民的生活休戚相关,腐败会严重侵蚀企业的社会责任。文章认为,抵制贪污腐败行为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反腐败应该是经济领域各种所有制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并对我国经济系统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反腐败社会责任现状及提高企业的反腐败社会责任的对策或手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剩余财产是其产生的先决条件。腐败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党的存亡,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此,在分析新形势下腐败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教育为基础和以监督为保障的防治对策,并将制度建设、思想教育和党群监督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的事业中。  相似文献   

13.
公共权力运行中的腐败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从词义上看,是指事物处于腐烂、败坏和变质的状态。腐败一词被移用到政治生活之中,则主要是形容公共权力使用者超越或滥用公共权力所造成的对公共意志的违背。被人们称为“政治癌症的腐败,其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侵吞、对社会肌体的侵蚀以及对党和政府声誉的破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当我们对腐败现象痛恨之时,应对腐败的相关因素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以寻求对其防治制度的可行性和治理举措的针对性。在考察产生腐败的诸多因素时,我们不难发现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公共权力本身和公共权力的使用者与腐败的产生有着最紧密的联系。腐败行…  相似文献   

14.
《理论界》2010,(7)
<正>腐败的滋生是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至各个社会层面。对防止和遏制权力腐败,应当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问题研究中已经开始突  相似文献   

15.
腐败的文化透视--理论假说及对中国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因素论和现代化因素论通常是国际学术界有关腐败发生学的两种主要理论假说.腐败的发生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在某些文化背景的社会中腐败现象显然比另一些文化背景的社会中更普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腐败已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或"腐败的民俗学".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腐败的发生是现代化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叠加结果,其中文化因素尤其不可忽视,既有一般性的腐败发生的文化诱因,也有特殊主义的"二元文化结构"的作用,其后果是形成了具有相当广泛性的"腐败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廉政文化的建设对于中国的反腐败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文明社会的毒瘤,是党和国家健康肌体的腐化剂.腐败的危害是巨大的,腐败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直接危及政治稳定,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阻碍社会经济改革的进程.腐败会造成社会思想混乱,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滑坡,对社会心理稳定造成冲击等等.因此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汪康年的政治态度受其所处时代面临的社会环境、思想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全方位多方面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从传统社会心理方面分析汪康年在近代中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剧烈社会变革情况下其政治态度上的矛盾和反差,并以此观察分析这一时期在野的近代知识分子对于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态度和表现,对我们了解这一社会阶层的思想行为特征会有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存在于历史上各阶段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中,不同社会中的腐败和反腐败既有其普遍性,又各有其特殊性。腐败行为的普遍性特征是:1.行为者主观上有谋取私利的不良动机。2.谋私的动机已变成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腐败行为表现于思想、文化、道德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在经济上,腐败行为者侵占社会物质财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权谋私、钱权交易是腐败的突出表现。政治上的腐败行为以谋取权力为直接目的,归根到底仍然是追求非法经济利益。3.腐败是腐蚀、破坏社会有机体即社会关系的行为。当前…  相似文献   

19.
一、从理论上认识权力具有趋向腐败的必然规律人们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社会腐败”。当然,这只能认为是一些人对眼前的种种腐败现象所作的直观概括;确切地讲,所谓社会腐败,应当区分为政治社会的公共权力腐败和市民社会的世风腐败两个层面。此二者,虽然具有相互影响的性质,但从根本上讲,前为因后为果,即公共权力的腐败导致和加剧了社会风气腐败,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社会是无所谓腐败的。这是因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广大从事体力与脑力劳动的人民不存在腐败的问题;而权力则不然,它来源于社会劳动,又…  相似文献   

20.
益众 《理论界》2010,(7):1-1
腐败的滋生是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至各个社会层面。对防止和遏制权力腐败,应当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问题研究中已经开始突破原有的模式,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视角和卓有建树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