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实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业能力开发以及创新创业实践三个角度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机制。从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出发,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可以得出,只有通过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立多学科综合的导师团队和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等方法,才能促进并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提高是推动创新型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提出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做法和思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大学生自身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适应经济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国家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源头,面临大学生创新意识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新课题。就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两个方面,探索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从而构建完整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浅谈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正处在重要发展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势在必行。而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无疑是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实践能力作为创业者的必备素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创新创业的精髓内涵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所在,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方能实现培育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国家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社会对高等人才的要求也正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迫切要求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面临着环境不完善;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创新创业教育学科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可采取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活动环节;加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发展开启了新篇章。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返乡创业人才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此时,农林高校肩负起培育返乡创业大学生的重任。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和返乡创业能力,创新环境、创新课程、创新师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以及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是重要基础,据此可构建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模型,并在模型的基础上从上述五个方面提出提升对策,形成有农林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石国亮主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对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入讨论,对当下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总结,全面的讲解与系统的分析为国内大学生描绘了有效的成功创业蓝图。全书内容丰富,理论讲解生动,作者通过大量举证的方式将一些深奥的问题具象化,全文思路清晰,条理明确,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关键一环,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我国近十年的创新创业实践证明,高校并未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必须重新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不健全的条件下,更要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完善学术体制、协调体制管理及体制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本次调研采用自主编制问卷,从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需求、创新创业教育认知、创新创业心理、学业生活影响、创新创业行为影响方面调研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建议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形式;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  相似文献   

10.
关于高等院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进 《南京社会科学》2006,(12):125-128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不断发展变革的经济社会对现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思想认识、宏观指向层面,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在微观领域、实践操作层面,需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着力推进四方面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是高校主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互联网+"对创新创业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艺术类学生创业的利与弊、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创新教育模式,为艺术生创业发展提供指导与服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武汉高校创业教育、武汉各级政府以及社会机构组织的创业培训三个方面进行调查,以武汉"211"大学创业选修课、创业计划大赛、KAB创业教育项目、SIYB武汉项目、"创业武汉"等典型案例为研究内容,分析武汉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提出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平台、完善企业孵化器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机制和开发推广大学生创业导航课程的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时代以来,创新创业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黑龙江省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显得更为迫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简要评价,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的地域特色,构建“三四五”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助力黑龙江省地方高校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业能力,减少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4.
加强高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探索,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实践证明,以“师傅带学徒”为培养模式,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将高校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的协同式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积累少、模式雷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远未达到国家人才战略的要求。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基于类型学的研究视角和学理基础,着眼于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拔尖人才,按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层次、服务对象、实施载体,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层分级分类的全新模式。反思重庆邮电大学的实践探索,认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今后理应在准确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拓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科学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初心是培养人和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必然趋势,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通过“社会个体化”“个体社会化”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议高校在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树立全新的“大创业教育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加强校企合作,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真正落地开花。  相似文献   

17.
略论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是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影响着社会、党和政府对高校办学的满意程度。因此。重视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形势紧迫。在开展创业创新教育中,应回应时代发展对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需求,做各方面、多角度的综合努力,理清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创业创新教育的实践性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战略机构,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机制等方面应紧跟时代步伐。特别是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全面革新。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着重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创新创业大赛的开展、实习实训平台的搭建、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切入,提升双创教育教学的水平,旨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这两者所蕴藏的创新实践内容,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成为了高校的首要任务之一。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不容乐观,很多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创业精神稀缺、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条件困难,这些现实问题的出现都对大学生创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的顺利实现。将通过有效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与现状,从而深入阐述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之道。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创新性、规范性、导向性的主体特征。在大学生群体层面具有首创、市场、人生价值;在高校层面具有育人、参与、主导价值;在创业社会支持系统层面具有共享、协同、德育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构建有效的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应对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出现的价值危机,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