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资本在两个层面上对于技术创新起到显著作用。在组织间层面上,企业与外部实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所产生的信任,减少了知识交换和技术合作的风险和投机行为,加速了知识传递和技术创新;在组织内部,企业内部形成的关联,加速技术、信息和知识从外部向企业的转移及其在企业内部扩散,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本是对企业传统资本的扩充和整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资本的培育政策考虑是结构性资本的最大化,为知识资本的培育提供政策环境支持。国家要从与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并列的高度制定技术创新政策以培育知识资本,并从科技管理体制、基础设施投入,基础研究投入、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知识资本评估等方面围绕知识资本的培育运用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工具和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社会资本库存较高的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其在区域创新网络中的区域社会资本息息相关。为更深入分析二者间的作用机理,研究以网络中心性为调节变量,从社会互动、信任体系、区域文化认同三个维度测度企业区域社会资本,构建区域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搜集福建省185家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区域社会网络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互动、信任体系、区域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正向影响的显著性分别为显著、显著和不显著;同时,网络中心性在这三个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中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重要组织形式,构建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网络。从罗伯特.普特南对社会资本的定义出发,围绕着信任、规范、网络这三个方面,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社会资本的表现,探讨社会资本对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的正负效应,提出提升社会资本贡献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财务管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性支持环境,目前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需要从战略角度来思考财务理论与方法、要有新的财务观念以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将人力资本纳入资本范围、知识资本的所有者应该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完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形成一个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财务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6.
论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力资本是相对于一般人力资本而言的,它以拥有较多知识量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员为内核,是企业人力资本中层次最高、社会资源最为稀缺、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增值的那部分资本。它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现阶段,以智力资本来构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实践性,同时,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法人结构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借助文献推导和描述性统计提出了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Binary Logistic方法验证了新兴产业企业家在企业技术赶超中的作用,指出企业家人力资本将影响企业创新机会的把握和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赶超。企业家作为企业与社会网络的关键结点,若企业家能借助社会网络汲取技术社会资本、商业社会资本和制度社会资本,并配置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将促进企业的技术赶超。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社会网络理论引入知识资本和企业创新理论研究中,分析了社会网络、知识资本和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内外部社会网络对企业技术和制度创新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知识资本的各个构成要素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技术、制度创新能力;内外部社会网络有助于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加及其作用的发挥,对企业技术、制度创新能力具有更显著的增值作用。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6,(1):55-61
运用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研究了国内研发知识资本、科研人力资本以及通过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海归人才回流、国外技术引进等相关渠道转移的国际知识资本存量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并分环渤海、长三角、东北地区等七大区域的国内外知识资本存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研发知识资本对各区域(除西北地区外)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最大;进口贸易渠道的国际知识资本转移对环渤海、长三角、东北三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系数为正,而在中部、西南、西北的系数为负;FDI渠道的国际知识资本转移对环渤海、长三角、东南、中部及西南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积极作用,而对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风险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认为技术创新存在着资本的制约,风险资本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资本支持。然后,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企业与风险资本公司的博弈,认为,技术创新与风险资本最终可以达成了一个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的最重要资本就是知识。对知识资本的开发、积累极其重要地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经济的前进和发展。本文就企业知识资本的开发和积累,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企业知识资本的开发企业知识资本的开发与积累有先后顺序,不做好企业的知识资本的开发,就没有任何知识资本可以用来积累,所以企业应该首先做好知识资本的开发工作。1、企业知识人才的开发人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要做好企业知识资本的开发,首先必须做好企业人才的开发。人才的开发工作主要应做好人才的聘用、培养和任用。聘用制为企业的人才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环境。在茫茫的人…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体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有效融合创新资源成为技术创新的关键,社会资本具有加速这种融合的作用。本文从社会资本的信任机制、要素获取机制、创新扩散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社会资本在加速要素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社会资本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以清河羊绒产业发展为案例对理论进行了验证,说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和培育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尽管其发展方向和表现形态有所不同,但技术创新一直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细胞,即使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中,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仍然不会改变。因此,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已成为必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企业技术创新依托企业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性。因此,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方向。将企业内外部知识激活、整合与创造并实现其价值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继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与阿尔弗雷德·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之后--21世纪信息网络时代,企业社会资本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影响企业的"第三只手".企业社会资本的积累不仅有利于企业获得机会利益、涉取稀缺资源、增强技术创新优势,而且能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已有的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可以有两个来源,但很少涉及这两个来源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交互作用。理论角度的探讨表明,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带来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影响个人社会资本向企业社会资本的转化程度,进而影响到企业间知识的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企业技术创新依托企业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性.因此,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了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方向.将企业内外部知识激活、整合与创造并实现其价值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 ,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又源于特定的人才和资本组合之后的持久的创新能力。在这个时代 ,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业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而企业在这一主旋律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一、企业要敢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投入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我们知道 ,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制造业 ,制造业为工业经济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持。到本世纪 70年代 ,可以说达到了巅峰状态。但从此以后 ,这种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 ,近几年这一比重一直在下降 ,从业人数则下降得更快。可以预计 ,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里 ,制造业…  相似文献   

19.
邱伟年 《学术研究》2012,(6):80-85,160
在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领域,组织动员各类社会资本以及对组织学习行为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组织学习活动进而提升经营绩效的观点已成为共识,但是三者之间的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更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有助于组织开展利用式学习提升财务绩效,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则有助于组织开展探索式学习提升新产品绩效,两者互构,协调协同,带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企业要发展,需要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但由于技术创新存在高风险和资本的约束,因此必须有风险资本的参与和支持.技术创新企业和风险资本公司都是以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两者的博弈形成了一个具有纳什均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