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张海洋 《职业》2014,(1):28-29
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不断推出有力政策和措施促进创业就业,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动创业就业工作深入有效开展,本刊与人社部就业促进司联合,共同推出"就业政策与实践"专栏,着重报道相关部门最新的就业举措和动态。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研究》2011,(5):62-63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其现状和问题都引人深思。下面一组论文以不同角度探讨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机制建设,值得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潘雪义 《职业时空》2008,4(9):16-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并强调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一论述表明,在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创业将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必须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以就业为导向,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创业带动就业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各界及国家相关的政府部门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当中就提到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麦可思 《职业》2016,(10):12-14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带动青年就业创业。2016年2月2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2016年的就业形势会比较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人社部保持2016年就业形势稳定将采取六大政策,其中包括“继续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努力做好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工作”“继续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就业创业的能力和职业转换的能力”“继续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6.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当前正经历着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极大转变,如何满足这一背景下对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各界关心的共同问题。新华侨华人自愿归国创业或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市的人才紧张状况,并对上海改革开放的深入、“四个中心”的建设和投资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帮助这一群体在上海就业和创业,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是上海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研究表明新华侨华人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会面临不少问题,其中创业和就业共同面对的问题有:人才政策水平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综合生活环境有待改善等:就业面对的问题主要包括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而带来的高端职业空间有限、职业精神与本土企业文化融合度不够等;创业面对的问题主要有融资体系与渠道亟待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有待改善等。基于对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政府的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并为引进更多的紧缺海外人才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7.
《职业》2013,(16):54-55
5月9日,由中国就业促进会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组织实施的网络创业就业统计和社保研究项目正式启动,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成果同步发布。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上海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必须通过健全促进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企业与劳动力的合力,以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持续扩大就业总量。深入推进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有效加快郊区新城建设步伐,充分发挥郊区新城分流人口、扩大就业与推动增长的作用。继续完善创业环境,构建鼓励创业的城市文化与社会氛围,深入促进新兴业态发展,切实发挥创业促就业的作用。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维护劳动者权益,适时制订、修改、完善劳动政策法规,推进劳动合同签订与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就业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9.
奚必政 《职业》2016,(21):144-145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关系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中职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必然要求。本文从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岗位能力培养、工学结合型、就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尽完善,迫切需要协调、完善相关就业政策支持体系。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生政策就业支持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了发达国家促进大学生政策设计的成功经验,就如何完善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都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就业工作首位,人社、教育和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完善了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联动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多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辽宁省正处在经济向好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毕业生为辽宁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如何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留在辽宁就业创业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黄珍 《职业》2013,(34):18-20
在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季,人社部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发了《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采取九大措施,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为使读者更好理解这九大措施,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人社部就业司相关负责人,并请其对《通知》精神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13,(8):15-15
近日,《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过1000万个,有力缓解了近几年的就业压力,并日益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一些新取向,如另类就业、当村官、自主创业等。这些就业新取向是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更加理性务实的反映,也是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发挥了作用。大学生就业多元化是大势所趋,但也有赖于国家更有效的政策导向和保障以及全社会就业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5.
《职业》2014,(10):58-58
【本刊讯】近日,上海市2014年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在17个区县的59个咨询点全面展开。活动推出岗位应聘、报名见习、面试辅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套餐”,为援助对象清除就业道路上的障碍。举办主题日活动的当天,上海市各区县、街镇结合辖区实际,开展现场政策咨询、专场招聘推介、见习培训报名、维权普法宣传、创业指导等援助活动,同时举办了多场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专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月期间,  相似文献   

16.
数字     
《职业》2014,(4):67-67
1000万人 201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等配套政策,启动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基本实现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的目标。人社部推动全国百城技能振兴活动,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全年共计培训约2000万人次。2013年全国各项就业目标超额完成,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初步确定为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求控制在4.6%以内。  相似文献   

17.
清青 《职业》2010,(5):28-29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这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迫切需要不断开拓就业渠道,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促进创业就是实现就业增长,破解就业难题的新途径。而加强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者创业能力和经营水平,将对创业促就业工作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态     
《职业》2015,(10):50-51
人社部:做好2015年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本刊讯】日前,人社部发出《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精准发力,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知》指出,各地要把抓好政策落实作为工作重点,全面落实和完善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保  相似文献   

19.
谢新吾 《职业》2009,(9):24-26
湖南省长沙市压缩行政支出1.4亿元筹资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开辟大学生创业就业服务绿色通道窗口,紧抓机遇推出万名人才“揽储”行动。今年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密集出台30多项措施,化解大学生就业难,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赵湘平赞誉其为“全国措旌最具体、工作最全面、政策最实惠、操作性最强、含金量最高”的大学生就业“新政”。就此,记者走访了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  相似文献   

20.
奚建平 《职业》2013,(36):165-167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党中央更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并出台了多项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重心工作来抓。本文结合扬州市江都区以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抓手,以促进农民就业和创业为主线,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所取得的成就来谈具体落实"培训、就业和创业"三项措施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