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及"微课",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微课程形式大多是以视频资源为主。在国内,随着对微课程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对微课程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微课作为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可以以教材解读的方式呈现,亦可以知识讲解形式展现。"应用写作"课程则是中国语言文学类、部分理工科专业等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实用性较强,适用面广泛。本文旨在结合对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有关认识,针对"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根据微课程应用模式来设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铁路信号电工技术应用》是铁道类高职院校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所学内容是铁路电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门课程的学习是学习好铁道信号专业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的重要基础,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本门课程的特点进行了解析,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分别从理实结合、增加学习兴趣、建立微课以及建立微信互动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微学习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实践是当下讨论较多的话题之一。作为一种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学习方式,它以新技术为支撑,以微学习环境的创建为内容,使学习者能够全天候学习;它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学习方式的变革。以网页艺术设计课程为例,通过微教学资源的建设,设计出微学习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相关流程,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事后进行了教学效能分析,为微学习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实践积累了相关经验。研究发现,微学习与课程教学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微学习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教学形式在提升学业成绩与缩小教学差异两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专业导论课程能明确专业性质、专业内容、就业规划等一系列问题,为新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针对粮食工程专业的特点,文章分析了粮食工程导论课程的定位与内容设置,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移动互联网云服务平台,以翻转课堂微课的形式充分发挥专业导论课程的重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戴杰 《职业》2014,(6):74-75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技术基础课,它在技工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工科类(机械、电气、电子、汽修、建筑等)专业都需要学习本课程。机械类专业除了学习机械制图课程之外,还需学习部件测绘实训课程,以巩固机械制图课程所学知识。本文主要论述的是笔者分析在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机械制图课程以及部件测绘课程教学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跨文化交际课程在高校各专业教学中的普及,该课程面临着如何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需求的教学难题。翻转课堂模式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结合解决了这一难题,在课前微课与设计学习任务环节时,可参考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制作知识点微课视频,调节学习任务难度,而在课堂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时,可将相同的材料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安排不同的讨论任务。因此,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该课程教学中,能满足各学生群体的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项目导向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钱龙  李玮 《职业时空》2010,(1):116-118
立足于建筑工程专业,深入工程建设项目,对工程招投标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论证,探讨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以工程招投标工作流程为项目主线,以招投标任务为载体,设计招投标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工学结合、教做学结合、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模式,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周璟 《职业》2016,(14):29-30
客房服务作为酒店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容易出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现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作者认为将翻转课堂运用到本课程的日常教学中,灵活使用各类客房服务微课视频,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实现从“关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从怎样“教教材”向怎样“用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从传统教学向新理念教学转变,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加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交流,最终有效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晓晶 《职业》2017,(9):83-84
为了深入了解笔者学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笔者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学校应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整合基础医学课程、适度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切实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S-T分析方法是一种直观有效的教学分析方法,本文通过介绍S-T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对11个不同专业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便于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展开理性、深入的反思与研究,进一步推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1.
侯昕宇 《职业》2013,(35):102-102
笔者以眼视光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检影验光为研究实例,围绕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对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设计、教学/学习活动过程设计等方面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尽可能多地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2.
王兆礼 《职业时空》2010,(1):106-107
针对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水文学》课程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的问题,从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近些年的教学改革探索表明,改革教学内容编排,将理论知识与课程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加强和改进课问实验、上机实习、课程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戚少利 《职业》2011,(11):101-102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涉及面广、概念多、实践性强等特点。每一届学生都反映说该课程难学,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劲头不足。近几年来,笔者对该课程的教法和学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探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教材分析1.基础性本课程也正是为适应该培养目标而开设,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机械零件加工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4.
陈高梅 《职业》2017,(21):84-85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微课逐渐崭露头角,因其拥有较多的优点,其作用在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十分明显,它既能跟上如今学生们微时代生活和学习的步伐,还能够使老师的专业水平得以提高.因此,技工院校也可以跟随时代的步伐,有效地实施微课教学模式.本文以技工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有关课程为例,从微课的概念出发,进一步探索其意义以及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运用和需要把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刘海波  武子钰 《现代交际》2023,(4):104-112+124
科教融合理念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国家社科项目为载体,在经典“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宏观经济学问题,从分配视角对该理论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升华我们对于该理论的认识。授课过程中,贯彻科教融合理念,深入探索课程理论体系和应用体系的关联,师生之间基本形成了“科研—教学—学习—实践”的立体互动模式,可以使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获得较大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16.
林亮亮 《职业》2016,(24):89-89
机械制图是技工院校机电机械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机电机械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明确了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任务、教学进程、教学情境以及考核制度等方面展开了探讨,以期为技工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伟 《职业》2012,(14):143
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以理论学习为中心,学生来到学校先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然后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再学习专业课程,最后实习、就业,即“四段式”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理念是以理论学习为主,而后用实践来佐证理论,用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在技能方面较难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8.
陈敏 《职业》2023,(5):80-82
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化,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更有效的课程开发模式。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多媒体制作专业紧密围绕人才培养定位,从教学进程安排、课程开发的方法和内容、课程实施的过程和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开发实施了系列综合实践课程。本文详细总结梳理了该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思路与过程,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闫春荣  顾爱春 《职业》2012,(14):151-152
团队学习法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校内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本文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内实训教学为例,分析团队学习法在90后高职学生中应用时.所存在的分工与协作、教师指导及成绩考核等方面的瓶颈,并通过反思,从学生、教师、实训项目选择及考核等方面对团队学习法的应用提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环境中,微课程的核心课件是视频,以教学设计、学习指导、评价等一系列的手段为辅助,它能够很好地将老师教学中强调的环节或者知识点反映出来,和其他教学资源结合也比较有效.本文主要对微课程教学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