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提高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首要任务。但是,我们在认识创新的紧迫性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决不意味着我们的学生抛开书本,离开课堂,去搞几个发明或专利,这里所说的创新实为教育。搞发明,或专利是创新,但并不是创新教育的全部。如果说创新是为培养创造家和发明家。那么,创新教育则是为了千万人而非少数人成为发明家,也就是说,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把创新教育主阵地定位于课堂,才会有把创新教育落实到每节课的想法和具体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今大学教育的关键,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学位论文是大学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创新素养的综合体现。为了揭示和分析现今大学生创新素养的现状,对近五年某高校优秀学位论文进行分析,从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充满创新的时代,它的本质要求是创造,它需要创新的知识以及创新的人才.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高层次,更成为了21世纪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技能以及创造性思维几个方面阐述创新教育在职校服装专业课教学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赵春辉 《职业》2016,(26):38-39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职业院校成立创新社团,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文从创新社团的机构设置、参加创新大赛的实践过程、学习内容等方面,对创新实践活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学成 《职业时空》2008,4(3):106-106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国家顺应时代潮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创新型国家建设涉及思想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等。但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人,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担负着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就必须不断推进地方高校的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6.
任嘉欣 《公关世界》2022,(3):118-119
创新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更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从概念上讲的创新是去除旧事物,构造新事物的过程.但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需要启动的是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发散思维、横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因为这三种思维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而实践教学是启发大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的研究、组织与设计,教学方法的升级和改进,教学内容及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才是从根本上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根本保障.同时探索与专业能力、就业能力相匹配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适合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根本价值的资源共享平台,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成为未来创新创业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洪青 《职业》2012,(15):4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8.
吴志亚 《职业》2007,(3):22-2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培育创新人才,而自主是创新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当今社会的竞争实质上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人才.通过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科技运用和创新的意识,体验到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的快乐.每位教师应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追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数字政府治理创新是通过重构和赋能传统政府,使政府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通过梳理数字政府治理与建设的历史沿革,论证数字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性;从而研究海南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和码上办事平台等数字政府及数字自贸港的创新典型代表。研究表明,法律法规是数字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保障,创新思维是海南数字政府治理创新的关键支柱,科学技术是海南数字政府治理创新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培育创新人才,而自主是创新的灵魂。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当代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要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创新素质教育是从创造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衍化而成的。创新素质教育是指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等,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复合人才的教育活动。创新素质教育一是明确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为创新教育定了位,即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在素质教育中有机进行;二是强调了素质  相似文献   

14.
国际创新中心是指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创新文化发达、创新氛围浓郁、科技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科技发展潜力和人文自然环境、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城市或区域,是全球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源地和产生中心之一。上海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稳居全国各地区前列,具备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先天优势。上海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必须在城市总体发展格局中进一步凸显科技创新功能,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文化强市战略,全力以赴抓好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使科技创新功能成为城市功能的核心和关键,着力增强城市科技创新实力和国际综合竞争力,到2020年基本建设成为具有雄厚竞争力、强大辐射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创新中心城市,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枢、国际创新知识生产源地、世界创新经济战略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竞合平台。  相似文献   

15.
王晶 《现代交际》2014,(6):233-23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凸显对大学生进行的创新思维教育,引导学生避免同思维定势,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时强调,坚持创新驱动,扎实推进"双创"。无疑,培养创业创新人才是时代呼唤。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为此,南通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培养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人才和创业团队。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时代前进的驱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涌现出来,创新才有可能实施.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理应树立创新思想,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优化人才培养环境,肩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区域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关键,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除了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外,农民也是重要的创新主体。文章从农民参与区域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机制保障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民参与区域创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创新.在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和模式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给中国企业加快创新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也形成新的冲击.为此,必须从开放和前瞻的视角,重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塑造我国供给侧新优势.关键是推进包括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构建富有活力的协同创新体系,营造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集聚和培育各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开展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受应试教育等弊端的影响,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创新精神不强。对创新存在着“畏难”心理,影响了创新活动的开展和效果。要通过改革某些不合理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课程体系和建立导师负责制等措施来帮助大学生克服创新活动中的“畏难”心理,培养创新精神,推动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