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同构测度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业同构的研究依赖于对产业同构程度的测度。结构相似系数和结构差异指数是最常用的两种测度方法,近几年来又发展了一些新的测度方法。本文对这些测度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对分析产业同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动力源。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为避免产业同质竞争而引致的低效,在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定位上,需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运用投入产出测度方法,通过对现代服务业效率的比较,探讨适合于浐灞生态区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可行模式与经济发展可持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同构的演化轨迹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产业同构的演化轨迹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市区之间的产业同构程度表现为“先强化、后弱化”的变化趋势,转折点为1992年。为探求其中的原因,采用博弈模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前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和后一阶段区域产业结构趋异的原因分别作了详尽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简便方法及其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摘  要:受统计数据的限制,现有衡量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方法在测度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时难以发挥作用。本文构建了一种测度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简便方法——θi指数,对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并与已广泛使用的产业区域集聚程度γ指数测度的(近似)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θ。指数是一种能够利用现成的统计数据有效测度我国产业区域集聚程度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5—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借鉴耦合协调模型测度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匹配度,采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经济发展质量,运用门槛回归模型探寻不同产业匹配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研究发现:中国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匹配度具有较大区域差异,不同产业匹配阶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不同。产业匹配度越高,产业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弱,当产业处于不匹配阶段或进入匹配阶段后,创新能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当产业处于不匹配向匹配过渡阶段时,资本投入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产业集群水平直接影响着资源型产业的效益,进而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势头.资源型产业集群水平的测度和分析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本地区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态势.在评价体系的运用过程中,应该选择恰当的方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及进行综合评估.进行地区比较分析时,标杆分析法的采用有利于促进本区域的资源产业找准差距,实现集群水平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的发展是由创新源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的。文章基于投入产出表,结合生产函数,建立产业创新系统效应的测度模型,求出技术进步在产业系统之间的传导份额;为后续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状况量化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根据菲德模型的构造思想,将国民经济部门分为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并且假设能源部门和非能源部门边际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构建出能源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模型。利用该模型测度了陕西省能源产业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  相似文献   

9.
县域产业结构过度同质化所形成的非合意性产业重叠导致供给侧资源要素低效配置和需求侧市场恶性竞争。产业重叠造成了市场供给过剩的磁性效应,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区域间产业布局实现高效协同而非产业重叠。有效化解产业重叠并缓解其消极经济影响需要准确识别各县域产业重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产业重叠程度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从制度经济发展视角分析县域产业重叠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法测算各大城市群所覆盖县(市、区)的产业重叠程度,并检验不同因素对产业重叠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空间分布方面,东部城市群所覆盖县域的产业重叠程度低于中西部区域,市场化水平和产业成熟度能够有效抑制县域之间的非合意性产业重叠;在影响因素方面,区域产业重叠主要归因于政治晋升与县域竞争,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政策也是致使产业重叠程度提升的因素。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环境容忍度的收缩,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容错空间,进而加剧了县域产业重叠程度。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弱化产业政策对产业重叠的助推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产业政策导致产业重叠的可能性越低。基于产业重叠形成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产业发展质量测度为切入点,在提出等权重综合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的基础上,给出测度区域产业发展质量不平衡的"空间几何法",从省际和区域整体两个视角对京津冀和长三角的差异变动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域产业发展质量不平衡的测度指标体系,探讨了产业发展质量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质量差异变动的协同性明显优于长三角地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提高互联网普及程度及交通便利度均可显著降低产业发展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11.
首次将区域发展优势变量加入到传统SSA模型中对该模型进行计算维度的扩展,并将其运用于中西部能源产业发展进程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展后的SSA模型在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及行业竞争等方面的表征意义更加显著、内涵更为丰富,再次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能源产业正在逐步向西部转移的结论;析出了西部各省区具有产业结构优势、竞争力优势且应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的产业部门;比较了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对于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力的区别,并指出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各省区应该重点考量的产业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隗斌贤 《上海统计》1999,(12):17-21
为把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与目标联系起来并为制订知识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定量支持,有必要从数量方面深入研究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其规律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虽然在1996年度报告中提出了说明知识经济特征的初步指标体系,并就如何定量描述知识经济形态作了初步探讨,但是,它无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经济综合水平进行评价,也无法测度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无法通过评价和测度结果去把握知识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程度.笔者认为,对知识经济进行定量研究应该包括:知识资源量及其丰度的测算、知识资本及其价值量的测度、知识经济产业规模及其构成的核算、经济知识化和信息化的评价、知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等方面.本文仅就知识产业核算、经济知识化水平的定量分析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都市带旅游产业的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展开,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状态关系到区域经济、区域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言如何构建和发展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首先就是要解决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公路交通里程作为区域间距离测度指标,构建了广东省县域经济市场潜力测度样本集,在分析市场潜力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相关性基础上,基于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潜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广东省市场潜力具有以“珠三角”为核心的环状阶梯分布特征,并且核心区域梯度变化明显高于外部区域;(2)广东省市场潜力对经济发展影响显著,并且对不同产业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3)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仍然是广东省经济发展重要影响因素;(4)广东省经济发展对出口和外资的依赖程度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艳 《统计教育》2009,(2):47-51
产业集聚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由于规模收益递增和正的外部经济效应,产业集聚往往导致制造工业进一步趋向集中,对区域产业布局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产业空间集聚θ指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数,并结合区域产业专业化指标对中国部分制造产业2002—2006年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计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制造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较高,经济薄弱的西北部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该结果可以为评价和发展产业集群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与专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测度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用专业化指数测度了该地区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分析同时表明,近年来长三角制造业的同构度在下降,专业化水平在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时代,经济的有序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匹配性是能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关注点.文章基于VAR模型,利用1985-2014年的能源消费和区域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能源消费量较大省份的能源消费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和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表明能源消费较大的省份在经济发展中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拓宽利用优质能源渠道以达到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同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近十几年来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产业集群对资源产业发展效益的影响不仅对资源产业本身意义非凡,同时也将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质料效应。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资源产业的经济效果,同时也是转化区域资源优势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对资源产业集群水的评价括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区域产业集群演化的生态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经济聚集的一种空间模式,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有着天然的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区域内部各子区域间会为了争取稀缺的资源之间的竞争,类似于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为了争夺生存资源的竞争。在区域竞争中,区域产业集群经历成长和扩张的演化过程。本文采用生态学描述物种竞争的logistic模型,描述区域竞争条件下的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经济圈与京津冀经济圈在全国的地位及比较分析,讨论两大经济圈发展状况和在各自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长三角经济圈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解决产业同构问题,协同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京津冀经济圈则亟待完善区域一体化设计,强化市场调节作用,形成整体产业互补和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