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畅通国内大循环,关键在于“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这对于繁荣国内经济、夯实新发展格局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于2005年10月11日下午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发布了《会议公报》。这次全会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了全面的规划,这个规划无疑对我国今后五年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在落实“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不少难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会面临以下十大问题。一、“三农”问题这是“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头号难题。今年两会,中央提出了“两个…  相似文献   

3.
2010年10月18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中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与之前历次的国民经济规划单独偏重经济发展有所不同,但这种定位却契合了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发展特征,也符合了公众对“十二五”规划的心理预期。  相似文献   

4.
中共四川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确立了四川省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推动四川“十一五”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建议》立意高、理念新、突破大,凸显出诸多亮点。亮点一:“工业强省”首发新声“工业强省”作为发展战略写入规划,在四川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省委、省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分析省情,把握经济规律,借鉴先进经验作出的重大决策。工业化水平低是四川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工业强,竞争力才强;工业强,…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扩大内需,就必须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入手,深入研究居民的消费现状,找出制约居民消费的结症,适时调整现行消费政策,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拓宽居民消费领域,使扩大消费需求成为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的、长久的推...  相似文献   

6.
张彬 《统计与经济》2006,(2):I0001-I000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命题,这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
最近,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在国内国际将产生深远影响。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学好用好《建议》精神,可以汲取许多智慧和力量,从而促进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吴丰 《四川省情》2005,(12):25-25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中央第一次把自主创新提高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高调成为主流话语。所谓“创新”,最早是由熊彼得提出来的。在熊彼得看来,“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今天,创新是广义的,从制度到技术,从管理到观念,都存在创新的空间。所谓“自主”…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在公民中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意见》的总体安排,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和下发了《黑龙江省统计“二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从1991年至1995年四年间,在全省范围内先后三次掀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的科学判断。《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明确指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科技强省的核心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接受了省政府的委托进行了《浙江省企业R&D投入分析及相关政策措施研究》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促进内需、扩大消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是一项基本经济政策。2007年我国消费首次超过投资,成为消费、投资、出口中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一项。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扩大内需”成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缓解国际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与投资需求相比,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  相似文献   

12.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把发展农村沼气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是炊能革命、有机肥革命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刚刚闭幕的“两会”,给全川人民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通过了《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勾画出了四川省未来五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宏伟蓝图。读罢纲要,感觉亮点很多,启发很深。纲要中特别强调了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此,我认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改革开放27年来,四川经济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分析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四川明显具有投资推动型特征,投资增长快,经济发展速度就快。多年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保持…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二个五年规划》的精神,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关于统计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实施意见》,并经中宣部、司法部批准于1991年5月下发全国各地统计部门。按照《实施意见》的安排,从1992年到1994年三年间,要根据不同对象,分期分批地组织实施统计普法宣传教  相似文献   

15.
在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难度逐步加大 ,“9.11”事件后出口又遇困难的时候 ,扩大消费、拉动内需 ,应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同时 ,南京市最终消费与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率偏低 ,都使扩大消费成为可能 ,但要把它变为现实 ,还需做很多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表为标志,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开始“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步入“承前启后”的新阶段(中共中央,2005)。“转型”就是这一新的历史阶段的基本脉搏。我们只有准确把握这一脉搏,才能够深刻认识社会现实,正确预计发展趋势,从容面对“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共中央,2005),进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2005年青海省能源消耗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建华 《青海统计》2006,(10):22-24,6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就越离不开能源。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青海  相似文献   

18.
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就开始实施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战略,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加快了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是确保中国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加快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改善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要求。而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要在推动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上取得明显效果,必须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国内大量关于经济增长与能源发展关系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或表面现象,没有挖掘深层次关系。通过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实证研究,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建立了江苏省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模型,找出特定地区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真实”关系,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20年12月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其中,“需求侧管理”与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的“需求侧改革”的表述有所不同,引发各界关注和讨论。那么,需求侧管理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此时要强调需求侧管理,有何必要性?在四川省层面,如何基于需求侧管理新思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探讨这些问题,有利于落实和实现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