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团体心理辅导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干预和提升效果,以心理资本问卷作为评估工具,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在西南石油大学公开招募留守经历大学生作为被试。研究发现:实验组前后测的心理资本得分有显著的差异,表现为实验组的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对照组的心理资本前后测得分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心理资本后测得分差异显著,表现为实验组的心理资本及各维度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实验组中,绝大多数学生对整个团体活动感到满意,认为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觉得团体辅导对重新看待自己的过去和成长经历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目标学科化、理论化倾向,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规律,采取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遵循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实效和动态反馈,分别"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五阶段体验循环模式,让学生在蕴含丰富体验和感悟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心理知识。结果显示,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试点研究表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辅以心理咨询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性为基础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应由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大学生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心理辅导三部分组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是"面上集中释疑,线上互相解释,点上个别辅导".  相似文献   

4.
采用心理测量和教育实验等研究方法,运用体育活动干预手段,对高校一年级学生进行16周的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以及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较高,表明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团体心理辅导由于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为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自行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17名大一学生开展6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前后均采用SCL -90、“大学生活你过得快乐吗”调查问卷和团体辅导效果调查问卷,对17名学生施测。研究结果表明,较团体心理辅导前、辅导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较明显的改善。因此,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尤其能显著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敌对心理。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但当前以问题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阻碍了课程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针对这个问题,积极心理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视角。以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为指导,论述了"主题探讨—心理辅导与训练—思考、价值澄清与分享"的团体辅导式的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与SCL-90问卷,以安徽省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4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及负性生活事件、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比较中,强迫症状、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4个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心理症状的性别效应显著,女医学生心理症状略微高于男医学生;②心理韧性在医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症状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效应效果量为26.36%。即负性生活事件不仅对医学生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而且还能通过弱化心理韧性降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和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有效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以河海大学495名贫困大学生为实验组,476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均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尤其是在人际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三方面差异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在贫困大学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文科学生低于理工科学生,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生低于来自乡村的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存在显著相关。提高个体感受到的主观支持及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将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体育专业排球专项教学效果上的差异,设计了分别采用“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排球基本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出现了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的排球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相对要高;两组学生的排球运动技术考核成绩也出现了显著差异,实验组学生的排球运动技术考核成绩相对更高;在学生学习态度方面,“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对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更为积极。整体而言,在高校体育专业排球教学上,“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进行研究,探讨CBL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学生分为实验组(45名)与对照组(44名),实验组采用CBL教学法授课,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单向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进行授课,结束课程后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并发放调查问卷比较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课程期末考试中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上除了“教师教学态度”项目上没有差异外,其余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采用CBL教学法效果显著,CBL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中开设心理学类课程,应该以心理教育为主要目的,较多地采用体验式教学和举例教学,避免过多的理论讲授。河海大学在给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心理咨询课时,选取了心理剧为主要内容,采用了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心理测试法对1309名高校新生学生进行测试,对原生家庭背景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考量。结果显示,大一新生在性别、年龄、家庭子女排序、经济状态、留守经历五个维度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成年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未成年组;独生子女家庭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优于多子女家庭,无经济压力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优于有经济压力家庭的大学生,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优于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鉴于此,高校应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坚持积极心理取向和侧重预防的综合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采用自编《渤海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调查渤海大学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等进行分析.引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课程目标从问题模式走向发展模式;课程内容从分散走向整合;课程教学方法从传统走向多元;课程评价从他评走向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课程改革策略,并在实践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验证其有效性。对两组大学新生分别开设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校常规心理课程进行实验,并采用Scl-90、UPi测验、乐观感测验和真正的快乐问卷调查进行前后测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组在乐观感、主观幸福感、情绪体验等方面比对照组均有显著地提升。表明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学生乐观程度,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5.
筛选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90名学生,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学生90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性差异,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学生无任何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两组学生的职业生涯认知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态的积极性、影响性。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经过八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后,自我认识、职业认识、就业信心、职业生涯定向、自我规划五个维度上的分数得到明显的提高,P值小于0.05,说明存在干预前后存在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方面无明显提高。对此可以得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状态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形式加以采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出现心理疾病的几率也逐渐加大。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应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针对此种教育现状,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传统式教学模式局限性和互动式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 将传统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概括为 "不同的心理, 同样的心理学", 将互动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概括为 "同样的心理学, 不同的心理", 并结合具体案例, 对互动式教学适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适用性及适用机制进行探析, 并建构出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互动教学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心海软件学校心理管理系统中的卡特尔16PF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重庆交通大学2006级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表明被测群体的人格结构基本和谐,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男生心理素质略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9.
采用心海软件学校心理管理系统中的卡特尔16PF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重庆交通大学2006级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结果表明被测群体的人格结构基本和谐,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男生心理素质略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育是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对课堂教学认知的转变和提升,必然影响教学的全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不同于一般专业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主张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注重其积极引导作用,强调趣味性、启发性等。为此,提升大学心理课的教学效果,首先从认知角度入手,重点抓好三个方面:1、对课程本质的认知和把握;2、对教育对象的认知和把握;3、教师课堂心态的自我认知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