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权利泛化"意指一种缺乏法权基础的社会现象,兼具描述性和规范性."强权利泛化命题"主张权利泛化是一个伪命题,不仅因为它与权利膨胀、权利滥用以及权利冲突存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区别,也因为权利泛化在正式法律场合不可能存在,而在公共辩论中也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由权利成本以及权利乌龙引发出的权利指责无论在道德还是政治层面都更难以对权利的内在价值构成挑战.每一次权利实践都是一次关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操练,作为一种警醒的权利泛化反而提醒我们要继续尊重和捍卫权利.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悖论性生存——试析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是当下备受学界关注的议题.消费社会在中国是可能的现实与必然的趋势.在消费社会中,文学的商业化、时尚化、泛化三大特性充分体现了其悖论性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3.
论大众传播与审美泛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美泛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现实的症候,本文通过对大众传播审美泛化倾向及成因解析,考量媒介美育活动中的当下作为。  相似文献   

4.
量词的泛化不仅仅只是“个化”现象,也是名量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通过对CCL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统计,对现代汉语中三个最常用的个体量词——个、条、位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对三个个体量词历时与共时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三个量词的演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个体量词的泛化现象,得出了以下结论:量词的泛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受到量词自身特点、词的使用频率及其所在结构的影响.另外,语言的“经济机制”、社会生活中交际的需求、文化的交流及碰撞、地城的分布及一些环境因素也都会对量词泛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假设追求财富是人类的天性之一。人类对财富的追求经常体现为对财富标志的追逐,对财富标志的追逐可能导致财富标志泛化。文章认为财富标志泛化根源于人类追求财富的热望与社会财富标志供应不足的矛盾,以及社会出现了"剩余"资金。通过对财富标志泛化可能带来的多重风险的分析,凸显出降低财富标志泛化的必要性。基于财富标志泛化的主要根源,文章主张可通过增加财富标志物的供应来缓解财富标志泛化的出现及降低财富标志泛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物理学中熵概念的泛化历程.通过物理学概念"熵"的外延不断被拓宽后,可被用来对自然的本性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熵诠释.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熵能否进入正常持久的大循环,成了维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崔巍 《东方论坛》2012,(2):109-115
创新就是把已经存在的社会经济要素、思维方式及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创造新的有价值的人类所需要的事物的行为。创新最早是结合科学技术提出来,突出科技创新,注重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目前创新已被泛化已超越科学技术领域,成为社会经济方方面面发展的代名词。创新是经济发展中规模效益、乘数效益的前置因素,价值在于以新的生产方式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社会"生产力。那么,如何理解创新泛化以及泛化的范围及其范围系统?即理解"何为创新"后如何理解泛化的"创新什么"、"怎样创新"?依据就是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泛化现象.这种泛化的含义是指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课题的泛化.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俗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都市民俗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泛化”,泛化的根源在于历史原因、民风变革、心理原因、科技进步等。  相似文献   

10.
故事化新闻思维泛化已成为目前新闻实践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表现将新闻等同于故事、在新闻写作中将新闻过度戏剧化、娱乐化,并将故事化作为新闻写作唯一的写作规范.其危害淡化了新闻媒介作为社会雷达的功能,因此,在实践中应该对故事化新闻思维泛化有清醒的认识,并加以纠正,这成为当下实践中主要的防范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课本《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定义过于简单化,使这一概念带有相当程度的模糊性,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造成学生思维脱节、思路中断,难以全面理解其根本性质。教师讲受这一概念时,应作详细解释,并给出较为全面的定义,以利于学生认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的小令词人,他的《小山词》情感真挚,感人腑肺,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作为一位“古之伤心人”,他的词中有很深的“悲苦”情结,通读其词,可以发现一组组的感伤词语和意象。文章中选取了《小山词》中几组重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意象,从这些词语意象的分析来看晏几道是如何在词中构筑自己的苦情世界。  相似文献   

13.
谈"一NX"结构——兼谈与"满NX"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N”是一种临时性的量词短语,能够做临时量词的“N”都具有“处所”这一语义特征;并且由于“一N”的非量化作用,使得“一NX”具有了描述性语义功能;“一N”在句法分布上也受到了非量化语义特征的约束而有所限制。相比之下,“满N”在时于“N”的选择、语义功能、句法分布等方面更加灵活和多样。  相似文献   

14.
由副词"这么"和动词"说"构成的"这么说",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且用法特殊。它由表示"言说义"演变为表示"认为义",并进一步演变为话语标记词。作为话语标记的"这么说"在语篇中具有衔接、接续和确认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与时俱进”范畴的创造过程,考察其如何从中华元典中走来,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身的发展路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中,是江泽民将“与时俱进”语词从中华文化类似词组中提升出来,对其进行元典式的发展,即赋予其原创性、经典性、大众性意义,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6.
体词性的"N的V"短语有别于一般的体词性偏正短语,这使得人们对"N的V"短语当中的"的"也存在诸多争议。认真考察"的"在"N的V"短语中的表现,我们发现"的"在"N的V"短语中的主要功能是表示强调。  相似文献   

17.
与时俱进是一个由江泽民同志概括提出的、当今中国社会出现频率极高的新概念。它的直接涵义是指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并引领时代的发展。用这4个字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用实事求是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时俱进思想有其深刻的哲学依据,它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真理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8.
句子John Saw Peter on the Bus歧义结构的空间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空间域分析的角度,并借助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句子John saw Peter on the bus的歧义结构进行分析。作者认为歧义的产生来源于动词动作的空间域与地点状语(介词短语)空间域之间的关系。正如对see的空间域和对on the bus的空间域的阐述成功解释了句子John met Peter on the bus和John saw Peter in China没有歧义,通常认为如果前者的空间域大于后者,歧义就有可能产生。  相似文献   

19.
“NP 的 VP”不宜看作“的”字结构,也不宜看作主谓结构,应该看作偏正结构。它的中心语VP是谓词性的,而整个结构却是名词性的,是因为词与短语的句法分类标准不一样:前者依据的是一组句法框架,后者依据的是其经常出现的句法位置。当特定句法框架判定一个词为VP时,它出现在任何位置上都看作VP,不然就会造成词无定类。也即“NP 的 VP”的VP只能看作谓词。“NP 的 VP”只出现在主宾语位置上,因而是名词性的。  相似文献   

20.
スル作为连体修饰语使用时,与单纯作为动词使用时存在着差异。日语“スル+名词”在日汉互译方面:译为汉语时,多为“的+名词”的形式———动词+的+名词、形容词+的+名词、名词+的+名词,以及不加“的”的形式———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和意译的形式;连体修饰语中时体的变化,主要受定语从句的谓语和其后被修饰语的性质的制约。“スル+名词”的“时”的功能退化,而“体”的意义增强。日语表达也相应地模糊,但汉语表达却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