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的资本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制度)虽然经过多次改革,取得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完善之处.本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股票发行监管中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各国国有企业民营化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具体包括直接出售、股票发行和发行民营化凭证等.就具体的民营化方式来讲,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股票发行方式.股票发行方式民营化不但提高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一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成功的股票发行方式民营化涉及发售机制的选择、股票的出售与分配以及股票的定价等相关方面.因此,一国在民营化时应注重股票发行的具体操作,并加强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和投资者保护,努力实现民营化与股票市场二者之间的良性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基本模型和动态博弈模型,对如何降低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委托代理成本进行了探讨,并结合股票期权激励理论,建立了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股票期权激励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股票期权对子公司经营者的激励作用,得出了股票期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为我国企业集团完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法》中禁止股票折价发行,而世界上许多国家则允许股票折价发行。本文拟通过对部分国家和地区之间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探求股票折价发行禁止的根源,论证股票折价发行制度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外股份公司股票发行与流通的实践 ,分析与探讨处于转轨时期中国股票发行与流通的特点 ,结合我国国企股份制改革的实践 ,探讨了我国公司制企业股票发行与流通的独特之处 ,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股票、公司债以及可转债是我国上市公司三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基于我国存在较强的再融资管制背景,通过构建一个证监会、控股股东和投资者参与的三方博弈模型,以控股股东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对上市公司融资工具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07—2012年沪深两市公开增发或配股、发行可转债和公司债以及做出相应预案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博弈均衡解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证监会对股票融资实施较严管制、市场信息较为对称以及控股股东追求控制权收益的前提下,好公司选择发行股票,中等公司和差公司选择发行公司债或者可转债,这意味着政府监管对市场资源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民营公司的质量对融资选择没有产生显著影响,民营公司在再融资过程中容易受到歧视。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股票发行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股票发行制度的本质是国有企业融资制度,制度变迁本身反映了股票发行决定权的重新分配及寻租主体的改变。尽管具有阶段适应性特征的股票发行制度安排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因受制于市场与制度基础,中国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仅具有市场化的形式而缺乏市场化的实质。这要求我们在减持国有股,改善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完善保荐人制度,创新询价机制,协调发展一二级市场,推动股票发行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实现内生性的市场均衡。  相似文献   

8.
对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基础股票的风险收益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发行转债前一年基础股票风险较低,公司选择发行转债并非出于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转债发行公司的基础股票长时间保持着高收益低风险的状况,这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缺乏有效性使然;基础股票收益率与经营绩效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这种状况有可能是由于转债市场上存在脱离业绩炒个股的现象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本市场上股票发行"圈钱"困局积弊已久,价值目标的失偏导致市场发展的方向和轨迹出现偏差,市场建设和监管执法未能真正遵循市场规律和法治精神,造成股票发行体制在"圈钱"的困局中越陷越深,至今困扰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资本市场体系层次的缺陷、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滞后以及上市资源的稀缺等原因造成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格局是"圈钱"困局最根本的体制性因素。探寻"圈钱市"的破局之道,必须要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为龙头,以完善公司治理为抓手,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重点,以投资者保护为目标,构建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法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股票发行定价的历史与现实,针对我国现行询价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股票发行定价机制的一些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11.
发行可转换债券与增发股票公司的财务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运用对比方法,将发行可转换债券与增发股票公司的财务特征进行比较。单变量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发行可转换债券和增发股票选择上,主要可以用权衡理论加以解释,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释力度较差。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财务危机假设在解释两类证券公司特征的差异上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折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会计师事务所是证券市场上的重要中介机构。国外审计实践和理论研究均表明,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IPO的折价幅度,促进新股的顺利发行。随着我国《证券法》等证券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股票发行制度的改革,主承销商和发行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日益倾向于聘请高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但是,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并不能降低IPO折价幅度。  相似文献   

13.
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表现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存在于证券市场的各个环节,是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证券发行和上市、证券交易、上市公司重组、政策变动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解决的途径是建立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规范证券发行和上市审核制度、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建立证券市场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成熟市场股票发行制度的比较分析 ,指出竞争性的缔约机制和内生性分工演化机制是成熟市场股票发行制度的核心内容 ,提出了加强证券交易所与行业协会的监管职能、加大公司治理等软性信息披露力度、建立发行定价考评机制等发行制度以及发行环境市场化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实际发展状况和回顾目前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博弈学习与演进的理论思想,构建了证券市场交易者动态演化模型,并在不同标准下分析了证券交易者交易行为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证券市场交易者学习与博弈演化过程中,博弈双方的效用函数、交易群体的财富水平、证券市场的风格、系统种群的初始状态、理性交易成本、证券市场固有的系统风险等因素,影响着其路径的演化方式及演化方向。同时,各个因素变量的变化也会影响着系统种群演化的路径选择和最终的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研究了股票增发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动因。分析了2001年我国公布股票增发信息的一些公司的股价变动和影响股价效应的相关因素,计算出了我国股价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股价变动的相关系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IPO发行定价机制的历史出发,通过国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与中国股市的对比分析,剖析了我国IPO发行定价机制的错误根源,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投资者剩余的概念,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IPO市场询价存量发行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A股1066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股票流动性和公司投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股票换手率的大小和公司投资水平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更高的股票换手率与更高的公司投资水平相关。引入公司发股与否和融资受限程度大小两个变量后发现,发行新股和融资受限较大的公司,其股票换手率对公司投资水平的影响更大。本文的发现为股票流动性与公司投资的关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 :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存在发行定价偏低、“热门股市场”和新股长期表现失常等现象。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A股股票和封闭型新基金的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也存在着发行定价偏低和“热门股”现象 ;但其长期表现明显好于市场的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