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翻译文学是文学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将"资本"这一概念引入文化领域而得名。本文将翻译文学与文化资本相结合,从共著、翻译策略和社会意思三个方面探索以语言交换为媒介的文化象征性实践活动的产物——"翻译文学"的文化资本构成问题。  相似文献   

2.
"异化"是攻,是积极的",归化"是守,是消极的。"异化"是翻译的目的,也是我们每个译者都应着力追求的,而"归化"是对目的语语言的妥协,或者是为了让读者能更好的消化而不得不采取的变通,是译者"异化"的方式、手段。文化是可译的。总之,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讲,对于文化进行异化翻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符号,"齐鲁十二圣"则是齐鲁文化的代表。"齐鲁十二圣"文化元素的翻译要符合"中国文化中心观翻译策略"和"和谐翻译策略",这对于推广齐鲁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差异特别是文化空缺现象对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处理中英文化中的空缺现象,怎样采用可操作的翻译手段,在各种语境中解决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缺省,完成语言文化内涵功能的转换,成为翻译者的首要任务。探讨导致文化空缺现象的原因,提出对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应本着文化平等的态度,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模式下实施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学名著在我国被反复重译,每个时期的译本透露当时的语言、出版、文学风尚、读者要求和总的社会文化情况。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展示了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众所周知,译者并非处在一种理想化情形下,而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翻译。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说,翻译界一般存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ation)。通过对比研究分别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两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可以揭示译者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下主要倾向于哪种翻译策略,"归化"还是"异化";及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异化"的翻译策略是否最终会占上风。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境进行研究。文本生成有赖于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每个言语社团所具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本所赖以生成的"文化语境"是不可忽视的。文中探讨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即异化与归化,以及文化语境对翻译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者都把翻译看做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能否成功交际的关键主要在于是否能够将文化信息处理(翻译)得当。在林语堂生活的时代,中西方极少进行交流,以至于西方读者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并了解中国文化。因此,这就决定了林语堂在创作《京华烟云》时必然会以异化翻译为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目标语读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在林语堂的异化翻译策略中,又以"音译"和"直译"两种方法见长。本文即用"音译"和"直译"的异化翻译策略来分析《京华烟云》中婚丧文化的英译创作。  相似文献   

8.
闽台两地的文化交融源远流长,手工艺的交流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而极具闽南地域文化色彩的泉州"妆糕人",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非常受欢迎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它曾随福建移民传入台湾。泉州"妆糕人"在台湾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显示了闽南文化对台湾的重要影响,它不但是两岸文化交流的见证,更是闽台民间人民所共同拥有的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吴小芳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3):55-57,127
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的文化意象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前者只考虑源文化和作者因素,而后者只考虑目的语文化和读者因素,都有其片面性,不利于当前国际跨文化间的有效交流;以翻译的"体验性"、"互动性"和"和谐性"为切入点,论述了翻译应该既有助于文化意象的传递又有助于目的语读者对文化意象的理解;提出了文化意象翻译的"融合策略",该策略主张译文应尽可能再现源语文化意象及其内涵,真正实现翻译的和谐性,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方法论包含三个表征:"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以此为视角,探讨作为文化符号的意象翻译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在意象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体验,在译语中构建有利于读者理解的意象;还应重视原语意象信息的突出程度,在译语中做出相应的处理;也应该侧重意象的特质意义的表现,引导译语读者对特质信息的注意。文化意象翻译应该是动态的、合理的以及协调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公示语翻译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去研究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对泉州城市双语公示语作了生态翻译学角度上的评析。研究表明,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基于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其理论构架可以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提供崭新的视阈;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关键在于译者能否基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下做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12.
中德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熟语。德汉熟语间的翻译其实是两国文化的再现。文章从文化视角出发,运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形象转换法或意译法对德汉熟语进行互译,力求在目的语中保持熟语的源语文化风貌,以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谚语是文化遗产的结晶,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点。谚语翻译应充分了解谚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分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共性和个性,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各个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造成了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之间也具有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又造成了各自语言上的巨大差异。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工作,因而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汉英两民族的文化差异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的准确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物质文化、制度习惯文化和精神文化来分别论述汉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要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学,首先要理解其民族的文化,这是决定翻译水平高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模糊,可以说是文学翻译中出现障碍的根源。中日两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因此我国翻译日本文学作品与翻译其他国家文学作品不同,其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具有独特性,本文对日本文学翻译和日本文化的几种关系进行了粗浅的探讨,相信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对日本文学翻译工作者而言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语言与文化的密不可分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本文指出,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翻译,尽量做到文化意义上的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文化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是文化的产物, 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语言的翻译也离不开文化。每一人类社会的文化都有自身的特点, 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翻译中的过度适应现象的原因,提出避免文化过度适应的理论支持和技术路径;倡导在翻译过程中,要理解文化相对概念,树立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平等性的观念;在翻译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原文时,应避免简单地用译语文化替代源语文化,避免源语文化缺失和过度适应现象,以准确传递原文内涵,实现翻译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歇后语是汉语中独特的一种语言结构,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习俗文化。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译文,而是具有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的积极的读者,因此,歇后语英译时应尽可能地采取直译,保留歇后语中的汉民族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