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朝上承汉唐,下启元明清,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立国之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政治问题:厉行中央集权,巩固统一,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史称:宋太祖“黄袍加身”后,问宰相赵普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原因,赵普答曰:“此非他故,方镇之重,君弱臣强而已”①。其实,这也是统治者从唐末五代藩镇之权特重,导致国家速亡的教训中得出来的。于是,宋朝统治者想尽一切办法,采取各种措施,强本弱枝,加强中央集权,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南来的叶适曾经说:“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②。随着封建君主…  相似文献   

2.
论宋代对图书文献的收集整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宋代对图书文献的收集整理陈广胜宋承唐末五代高乱之后,为恢复封建的伦理纲常,推行教化,巩固宋朝的统治,把重视文教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以文化成天下”思想的指导下,对历史文献进行了大规模地收集和整理、编次,客观上促进了宋代文化事业的繁荣,为我国保存了丰...  相似文献   

3.
关于《招魂》"王者之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者之制”是《招魂》招楚王魂说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长期以来,时于“王者之制”本身却缺乏必要的考察和论证,即有及之者,也多失于简单与轻率。就《招魂》本身而言,并不足以断其为“王者之制”,所谓“王者之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想当然的主观之词,以“王者之制”为依据否定王逸成说显然是说不通的。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户籍制,大体承袭五代的户等制,按人户统计,有主户、客户两大类,主户分等级,客户不分等级。以主户来看,有坊郭九等户、乡村五等户。此外,是不是还有被称为“形势之家”的人户?在宋朝的诏令和宋人的著述里,这种户有时与官户、乡村五等户、豪强户相提并论,如“命官形势”、“官户形势之家”、“形势食禄之家”、  相似文献   

5.
略论宋代知州制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初因仍自然,沿用唐、五代以来出现的以他官“知州府事”以代理节度使、刺史等正官的做法,于太宗、真宗之际确立了文官充当州郡主官的知州制,取代了唐末、五代以来方镇割据赖以维系其统治的地方官僚体系,为宋代安抚使制度的诞生准备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宋代制举沿革制学始于汉,盛于唐,宋承唐和后周之制又有新的发展。制举与贡举同为选拔人才的方法,贡举为常选,而制举是不定时的待诏而行。《宋史·选举志》载:“宋之科目,有进士,有诸科,有武举。常选之外,又有制科”。制科即制举,又称贤科或贤良。制举是贡举的补充,因贡举定期举行,恐有遗才,故由皇帝不定期地诏试非常之才,以取天下优秀之士。宋建国之后,太祖于韩德二年(964年)正月,下诏曰:“先所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諫、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间吏理达于教化等三科,并委州府解送吏部,试论三道,限三千字以上。”(《续通鉴长编》卷5)这是宋代置制举之始。  相似文献   

7.
“东联高丽”战略是贯穿于整个北宋的基本国策,其实质在于联合与辽有矛盾且居于辽国侧背的高丽,以应对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变化,抗御宿敌契丹,收复燕云,解除北方的威胁。“联丽制辽”战略的真正实施是在宋神宗朝。宋朝的“联丽制辽”战略,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因应现实的比较高明的战略对策,但除了王安石变法时期外,其在联盟战略的实施方面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从“东联高丽”战略到“联金灭辽”战略的发展与嬗变,是宋朝因应复杂的内外形势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现存的宋朝官品令,载于《宋史·职官八》,但属于南宋时期的官品令,为元丰改制后的产物。改制之前,北宋前期的官品令已经亡佚。它究竟是唐代旧制,还是宋朝新制,学界持有不同观点。宋承唐制,品阶制度也不例外。自宋朝初年至元丰改制前,基本沿用唐代官品令。元丰改制,才形成了本朝新制。《旧唐书·职官一》所载《永泰官品令》,与《唐六典》所载官品令并无大异,它记录了唐德宗以前的品秩变动,并为五代、北宋沿用。《宋史·职官八》所载《建隆以后合班之制》,记录元丰改制之前行用的唐代职事官。《宋史·舆服四》所载康定二年行用的部分官品,《职官分纪》所载若干官品,以及唐后半期至宋元丰改制前的相关零散史料,大体可以复原北宋前期的品阶制度。  相似文献   

9.
“宋承唐制.”此唐制,实为唐后期之制.“唐制,省、部、寺、监之官备员而已,无所职掌,别领内外任使,而省、部、寺、监别设主判官员额.”赵宋立国之初,其官职因袭唐末、五代之制,即不脱唐末以来“紊乱”官制的巢臼.此所谓“紊乱”,主要是指《唐六典》那一套整齐的三省、六部、龙寺、五监行政管理制度,名义上存在,实际上已逐步为临时差遣所动摇,以致“尚循唐制”之“本朝”官制,“皆空存其名而无其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宋前期的官制.至神宗元丰间,对北宋前期官制进行了大幅度改革,使宋代官制进入了与前期明显不同的元丰官制阶段.哲宗元祐间,对元丰官制,  相似文献   

10.
北宋建立之初,面对巩固新政权和继续进行统一战争的艰巨任务,宋太祖在内地实行"强干弱枝"的同时,于边防地区部署重兵。为更好地制御边将,他采取了不同于内地的两手策略。经济上宽纵与政治上严控相辅相成,是宋太祖制御边将策略的主要特点。这些策略做法对当时及太祖以后的宋朝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宋朝是一个唯独没有发生全国范围农民起义的朝代。比之历朝历代,特别是经过唐末五代乱世之后建立的宋朝,社会阶级矛盾仍旧非常尖锐。然而,宋朝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在革除唐末五代种种弊端和积极发展经济文化的同时,把救荒之政作为治国安民的首要,并采取了诸如:募饥民、流民隶军籍、宽减饥民"强盗"死罪,募富民出钱粟,赈济、赈贷和赈粜灾民的"劝分"制,以及核查赈灾户口调查登记的抄劄制等救荒政策和措施。这些救荒之举措始终贯穿着"摧抑兼并"、抑制豪强的思想和方针,并将其落实到实处。其结果就是宋代的救荒政策在中国古代史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达到了防止农民于饥荒之时作乱或起义暨巩固其既有的统治秩序的目的,从而消弭了形成全国规模民变的可能性,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农民战争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对苟于“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作了很多评论,并将其概括为“人定胜天”思想。我认为,评论大都褒扬过多,看到了苟子思想积极的一面,而对其思想中包含的另一方面认识不足。考察苟子关于天人关系的全部思想,可以看出,在苟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互相矛盾着的两重性。这两重性,反映了作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代表的苟子,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不彻底性和阶级局限性。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苟于一方面认为,人只有认识和顺应客观事物的规律(即“天道”)才能“胜天”“胜物”;另一方面却认为,圣人“不求知…  相似文献   

13.
现有中国电影史研究中存在着对“第五代”的偏爱,对“第五代”再研究需要从史实辨析和史观反思两个维度来进行。史实辨析是指重新思考对“第五代”做出的狭义和广义之分,在整体观视野下分析“第五代”所受到的多重影响,充分认识到“第五代”自身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史观反思是指重写电影史需要反思对“第五代”的偏爱,反思电影史写作的选择性、目的性和工具性。唯有如此,重写电影史才会成为令人信服、还原历史、具有思想穿透力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提起苏轼,人们就要想到诗人、词人、画家、书法家等称号,他实在是文化史上的一位天才焕发的人物。其实,他还是一位有自己独特思想的土大夫学者。他的诗歌与前代人面目迥然不同,为“宋调”之杰出代表,正与此很有关系。宋承唐末五代之弊而建立,虽统一了长江南北,但西有夏,北有辽,此外尚有高昌、吐着等少数民族政权,终北宋之世,彼此攻伐不已。如何使自己免于再成为一个短命的王朝,成了统治阶级及知识分子所处心积虑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唐季以降,兵革不息,苍生涂地,根在唐时藩镇之跋扈。而儒者又进一步认为,藩镇跋扈,根又在唐…  相似文献   

15.
唐朝设立制科,科名繁多,以招揽非常之才,曾极盛一代。宋朝也置制科,却时置时罢,科名很少,又增加进卷、阁试,阁试所考六论专在记诵,而考题又刁钻古怪,故意艰难其选,在制度上变尽唐旧,结果极衰,至南宋已名存实亡。盛衰之间,有着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6.
再论“矫制”——读《张家山汉墓竹简》札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矫制”是汉代的政治罪名之一,它的立法宗旨在于防范和惩治臣子借用皇帝的名义行事。《张家山汉墓付简》公布的《二年律令》中有关“矫制”的条文,表明汉代的“矫制”之法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矫制”之罪存在着由二级制(害、不害)向三级制(大害、害、不害)的转变;“矫制害”与“矫制不害”之间在量刑定罪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对“矫制不害”的惩治仅仅是“罚金四两”,这是强调根据案件的客观效果来量刑定罪,它关系到对汉代法律思想的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7.
张秀华  王兰琴 《新天地》2011,(10):183-183
在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中,只靠班主任单枪匹马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面对一个个有鲜活思想的个体,班主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而采用“班主任助理制”的工作方法。本文具体介绍了班主任助理制的实施办法和实施后的好处。以及班主任在整个过程中“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关照下的理性官僚制在“后现代”的重新审视之下捉襟见肘。“后现代”破除了对“现代性”的迷恋和依赖。祛除“理性”之魅同时意味着官僚制的理性基石轰然倒塌。理性官僚制肇始于对专制的反动,却又深陷反民主的“泥潭”,是现代性之祸,还是官僚制自身逻辑使然?抑或两者皆有?探究其中原由,以期对官僚制提供某种解救之道。对官僚制的修修补补并不是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是完全抛弃官僚制在现代社会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或许可以选择走一条中间道路。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后 ,先进中国人在屈辱和蒙难中睁眼看世界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具有一定的近代启蒙意义。但因其是以“制夷”为目的而主张“师夷” ,故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未能形成社会思潮 ,更未对中国思想界产生振聋发聩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20.
“一国二制”是契丹辽朝“因俗而治”政策的历史表现,它形象地概括了契丹国家早期的历史形态;但以往的研究中,却往往以这种“分治”的现象来论定契丹辽朝的国家体制为多元化形态;本文结合对辽代人口生活方式、文化接收系统等方面发生的历史变迁,对“一国二制”这一形式作了深入探讨,揭示其发展特征,从而认为,南北政治体制的兼容并蓄、杂揉发展,是契丹国家体制发展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