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江湄 《学习与探索》2007,(4):216-219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李珍 《学习与探索》2007,(4):213-216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理论,相对于西方史学的解释性特征而言,中国古代史学只是以叙事见长。显然,这是并不十分了解和熟悉中国史学遗产所致。事实上,仅在历史理论方面,如天人关系、大一统思想、古今之变、历代兴亡之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英雄与时势关系等诸多方面,中国古代史学都有着丰富的理论遗产。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史学的思想内涵和历史底蕴,而且可以使中国史学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展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本期刊发的这组笔谈,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进程这一维度,阐释和揭示了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基本问题,期望能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史学的自身品格有所启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偏重于实践,主要包括:北守南融、以藩为屏、以夷制夷、合纵连横、屯垦戍边、富国强兵等。中国古代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服事观”确立了中国古代地缘政治层次的治理模式,其对维系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大一统”格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中国中心”的地缘观逐渐演变成一种狭隘的世界认知模式;重陆轻海的地缘观导致海权观念淡薄、海洋权益丧失。当代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理论应在继承古代传统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再造和升华。  相似文献   

7.
关于严复与斯宾塞、赫胥黎的思想关系,存在着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严复在几乎所有的主要问题上都接受了斯宾塞的理论,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严复的理论是对斯宾塞和赫胥黎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的糅合、折衷。从伦理学的角度对折衷论的论据考察发现,这些论据都难以成立,把严复珀!解为斯宾塞主义者比将其理解为折衷主义者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史学家非常重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工作。他们对中国古代史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出版了大量有关中国古代史的学术论著。下面根据现有资料对此作一简要介绍。关于中国古代史下限的探讨这个问题,一直是日本史学工作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一)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京都学派创始人内藤湖南等人认为,中国古代史的下限  相似文献   

9.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可否认,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使中国步入了现代化的坦途。但是,当中国人正在醉心于现代化带来的物质享受时,来自另一方面的声音却又接踵而至:现代化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有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讨论,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却是:怎样重建一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念?如果说中国现代化能有现在的成就与解放思想密切相关的话,那么,今天实现可持续发展亦当以观念创新为始。为此,本文从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试做一些探讨。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环境伦理渊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美国农业科学家莱斯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中国古代对生命与死亡的基本观点概括为:(1)尊重生命,人命至上;(2)乐生恶死是人之常情;(3)死亡的价值有时超过生命;(4)生死俱善,存顺没宁。中国古代的生死智慧有一些至今仍闪耀着不灭的光辉,特别是苟子提出“生死俱善”的理想以及庄子对于死亡的达观态度,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独创性。作者认为,这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梳理,展示其现代意义并加以创造性的转换,其关键是引入健康价值的概念。这是建设东亚生命伦理学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成果王永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创造、新成果。它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境界,提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水平。本文想从这一理论特色和理...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语言和思维的相对独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学家对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不外乎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思维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这种观点认为,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的持这种观点的语言学家甚至进而认为,思维是一种不出声的内部语言活动,从而有内部言语一说。第二种看法是,思维独立于语言,人们首先通过思维形成思想,然后用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达到交流的目的。这种观点认为,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不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思维的内容是思想,形式是一种未知的心理图式;语…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古代政治思想的学者中 ,吴显庆比较早地关注和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辩证法思想。《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春秋战国政治辩证法思想研究》(世界出版社 2 0 0 1年 4月出版 ) ,就是他十多年来对春秋战国政治辩证法思想研究成果的总结。中国古代的政治智慧集中表现为政治辩证法思想 ,这在今天仍然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资源。回顾数十年来的中国古代思想研究 ,还很少有人能够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更不用说对古代政治辩证法思想进行系统研究。阅读此书 ,可以留给人们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刻印象。1 .观点和研究思路新颖 ,具有开拓性和创意…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税收是一种古老的财政收入形式。对于中国税收的起源问题意见颇不一致。对此,我们谈几点意见。(一) 目前税收起源问题的观点在中国税收起源问题上,最流行的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从国家出现以后的第一个朝代——夏朝就有了税收。持这一观点的,不但现在占多数,古代也有。孟子说过:“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他就是把夏贡和战国中期的什一税视作同类的。认为夏朝存在税收的观点,可以说是两千多年来的传统观点了。现在把税收的起源划在夏朝的同志,他们的主要论点是:税收“是在国家出现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理论基础的人性论,主要有孟子、荀子和董仲舒代表的性善论、性恶论和性三品论三种观点。中国古代人性论思想既是中国古人对自身存在的理性反思,更是对最合理的社会教化方案的不懈探求。其中,性善论强调教化的可能性,性恶论强调教化的必要性,性三品论则更加突出了教化的重要性。这些观点对于强化民众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知识和境界的讨论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哲学话题,重新讨论这一问题有补于今天的做人与做事,也有益于时下人文精神的重塑。一 对于知识和境界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和境界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发达的文体,诗学理论在古代文论中也居主体地位,而诗学风格学又是这个主体中的主体。围绕着诗歌体裁建立起来的风格学理论,内容十分丰富。研习这部分理论,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平淡自然的诗风不独作为一种表现风格,甚至升华为一种美学理...  相似文献   

18.
姚卫群 《南亚研究》2010,(3):124-133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印度古代的两大主要宗教派别。两教对宇宙万有或自然现象都有深入的观察和分析。佛教中的“五位说”和婆罗门教中的“句义论”展示了两教在这方面的基本理论。它们都被认为是达到其各自最高境界的重要智慧。这两种理论在分析事物或现象时有相同处,也有差别点。梳理和研究这些内容对于深入认识印度思想以至东方文化的特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阴一阳之谓道”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易传》作者在对天道、地道和人道进行了多方面探讨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光辉论断。对于这一论断,许多中国哲学史著作都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在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接触到对立统一法则,认为它把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矛盾统一思想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等等。但是,它的具体含义及其理论根据是什么呢?它的理论价值究竟如何呢?以往较少论及。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一阴一阳之谓道”,很显然,道的内容是“一阴一阳”。“一阴一阳”’,言简意赅,它实际上是对《易传》中关于阴阳及其相互关系论述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向来就是一种伦理政治。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种政治理论一样,邓小平理论也带有突出的伦理特色。所不同的是,邓小平理论不仅带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烙印,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文明水准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来考察邓小平理论的伦理内涵,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邓小平理论的价值目标从整体上说,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价值目标。这一价值目标作为一个体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理论的经济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