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中,是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趋势.该文简单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机遇,针对大学生创业园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索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道路,包括打造创业第二课堂、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凸显公益服务价值等.希望能够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创新创业培训,为大学生"双创"教育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在"互联网+"大赛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内涵,从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归纳典型经验高校相关模式的实践探索及启示,进而从理念创新、教学创新、实践创新的层面提出竞赛与教学相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互联网+"形势下,专业教育融入"双创"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理念和专业教育模式的变革,该模式促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将专业理论知识实用化.为了深入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学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机制,通过剖析专业教育融入"双创"教育的途径与模式,借鉴各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韶关学院实际情况,探索"互联网+"视阙下创新创业教育与生物学专业教育融合策略,以期为构建专业教育兼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增强生物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和教育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我国"互联网+"经济与社会发展理念的提出,加快了不同行业产业结构、生产经营模式的改革创新,也推动了传统制造工业、互联网信息产业之间的融合.高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也要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发展目标,结合社会市场经济的实际要求,对整个课程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育流程等作出规划设计,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理论知识储备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该文探讨了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通过构建创新创业特色产业班,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以解决专业课程教学、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度.对照现实,当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依旧存在着理念偏差、教育模式滞后、教育过程形式化、支持体系不完备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顺应形势,进一步推进转型发展,改革培养模式、加强资源整合、强化环境建设等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的提出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视角,随之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例,深度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基于教学设计的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路径,研究旨在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重新构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房地产行业.该文提出适应"互联网+"新时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意构思-创新训练-创业实践"梯级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共建共享资源平台全方位育人模式,以及依托区域特色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发展历程,从引入到试点,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该文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创融合"的分级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凸显工程造价专业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各个阶...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应用型高校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构建全方位的育人模式,探索了学科竞赛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从学科竞赛对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以成都工业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提出以"互联网+"竞赛为主导的育人机制,并形成了以逐级培养、校赛选拔、奖励机制、"双创"协同、项目引导等方面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实践成效显著.为应用型高校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与产业脱节、与专业教育脱节、缺少跨专业合作训练等问题,提出了跨专业融合、产学研创一体化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的创新点是以"互联网+"企业的生产链(产品原型设计→编程开发→营销/运营)为主线,推动产教融合、"专创融合"、跨专业融合,通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诗把"时序感"种植到田园之中,超脱了政治、历史,自然主义为其基本主题.自然就是自己生存的家园,他与田园为邻,从事劳作,饮酒赋诗.陶公作诗执持一种"欲辨已忘言"的玄学态度和"但使愿无违"的个体追求.既无须在诗中汲汲于抒情,也不必刻意表现自我,且不再调用"比兴"来高扬道德人格.陶诗对自然和人生取珍视当下、目前的观法,是庄子的逍遥哲学和玄学的独化、顺化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正是此一观法,要求把自然和人生视同一篇自然主义散文.散文化已然成为他的基本世界观及生活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陶诗描写邻居饮酒过从,体现了自然和知音之双重关系,而其诗中大量出现的群鸟日常生活意象即此关系之镜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小说"放置在传统目录学文类系统发展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小说"与"杂家"之间的种种联系、区分及其流变,力求回归"小说"文类原有的文化语境来把握其非叙事类作品的文类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刘昌安 《唐都学刊》2004,20(1):134-138
《诗经·周南·麟之趾》中的“麟” ,应是《山海经》中的怪兽“犭婴如” ,其生活时代久远 ,活动范围在陕南秦巴山林中 ,类似长颈鹿。从历史地理角度进行考察 ,“二南”诗的地域应在汉水中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14.
徐福来 《浙江学刊》2007,1(5):121-126
马克思的自由概念是扬弃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自由个性"。由于柏林不懂得,马克思是从否定的方面去理解物化的现实的,并且强调的是"抽象的自由"和"现实的自由"之分,从而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误解为"积极自由"。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澄清柏林对马克思的误解,科学地阐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艺术讲究"气韵"、"气脉"、"气骨"、"气象",讲究"风气"、"意气"、"神气"、"逸气"。并将"气"纳入艺术美学范畴,成为艺术评论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艺术的中"气"与"空白"经营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长期的艺术设计与创造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存在于这些特质材料之间及其周围的"空白"也在积极参与着艺术创造,而且发挥着奇特的作用。艺术设计中的一、"透风漏目"的虚实处理、"借景移光"的整体留白、"烘云托月"的蓄势铺垫、"取法自然"的借景抒情等都是这种空白运用。  相似文献   

17.
谭明方 《浙江学刊》2001,(3):107-111
社会学要回答"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这两个范畴,对把握"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的问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就是"单个的人怎样组成了社会"这个问题的理论表述形态.考察西方社会学发展史上形形色色的具体理论,归纳起来可以看作,一是人文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社会行为"决定"制度文化"的研究范式;二是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主张的"制度文化"决定"社会行为"的研究范式.因此可以说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史,就是关于"社会行为和制度文化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研究范式的学说史.另外,从范畴的学科属性看,"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哲学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在社会科学层次上的具体表达,它属于社会科学层次的范畴.将"社会行为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关系"定义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学对象研究中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们的以下问题"社会学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同一性"问题,"社会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在研究角度上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的内在联系"问题,"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的问题,以及"西方理论和本土理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东突"、"藏独"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肃元 《社科纵横》2005,20(3):70-71
受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浪潮国际性互动影响,民族分裂型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时隐时显。受猖獗一时的“东突”势力暂时进入战略蛰伏期;“藏独”势力暴力恐怖倾向凸显。  相似文献   

19.
杨中华  林琳 《社科纵横》2010,25(8):36-37
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与节能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低碳生活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用能设备或工艺的能量利用效率。低碳生活与节能是人类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是为解决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整体危机而诞生的一门学科.这决定了社会学关注结构与秩序、寻求社会与政治整合的学科"品格".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群体化生活方式之一,其本质属性在于塑造和维持一定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秩序;而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指的是国家之外的非政治领域.经由洛克、黑格尔等人的发展,国家与社会两者的关系被认为是社会结构与秩序的重要来源.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相关的市民社会、法团主义等理论契舍了社会学的"品格",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与秩序,但需要保持一种本土化警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