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的今天,低碳经济成为了世界人民的共识,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我国虽为碳排放权供应大户,但在世界市场上没有话语权处于被动地位,这给我国的参与企业及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所以吸取外国先进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精华,并结合自身国情建立自己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促进了碳排放权交易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对其会计处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及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对于参与减排企业,如何制定合理的减排决策从而降低减排成本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在有效市场下,参与减排企业的边际成本将直接影响碳排放权价格的走势。以往研究大多基于连续时间模型,运用动态优化原理解决此类问题。而事实上,企业的决策过程是离散的,这是由于碳排放权不能跨期交易,如果简单连续化会使得企业有过度减排的可能,与现实不符。基于此,本文以电力企业为例,运用动态优化方法,建立电力企业的离散减排决策模型,从而得出企业的最优边际减排成本,为政府调控碳排放权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为了验证模型,本文采用深圳碳排放权的相关实际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当企业做出离散减排决策时,企业的减排成本及边际减排成本与初始排放量、配额、单位惩罚成本、减排决策次数等因素相关。企业的离散决策会使得企业的边际减排成本波动加大,进而可能引起碳排放权市场的动荡,但企业的离散决策更有利于企业完成减排任务。  相似文献   

4.
黄帝  陈剑  周泓 《中国管理科学》2016,24(4):129-137
随着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在碳排放约束下逐步降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水平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中长期约束性目标。本文在一个多周期决策模型中研究了配额-交易机制下企业的最优动态批量生产、碳排放权交易和减排投资联合决策问题。生产商在整个决策周期期初决定是否进行减排投资以及投资规模,根据每个周期的生产计划决定减排设备的运行计划。根据节能减排技术的特点,本文假设生产商运行减排设备时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单位生产碳排放量,而且降低了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本文基于广义Benders分解法对模型进行了最优性分析,得到了最优生产决策和最优减排投资决策的一些基本性质,并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碳排放配额和碳排放权价格对生产商总成本、总排放以及减排投资决策的影响。本文的数值实验分析结果发现:(1)当碳交易市场上的碳排放权充足时,减少碳排放配额或改变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方式并不能影响生产商的碳排放水平;(2)碳排放权价格是影响生产商的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投资规模的关键因素;(3)随着碳排放权价格的上升,即使拥有足够的碳排放配额,生产商仍会不断提高减排投资规模以获得减排收益。研究结果对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生产企业进行减排技术投资具有较强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治国  车帅  王军 《管理评论》2023,(12):308-318
基于中国各省份200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与合成控制法以及空间双重差分方法综合考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研究发现,就平均效应而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试点地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政策的动态影响发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减排效应存在“倒U型”特征;利用SCM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发现,试点政策实施后湖北、天津、重庆等省份碳排放量明显减少;而北京、上海、广东等省份减排效果并不理想;进一步将空间溢出效应纳入考量范围分析发现,碳泄漏问题的存在导致试点政策的整体减排效果显著降低。鉴于此,各试点省份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低碳发展,加强区域联动以推动协同减排。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碳交易体系的试金石,“七省市”试点运营状况如何?是学界和管理层特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以碳排放权的初始配置准则为切入点,展开理论探讨与定性分析,发现:在现行的溯源免费配置准则下,试点地区的碳交易市场有明显的“聚类效应”特征,其原因是排放权的误配导致企业逆向选择所致.为了从机制设计本源上消除企业减排的逆向选择,把拍卖有偿配置准则引入碳交易市场中,构建企业减排投资回报率指标,定义排放权的社会最优配置,建立碳排放权的非对称拍卖模型,分析异质性企业在碳排放权拍卖中的投标策略及其拍卖前的减排投资决策行为,剖析企业所有权差异对其减排投资和排放权配置结果的影响,阐述政府补贴企业减排投资的政策效果,基于政府补贴政策效果提出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18日起至2014年6月19日,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全部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先后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方式主要有免费分配和拍卖分配,其中免费分配又分为历史法和基准线法。本文对这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碳排放权配额分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4,(14):14-14
正目前我国已确定7个碳交易试点城市,但普遍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足,碳种类标准不统一,数据不完备以及碳排放虚构、造假等问题。作为全国碳排放交易的首个"探路者",深圳市日前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不同于欧美及国内其他试点城市的全新碳交易体系,相较于2013年10月的征求意见版,新出台的《办法》管控范围由过去的5000吨以上,扩大到3000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企业以及大型公共  相似文献   

9.
通过坐标平移的方式,在天津市边际碳减排成本曲线的基础上,估算天津市28个重点排放行业的边际碳减排成本曲线,推导出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及交易后总成本的计算过程,比较28个行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前后的成本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除了国家直接管制外,征收碳税、实行碳排放权交易,是减排的有效政策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那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借鉴这两种模式?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降低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全球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和实施用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来控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具体就是基于污染总量控制的排污权交易政策,即碳排放交易政策和基于价格的税收手段或排污收费政策,即碳税政策。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4,(17):16-16,17
正与欧美市场以广泛发展现货和期货产品不同的是,目前国内的碳交易品种仅限于现货交易,流动性远远不及欧美市场。要借鉴欧美经验,积极发展碳交易的衍生品市场,提高碳交易的流动性。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已明确"十二五"期间要逐步建立碳交易体系的目标。2011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碳排放交易,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下企业的运作模式已由传统的资源-产品二维交易演化为资源-产品-碳排放权的三维交易模式,因此对三维交易模式下企业协同减排的研究变的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探讨了销售商驱动情景下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分散决策模型、集中决策模型、合作减排模型的运作规律,分析研究了低碳产品市场和废旧产品市场中低碳产品销售价、交易价格、低碳废旧产品回收价格等重要变量和节点企业期望效用及整个链条期望效用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值算例与灵敏度分析,分别对三种博弈关系下低碳产品的碳排放量、消费者的敏感系数、碳交易价格的变动带来的销售商和制造商的期望效用及销售价、批发价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与非低碳化相比,低碳化下制造商和销售商的期望效用均提高;风险规避程度、碳排放交易价格、碳排放量及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敏感系数的提高均降低了期望效用,同时市场占有率随之减少。研究验证了低碳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彰显了模型的经济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3.
南北碳排放配额政策博弈分析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碳减排政策演变的基础上,基于双变量(贸易比较优势和环境比较优势)、碳排放配额政策和不完全市场竞争假设,构建了两阶段的政府碳排放配额政策与企业碳减排水平选择的博弈模型,应用逆向求解法得到了均衡解;进而考虑激励相容条件和参与约束条件,得到全局稳定均衡最优解及其条件,从福利、贸易、环境效应等多个角度分析比较了南北国家碳排放许可证政策、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和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的选择条件.结果表明:从改善福利来看,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市场能够促进资源在国家间的有效配置、实现Pareto改进;从改善环境来看,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最好,碳排放许可证政策最差;从改善贸易来看,三种政策难分伯仲,但许可交易碳排放权合作政策更有利于北方国家,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更有利于南方国家.三种政策均不可能实现环境和贸易同时改善,短期内南方国家仍会优先选择碳排放配额许可交易政策,发达国家试图短期内实现全球环境政策合作还不够现实,应本着更为务实的原则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推进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14.
碳配额交易体系下企业低碳产品定价及最优碳排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额交易体系(cap-and-trade)是目前使用最广也是最有效的一种通过经济激励促使企业采取减排措施的机制。本文主要研究以配额制为基础的碳交易体系下单个企业低碳产品最优定价及碳排放策略问题,具体讨论了企业加入碳交易体系时,面对外生给定的碳交易价格以及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低碳度的不同偏好,基于政府免费分配的碳排放配额,如何最优地确定其生产周期内的目标碳排放量及其所生产的低碳产品最优价格,以使自身利润最大化。模型分析所得的性质与算例部分给出的数值结论反映了企业产品定价、减排边际成本与目标排放决策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对企业及政府决策都皆有一定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造成的全球气温上升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文运用经济学外部效应理论对此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认为企业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问题是由市场的负外部效应导致的。而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手段,可以将这种负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非常现实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省域碳减排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系统性等特征,为了对省域减排情形进行客观描述,科学制定减排政策,本文以我国大陆省级行政单元(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为省域,下同)为对象进行了4个方面的研究。第一,碳减排时空格局研究。基于多年份碳排放总量数据,对碳排放在全国和省域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刻画。第二,碳减排演变机理研究。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空间自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测算各省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揭示出省域碳排放的演变机理和作用规律,根据我国相邻省域之间的集聚特征可划定四类减排区:高—高集聚区(优先减排区)、高—低集聚区(重点减排区)、低—高集聚区(减排观察区)和低—低集聚区(减排缓冲区),论文进一步对四类减排区的减排格局进行矢量地图展现,从而识别出减排关键省域。第三,关键省域减排特征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我国不同省域具有差异化的减排特征及减排潜力。第四,分类减排政策研究。建议针对四类减排区,应分类施策、适时调整、动态推进、协同共治,为完善我国的省域减排政策体系及相似地区的减排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3,(24):I0020-I0021
2013年6月17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低碳日"。6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首个"全国低碳日"标识及口号——"美丽中国梦,低碳中国行"。在此时期,2012年10月29日被国家确定的首批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和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深圳碳交易平台6月18日上线交易,深圳市成为中国首个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城市。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的稳健估计是评估边际减排成本、设定环境税框架以及评价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有效程度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采用自体抽样方法(bootstrap method)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的稳健估计模型,测算了中国36个工业行业1998~2011年的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研究结果表明:(1)在参数线性规划模型下,忽视随机因素对生产前沿的影响,会低估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稳健估计得到中国工业行业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平均值为5480元/吨,远低于现有研究估计结果。(2)二氧化碳影子价格在不同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并呈扩大趋势,表明行业间存在巨大的碳排放权交易空间,但是36个行业中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向"清洁型"生产技术转变。(3)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的"倒U形"关系,行业碳排放强度的临界值为10.37吨/万元。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控制在临界值以下时,可以实现有效减排和生产技术清洁化。(4)我国未来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应采取数量机制和价格机制相结合的策略,价格机制控制碳排放强度较高的行业,数量机制实现行业间边际减排成本的趋同。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动态CGE模型构建了中国能源-经济-环境政策模型,根据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的政策属性,设计了单一碳税、单一碳排放交易以及碳税与碳交易相结合的复合政策等不同情景,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的减排效果、经济影响与减排成本. 结果显示: 1) 碳税的GDP损失率 最小,减排成本较低,但不能确保2020减排目标的实现; 2) 碳排放交易情景下机制覆盖行业承受的减排压力较大,受到的冲击过大,减排成本较高; 3) 碳排放交易与适度碳税相结合的复合政策,一方面可以确保减排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可以使较为分散的排放源承担一定的减排义务,降低机制覆盖行业的减排压力,减排成本适中,是较优的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全球碳排放交易额呈爆炸性增长,2004年3.77亿欧元,2008年达到910亿欧元,2012年将达到1400亿欧元。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减排量供应国,但由于定价权基本被发达国家主导,我国不得不沦为全球低价“卖碳翁”,因此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已迫在眉睫。9月11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进入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