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正当今世界面临着文明破裂和深度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并正在推动世界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一个分化的世界里寻求合作。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可为全球治理新秩序提供中国智慧。首先,中国侧重经济全球化,承认人类社会存在竞争和各个国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性。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但经济体系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发展成就尤其是2020年迅速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并为全球抗疫、经济合作、治理变革做出重要贡献等卓越表现,雄辩地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威力和实践伟力,也开启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新纪元。进入新时代,"21世纪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2020年的严峻挑战和有效应对砥砺并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底色与实践伟力;在新发展阶段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增强理论自觉、锤炼实践智慧,高扬"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旗帜,统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上不断构建国际话语权,开创性地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前程。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包括时代、理论、实践三维向度。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西方民主失灵、西方模式困境重重、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乱象丛生的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一经提出就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这一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赋予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新的时代要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各国应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构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全球新文明观,搭建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共享全球发展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治理的中国自信,源于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一是中国与世界日益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国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升发展中国家权益,均离不开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要成为新的世界领导型国家,中国应更加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体系变革,增强制度性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这一行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得到联合国广大成员国的普遍认同,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现行全球治理理论越来越不能适应全球治理形势的变化,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与更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着眼于人类社会整体利益,从现行全球治理理论的发展困境出发,倡导构建全球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伙伴共同体、政党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并为形成更加科学、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理论贡献出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战略构想,回答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新时代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路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通过强调世界的共生性、表达国家软实力、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完善党的意识形态,以弥补认识赤字、破解西方意识形态霸权、弥合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隔阂,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破解全球共同面对的时代难题,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就需要铸牢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构中的灵魂位置,以中国智慧实现对传统意识形态的超越,并赋予意识形态以情感和温度。  相似文献   

9.
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纪,在国际政治经济中,世界上几乎没有更大的课题能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更深刻了.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要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西方话语垄断下中国的失语现象依然存在,全球性议题中中国的弱势地位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学术论坛的中国特色国际话语发声不足,国际话语传播渠道劣势短期无法改变。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好中国国际话语权顶层设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中国国际话语权道义担当;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国际话语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们党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发展目标,对经济发展作出的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紧紧依靠发展。发展是全面的,但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生产国际化。这一过程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有关资本是一种社会力量的断言,并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的全球体系。南北问题正是在资本主义世界扩张的过程中资本积累的产物——世界两极分化。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战后部分学者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出发,分析经济全球化中南北问题的本质及其新变问题,并认为解决南北问题的关键在于北方。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经济全球化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各国应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树立更加开放包容的理念,更加注重普惠平衡,更加注重公正共赢,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都能享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出现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全球化和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世界生产一体化;另一方面它也是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垄断世界市场的历史进程——资本的不断增值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丰富了人类经济思想宝库,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呈现出自身的理论特性,表现在:紧扣发展的时代性、保障发展方向的准确性、凸显发展目的的人民性以及彰显发展眼光的世界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转向高质量发展等为核心内容的完整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在把握其政治原则、根本原则、核心原则、基础原则、价值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路径: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二是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三是把体系创新与运用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五是充分吸收并合理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其关键在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卓越领导力的正确指引。习近平领导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从领导力要素角度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卓越领导力包括理论支撑、共同愿景、价值追求、力量保障、领导魅力五个层面的内涵。从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绩效的角度来分析,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构成了习近平领导力思想的基本纲领;从社会维度分析,提高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构成了习近平领导力思想的丰富内涵;从纵横捭阖的成功大国外交实践和引领世界治理潮流的维度分析,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构成了习近平领导力思想跨文化的领导价值和领导艺术认同。从领导力的角度深刻认识和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是确保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借助这次对话会,中国的执政党再一次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具体来说是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中国梦",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延续以往外交传统同时又推陈出新、亮点纷呈的外交新格局;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设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总体外交节奏从"韬光养晦"走向"奋发有为"。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新理念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  相似文献   

20.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积极的践行者和重要的贡献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关系性和过程性思维方式,闪耀着中国哲学智慧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