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主要工业行业能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在长期和短期内具有什么样的具体特征,如何降低高能耗行业能耗水平,从而减小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对我国36个主要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研究了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行业能源使用效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能源消费与增长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缓冲算子和灰色GM(1,1)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能耗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在能源消费预测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两种控制策略模型,并以中国单位GDP能耗预测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灰色模型较好地模拟和预测了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能耗。中国在“十二五”期间的节能潜力很大,能顺利完成能源消费总量的指标。“十二五”安全控制策略为[0.48,1),即国家在“十二五”期间的控制力度应调整为“十一五”控制力度的0.48~1倍之间。  相似文献   

3.
当前,环境污染仍为中国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而降低制造业完全能耗强度是减少消耗及污染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投入产出非线性优化理论,以制造业完全能耗强度最小为目标,并以18个行业最终需求为决策变量,构建了一个完全能耗强度非线性优化模型,特引入了进出口系数等约束条件,并基于已有投入产出表等数据,预测调整模型的相关系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三个方案与两个情景,并运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制造业完全能耗强度最小值区间为0.7823-0.9048tce/万元,相比2010年,下降率区间为8.9%-21.31%。在高方案情景2下,可实现制造业完全能耗强度降低20%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应促进中低能耗制造业发展、降低高能耗制造业的完全能耗量、适当提高消费和进口系数并降低投资和出口系数。本文既有利于政府部门制定科学系统的节能减排政策,也有利于深化能源经济与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4.
数据     
《领导文萃》2011,(9):140-140
2010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4.0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4.01%,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瞭望》)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四川省如何扩大消费总量,促进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提出了改变政府考核体制、转变投资方式、突破原有消费制约因素,加大政府对公共领域的投入、加大分配改革等诸多因素,以此达到扩内需,保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模式虽然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模式发行主体和偿债主体的不一致性,但高层级地方政府在分配债券资源时仍然面临着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本文依据结构化模型及契约理论,从高层级地方政府的角度构建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的分配决策模型。在效益风险合理搭配的框架下,通过使用遗传算法对双重目标进行加权,分析了省级政府与地(市)级政府之间的债券优化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和政府债券违约概率最小化等多目标优化求解,可以实现政府债券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改进。这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显性化和政府债券合理配置研究将大有裨益,从而有利于科学管控我国日益严峻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机理分析,认为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是造成能耗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并且固定资产投资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一种循环关系.然后,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8个主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能源消费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能耗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固定资产投资与能耗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最后,对遏制我国能耗高速增长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引入使用可替代能源生产的中间产品,构建能源约束和碳排放约束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运用全局向量自回归(G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具有空间关联性的中国各省(区市)能源消费控制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经济增长且受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完成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的目标,可以通过研发可再生能源、提高碳排放清洁技术水平、增加碳基能源的边际产出等实现;能源消费总量的考核目标对能源消费强依赖地区约束性较强,对其余地区的约束力较弱,其余地区可节能潜力较强;能源结构逆向调整的存在使得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对少部分省(区市)无法达到减排效果。进一步地,本文实证分析了目前节能减排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科技进步对能源结构顺向调整效果不显著、可再生新能源的研究效率低下,技术进步对碳排放清洁方面无显著效果;依靠传统能源价格的调整虽能有效减排却会抑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张义 《经营管理者》2016,(5):182-183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于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影响能源消费的因素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筛选出对能源消费较为重要的几个核心因素,并建立能源消费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解释,同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能源消费预测是制订能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能源消费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征,本文结合某省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对该灰色预测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能源预测模型和预测值.实例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作为能源消费预测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应急物资调配是应急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准确、高效的应急物资调配方案是决定应急救援的成功的关键,然而应急情况下信息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物资调配问题的难度。本文以应急物资调配的不确定性处理作为重点,研究地震发生后的应急物资调配方案。本文将应急救援过程按灾情信息获知程度分为黑箱期(仅知道震级、震中的时期)与灰箱期(各地震害指数依次更新的时期)。黑箱期根据历史地震灾情数据得到相应的离散情景集,并基于此使用鲁棒规划建模。在灰箱期阶段,本文根据震害指数更新烈度圈及各受灾点的物资需求,计算未满足率,从而决定是否进行新一次的配送,使用数学规划求解配送方案。最后,本文以鲁甸地震的实际数据为例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Time-of-use tariffs are a pricing strategy for a product or service in which the supplier establishes time-differentiated prices. Dynamic (e.g., day-ahead) time-differentiated electricity prices can contribute to increase the retailer's profit, allow end-users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costs and enhance grid efficiency.The electricity retailer and the consumer are hierarchically relat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can be modeled by a bi-level (BL) optimization model – the retailer is the upper level decision maker and the consumer is the lower level decision maker. The retailer and the consumer have different and conflicting goals: the retailer establishes the pricing scheme to sell electricity to consumers to maximize his profit; the consumer reacts to these prices by determin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controllable loads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discomfort and the electricity bill.In this work, a BL optimiza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shiftable, interruptible and thermostatic loads is proposed. The upper level problem is tackled by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hile the lower level problem is solved by an exact mixed-integer programming solver. The inclusion of the thermostatic load in the lower level problem imposes a much higher computational burden. Therefore, it may not be possible to find the optimal lower level solution, and a sub-optimal lower level solution is infeasible to the BL problem. Considering a computational budget, this work proposes an approach to compute good quality estimates of bounds for the upper level objective function, providing the leader further information and allowing him to make sounder decisions in an adequate time frame.  相似文献   

13.
私家车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对私家车的消费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在私家车消费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私家车所体现的社会地位的关注。这种炫耀性消费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交通拥堵带来不便的同时,为何我国的私家车销量却在逐年递增。从私家车的社会地位效用及城市交通拥堵对私家车使用的影响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微分博弈模型,分析社会地位效用及城市交通状况对私家车厂商市场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私家车厂商的最优动态定价及厂商的利润均随着社会地位效用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交通拥堵状况的增加而下降,并且社会地位效用及交通拥堵状况对高质量私家车厂商的影响大于对低质量私家车厂商的影响;随着两个厂商生产的私家车之间的质量差异不断增大,这种影响差异不断增大;厂商私家车的最优动态定价随时间的变化取决于社会地位效用及城市交通状况二者变动的关系。本文所得结论,对于私家车厂商制定正确的销售策略,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治理交通堵塞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项寅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9):188-198
当前,我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日益严峻。为防止境外恐怖分子潜入,政府可设计反恐阻止网络,通过在交通网络中有效地分配例如安检仪器、传感设备等阻断资源,来提前识别和拦截正在潜入的恐怖分子。特别地,考虑信息不对称情形,把阻断资源分为"公开"和"隐蔽"两种类型,并假设恐怖分子观察不到"隐蔽"阻断。主要研究政府应如何同时优化两类阻断方案,才能发挥信息优势,设置"陷阱"并降低袭击分析。首先,将该问题构造为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是关于政府的阻止网络设计问题,下层规划则是关于恐怖分子的袭击节点选择和入侵路径优化问题。随后,设计一类用改进遗传算法处理上层规划,并结合下层规划直接求解的混合算法。其中,改进体现于杂交算子和变异算子的设计。最后,结合喀什地区进行算例分析,并分析"隐蔽"阻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的运营总成本中,能源消耗费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加强能源管理,对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在我国能源供求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能源挖掘节能潜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疑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介绍了世界上风行的精益生产理论,探讨利用精益理论应用于能源管理。尝试使用“价值流分析”工具识别能源管理中存在的7大“浪费”,并将其量化,进而实现“持续改进”和“零浪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深入认识绿色金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实证检验二者的关系,是科学引导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证据都十分有限。本文从绿色金融研究的理论脉络入手,构建了带有资源环境约束和金融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在模型中,自然资源的“公共物品问题”导致经济增长路径偏离最优水平,而绿色金融机构能够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改善经济增长路径,降低稳态中的环境损害水平,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基于理论模型,本文使用2005年至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绿色金融活动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证据有力地支持了理论模型的推论。据此,本文指出,发展绿色金融的核心是“绿化”金融机构的运营理念和投资决策,从改善经济体的资源配置状况入手,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此外,本文的理论模型将绿色金融的研究与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也为绿色金融的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energy policy in many countries is to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ir energy systems so as to reduce the dependence on imported oil. A large amount of funds is spent on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technologies competing for such funds have widely varying characteristics. These relate to costs and benefits, technical performance, environmental effects, the requirements for land, water and materials and the impact on employ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se these effects in some detail before decisions on technology programmes can be made. A complete assessment of the possible value of a particular technology cannot be made on an individual basi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many technologies simultaneously, competing against each other for various shares of the energy market. However, analysing the behaviour of the entire energy system requires the handling of an extensive amount of data and can only be done effectively with the help of a computerised system. The model, MARKAL,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is a multi-period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which has been developed and applied by 15 OECD countries for the purpose of energ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Examples of the use of the model for this purpose are given both for the group as a whole and for individual countries. The model is structured so that an exogenously specified set of end-use demands must be satisfied given available technologies and energy supplies. The model allows for substitution possibilities in both the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sectors. A feature of the model is the use of varying objective functions such as minimum discounted costs, oil imports, or environmental effluents. These can be used individually or in combination in trade-off situations. The broader question of the use of energy modelling for technology assessment, including its limitations, is also discussed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insights that can be gained from the MARKAL model. Information from the MARKAL model has been u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to assist it in formulating a strategy for energy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双目标DEA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经济系统的分析研究中,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我们总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本文给出了决策单元输入总量最小且输出总量最大时的一种双准则DEA模型,并用线性加权和法对其进行了求解,该模型能使所有决策单元同时达到相对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19.
制造商的订单分配作为供应链模型微观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整个供应链效率有很大影响,但需求层面的不确定因素加大了订单分配的难度。以按比例分配为原则,讨论在需求不确定条件下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两类多供应商-单制造商的订单分配模型。重点研究完全信息条件下各方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由于后者能避免各参与方对其他决策方的边际影响,所以能够实现供应链总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又将不完全信息引入模型,讨论制造商如何通过折算因子结合已有信息对供应商的私人信息进行估计,进而做出决策。最后以需求服从正态分布为例对两类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