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论坛》2012,(7):48-49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保靖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亚热带,海拔800米至2000米,丘陵起伏,沟谷纵横,气候湿润,植被茂密,是竹类生长繁殖的好地方。山竹、桂竹、水竹、楠竹、绵竹……各类竹资源十分丰富,对于竹编制品萌生与繁衍有良好基础。生活在这里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多善竹编,筛、箩、簸、箕、篮、篓、筐、架、床、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行业中,东阳竹编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东阳竹编的发展概况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来讨论,尝试从竹编的设计来入手,通过探索竹编与设计之间相互融合的特点,来更好地学习和推广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手工艺行业中,东阳竹编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东阳竹编的发展概况及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两个方面来讨论,尝试从竹编的设计来入手,通过探索竹编与设计之间相互融合的特点,来更好地学习和推广东阳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易长松 《民族论坛》2010,(2):F0003-F0003
<正>湘鄂边区的龙山县大灵山,最高海拔1736米,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理位置的最高处。大灵山下的龙山县乌鸦乡,曾经是湘西著名的天然生漆出产地;天然生漆的采割,在当地已经有数百年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西北方向的腊尔山区,平均海拔超过800米,山不成脉、水不成系、路不成网、地下无矿,属于典型的高寒贫困山区。可在过去一年,它迎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正竹艺,是以竹子为原材料的民间传统工艺。湘西竹艺从技法上可分为竹编和竹雕两大类。在巍巍的武陵山下、悠悠的酉水河边,漫山遍野都生长着楠竹、毛竹、水竹等各种竹子,尤其以楠竹居多。勤劳智慧的湘西人,就用这些山竹创造了许多民间工艺奇迹。湘西民间的能工巧匠们,通过一竹一篾编织、雕刻出了丰富多彩的竹艺世界。  相似文献   

7.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景谷、双江等自治县,这些地区北有哀牢山、无量山为屏障,阻挡了寒流的侵袭,南面受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雨量充足,属于亚热带气候,易于农耕,且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使得傣族和竹子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爱竹、种竹、用竹,更擅长竹编工艺,竹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傣族村寨竹林环绕,竹子种类繁多,有挺拔高大、粗如水桶的大竹,可用作建材;有婆娑婀娜、手指样纤细的凤尾竹,黄绿相间的黄…  相似文献   

8.
傣族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傣家人的日常生活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的冲击下,传统的竹编技艺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如何使得竹资源发挥出经济效益并传承到傣族竹编技艺的精髓,是现阶段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傣族竹器体现了物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自然亲密关系,显示出傣家人传统技艺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吴端 《民族论坛》2008,(8):F0004-F0004
<正>为管好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委集中资金,把重点放在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产业、边区民族团结联系点和"百组千万"奔小康等示范工程上。整个示范活动涉及全州8县市的33个乡、48个行政村、107个组,共2671户、1.22万人。  相似文献   

10.
傣族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傣家人的日常生活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的冲击下,传统的竹编技艺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如何使得竹资源发挥出经济效益并传承到傣族竹编技艺的精髓,是现阶段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傣族竹器体现了物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自然亲密关系,显示出傣家人传统技艺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12,(19):44-45
<正>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龙山县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边区,是湘西自治州的西北门户,境内竹源丰富,竹质优良,使用竹制品的历史十分悠久,"竹之使用,远在上古,操作之具、起居之器、争战之备,每取于竹"。凡是日常生活中能用木做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土家族竹篾艺人们都可用竹制品代替,竹子与土家人有着不解之缘。土家族竹雕是传统竹雕的一个分支,属于土家族竹艺,起源于书篮、笔筒等日常生活用品的雕刻。历史上土家族竹雕主要以山水、人物、动物为表现主题,在不断发展和传承的过  相似文献   

12.
<正>从目前情况来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重大政策的落实和争取难于突破,配套资金政策落实不到位,金融信贷优惠政策逐渐消失,资源开发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12,(10):44-45
遗产发现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龙山县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界边区,是湘西自治州的西北门户,境内竹源丰富,竹质优良,使用竹制品的历史十分悠久,"竹之使用,远在上古,操作之具、起居之器、争战之备,每取于竹"。凡是日常生活中能用木做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土家族竹篾艺人们都可用竹制品代替,竹子与土家人有着不解之缘。土家族竹雕是传统竹雕的一个分支,属于土家族竹艺,起源于书篮、笔筒等日常生活用品的雕刻。历史上土家族竹雕主要以山水、人物、动物为表现主题,  相似文献   

14.
《民族论坛》2012,(4):11-13
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两北方向的腊尔山区,平均海拔超过800米,山不成脉、水不成系、路不成网、地下无矿,属于典型的高寒贫困山区。可在过去一年,它迎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从江西瑞昌竹编历史和现状出发,详细介绍了瑞昌竹编工艺制品的技艺与制作,提出了瑞昌竹编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时代需求提出了瑞昌竹编在产品创新及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江西瑞昌竹编历史和现状出发,详细介绍了瑞昌竹编工艺制品的技艺与制作,提出了瑞昌竹编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时代需求提出了瑞昌竹编在产品创新及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蒲阳 《民族论坛》2012,(10):108-112
侗家竹编鸟笼选材考究,做工精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从湖南新晃侗族竹编鸟笼技艺的田野考察入手,对竹编鸟笼这一民族技艺的制作做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侗家竹编鸟笼制作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为重要,不仅仅具有民族的历史意义,同样也可以为当地带来巨大的旅游的利润收入。非物质遗产保护主要是讲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都瓷胎竹编产品是彰显当地民族特色的重要的地方标志性的非物质遗产。然而,当前对于成都瓷胎竹编产品的保护与发展还比较缓慢,如何创新发展,发挥成都瓷胎竹编产品的精湛手艺,创造新的发展之路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介绍成都竹编这种传统手艺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制作的流程并对其价值进行简单分析。接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成都瓷胎竹编产品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瓷胎竹编产品的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田荆贵  张莉 《民族论坛》2007,(11):27-27
<正>1957年8月6日省人民委员会举行了第二十一次委员(扩大)会议,州、县党政负责同志和土家族、苗族代表齐寿良、石邦智、彭祖贵、龙再宇、田荆贵、石元星、吴光海、彭勃、彭武一、庹景陶等三十位同志应邀列席了会议。会议决定建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报请国务院批准。同时,组成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筹备委员会,制定了筹备  相似文献   

20.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自古以来便为湘川咽喉之地。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吉首市和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七县,总面积15486平方公里,人口264.58万人,境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数的7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