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少数民族乐器方面的研究是我国民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哈尼族作为众多少数民族中较为古老的民族之一,哈尼族的鼓的传统制作工艺蕴含了哈尼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制作工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红河县作为哈尼族人口最多的地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红河县哈尼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带来了哈尼族群众价值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导致许多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陷入逐渐减少甚至濒临消失的危险境地。本文意在通过对红河县哈尼族鼓的传统制作工艺及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并根据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提出相关的意见或建议,为红河县哈尼族制鼓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12,(3):12-16
苗族鼓舞《迎宾鼓舞》 作为本次专场演出的开场舞——苗族鼓舞是以鼓为乐器和道具的一种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湘西苗族鼓舞的种类多达数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等。  相似文献   

3.
来源于生活的苗族鼓舞苗族鼓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周礼·地官·鼓》就曾有相关文字记载。殷墟出土的木鼓、楚墓出土的绘漆木鼓、战国秦汉画等,则将古代木鼓的大小、种类等都明明白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它们与我们今天所用的鼓有一个重要区别:今天的鼓是竖置的,鼓面向上,鼓者上下敲击;而古代的鼓则是横置,即鼓面侧居左右两方,鼓者从左右两旁击鼓。苗族的木鼓就保持了这种古老的横置方式。早在苗族先民还住在“水与天相连,一天涨几回”的水乡时,他们就用击鼓议事来商定迁徙。《祭鼓词》唱道:“击木(鼓)响冬冬,爸妈心挨拢,击木(鼓)响呔呔,爸妈乐…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我们哈尼族凡有高龄长者去世,均行隆重的葬礼。因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近现代的哈尼族大部已改火葬为棺木土葬,但古代哈尼族“挥扇环歌,拊掌踏足,以钲鼓芦笙为乐”(《开化府志·种人》)的“莫搓搓”葬俗则沿传下来。行“莫搓搓”时鸣枪报丧,举寨停产共理丧事。亲朋闻讯即牵羊赶牛一路火炮轰鸣、歌舞而至。云集丧家后,昼夜鸣锣击鼓。晚间,青年男女吹笛弹弦谈  相似文献   

5.
“哈尼装,美!”看了《扭鼓舞》,观众们都会这样说。是的,哈尼装很美。舞台上的妇女们,及膝的短裤脚沿边,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都镶着五光十色的花边,她们的坎肩,则是以精细的挑花做边饰,另外,还有那绣着花的围腰……这仅仅是墨江一带妇女的装束,因为哈尼族支系很多,它的服装样式自然也很繁多了。红河、元江一带的妇女,多穿右衽和搭襟无领上衣,用成片的银泡和银链作胸饰,用银币做钮扣,她们中有穿宽脚边长裤的,也有穿叠折裙的。西双版纳和澜沧一带的妇  相似文献   

6.
唐方科 《民族论坛》2004,(11):30-30
鼓舞是流行于湘西苗族地区的一种独特舞蹈艺术,也是湘西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盛行于湘西自治州吉首、凤凰、花垣、保靖、古丈县境内,多在庆年或请神时表演。庆年时表演的鼓舞俗称年鼓,一般从正月初四至正月十五时间内表演;请神时表演的鼓舞俗称神鼓,大多于秋冬时节椎牛、椎猪隆重举行祭祀活动时表演。苗族鼓舞表演奇特,风格独具,在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商周时期,其文化就已发展到相当程度。据《战国策·魏策》记载,“延敷文德,舞于羽于两阶”。据传该时期就已产生了苗族鼓舞,并有了传…  相似文献   

7.
根据相关实践探索发现,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生态建设智慧结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屏障,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能够有效继承发扬哈尼族优秀文化,彻底解决以往强势文化所带来的众多消极影响,借助哈尼族民族文化实现生态屏障建设最佳成效。本文主要以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民族文化为例,针对屏障与生态建设展开深入化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鼓是中国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鼓的记载,在许多民族舞蹈中都可以看到鼓的身影。如朝鲜族的长鼓舞,彝族、布依族的铜鼓舞,佤族、苗族的木鼓舞、藏族的龙鼓舞等等。位于洮河领域的卓尼鼓舞文化中,比如巴郎鼓这种舞蹈道具就反映了该地区藏汉文化的交融,这种特殊性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成果。  相似文献   

9.
鼓是中国乃至世界各族人民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鼓的记载,在许多民族舞蹈中都可以看到鼓的身影.如朝鲜族的长鼓舞,彝族、布依族的铜鼓舞,佤族、苗族的木鼓舞、藏族的龙鼓舞等等.位于洮河领域的卓尼鼓舞文化中,比如巴郎鼓这种舞蹈道具就反映了该地区藏汉文化的交融,这种特殊性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成果.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居住着近二十万勤劳淳朴的哈尼族人民。这里的哈尼族,包括卡多、碧约、布都、布孔、西摩洛、阿木、腊咪、切第、卡别、糯咪、哈乌、多塔共十二个支系。在调查过程中,布孔支系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民族学界比较多的同志认为,墨江哈尼族在解放前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阶段,无论在政治设施、经济关系和生产力水平诸方面,  相似文献   

11.
《马樱花开》是六位哈尼族女作家的作品集。书写爱情,是她们的共同特点。该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视角下分析哈尼族女作家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2.
《马樱花开》是六位哈尼族女作家的作品集。书写爱情,是她们的共同特点。该文试图从文学伦理学视角下分析哈尼族女作家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九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五个自治县:一、一月五日批准建立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该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东,有回族四万二千余人,彝族三万三千余人,共占全县总人口百分之二十点三。二、七月三十日批准建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墨江地处云南省南部阿墨河流域的山区,有哈尼族十八万七千八百人,占全县总人口百分之六十点二。  相似文献   

14.
正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乐器。以鼓作舞,鼓之舞之。在恩施地区,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打鼓方式,即将鼓背在身上击打,这种鼓叫"土家背鼓"。21年来,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民宗局精心呵护下,历经编导大胆创新,专家建言献策,演员用心演绎,2014年3月2日,恩施州《土家背鼓》走进了中央电视台CCTV-3《舞蹈全民星》录制大厅,成功将这一全国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来展现哈尼族妇女角色地位的演变动因、速度以及趋势.认为在漫长的农耕社会历程中,哈尼族妇女的角色地位几经更易,其变迁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是造成妇女角色地位转变的一个根本节点,具体而言则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外来文化及现代性的影响、社会制度政策、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红河红,红河深,红河两岸是黄金;黑山黑,黑山峻,黑山顶上是森林。”这是红河两岸哈尼族人民用来歌颂红河两岸的富饶和壮丽的一首民谣。哈尼族有49万多人,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楚雄等地区。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27万多人,主要聚居在红河两岸,紧挨着我们亲密的兄弟之邦越南民主共和国。哈尼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早在唐代就有关于他们的历史记载,当时南诏所辖“三十七蛮部”中,有溪处甸部、伴溪落恐部、铁容甸部、官桂思陀部等,均系哈尼族的部落。元、明两代,各部落首领先后得授土司衔;明、清两代,设亏容(即铁容)左  相似文献   

17.
哈尼族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共130万人,主要分布在两江两山之间的广阔山区,即元江和澜沧江、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玉溪市以及昆明市的部分辖区。哈尼族支系繁多,语言差异也比较大,但各支系间的婚俗差异并不十分明显。众所周之,婚姻习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现象,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于整个民族的繁衍和发展莫不与婚姻有着不解之缘。本文将从婚姻的角度对哈尼族的婚俗模式及其文化源流作一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绿春县坪河公社大头大队,有三个寨子。大头寨三个队全是哈尼族;老勇寨两个队全是瑶族;另一个寨子,住的是苦聪人。多年来,这三个寨子同甘共苦,团结互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田茂军  张程 《民族论坛》2013,(11):18-19
这里就是传说中的苗鼓之家——吉首市文艺路,湘西苗族鼓舞传习所设在市文化馆宿舍一楼的一个角落。这里是依靠在一楼宿舍搭建的一个简易教学场所,20多平方米的面积,摆了十几面红色的大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鼓舞传承人,64岁的石顺民和她的女儿时红英正忙着挪移苗鼓。年过花甲的石顺民化着淡妆,穿着一身紧身衣裤,神清气爽,衬托出婀娜曼妙的身姿。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位艺术家的优雅与热情。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学艺术(续) 景颇古风与“木脑示洞” 《民族文学研究》第4期第37页 哈尼族神话中的不死药与不死观 《民族文学研究》第2期第52页 色—哈尼族神话中生命、创造、再生 的象征 《恩想战线》第2期第43页苗族民间口头文学反映的胚胎状态 的无神论 《贵州民族研究》第2期第86页苗族神话与巫楚神话之比较 《贵州文史丛刊》第3期第144页论苗族古歌繁荣的文化渊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第3期第91页苗族古歌《开天辟地》哲学思想 再研究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第6期第44页苗族古歌所体现的价值意向探讨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第6期第38页论《苗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