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把自然因素列入价值体系将完善传统的价值观;把自然价值纳入环境教育体系不仅完善现行的道德体系,而且将引起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向的转变,引起人类知识体系的转变。工业革命以前的价值观以损害自然的形式表现,具有“反自然”性质。在此价值观的误导下,环境教育存在诸多弊端,应该探讨如何有效地完善现行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2.
环境消费心理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生态既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又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个人的消费行为有很大的距离。本文对环境和消费问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哲学关注环境问题,要以哲学意义上的环境概念为基点进行讨论。即如何确定“中心事物”和“有关的周围事物”。对此的不同确定导致“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则分歧。但分歧的双方都聚焦于同一个对象:生态系统中有自主意识的生命体——人类及其活动。哲学关注的环境是人类作为主体在其中活动和发生影响的环境。哲学关注环境的目的:一是探讨作为环境的存在本质上“是什么”的问题,二是讨论自主活动的人类对于环境所担负的责任伦理问题。可以尝试哲学原有的经验实证方法、理性预设方法和现象学方法的综合来提供一种具有系统性的哲学框架以构建一种环境哲学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西方当代环境哲学概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围绕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分标、环境哲学与其他思潮的交融,以及环境哲学与环保运动的结合,将当代西方主要的环境哲学思潮,包括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环境哲学、神学环境哲学、社会生态学、生物区域论加以梳理,并对各自的主要观点加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企业环境意识、环境愿景、企业家的环境心智模式、员工环境经验、环境能力,以及企业环境组织惯例等隐性环境知识不仅能够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而且由于其巨大的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模仿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看成其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战略资源。但由于受到隐性环境知识的难以收集和整理、环境知识垄断性、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信用体系,以及缺乏生态系统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隐性环境知识的管理和开发成为一项难题。通过研究探索试图从开发和整合内外部隐性环境知识来获得和保持环境竞争力。企业内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侧重于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环境想法、直觉和灵感等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企业环境竞争优势;企业外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的重点是整合和利用客户、竞争者、供应商等外部隐性环境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企业环境意识、环境愿景、企业家的环境心智模式、员工环境经验、环境能力,以及企业环境组织惯例等隐性环境知识不仅能够带来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而且由于其巨大的价值性、稀缺性、不易模仿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其看成其提升绿色竞争力的战略资源。但由于受到隐性环境知识的难以收集和整理、环境知识垄断性、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信用体系,以及缺乏生态系统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隐性环境知识的管理和开发成为一项难题。通过研究探索试图从开发和整合内外部隐性环境知识来获得和保持环境竞争力。企业内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侧重于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环境想法、直觉和灵感等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企业环境竞争优势;企业外部的隐性环境知识管理和开发的重点是整合和利用客户、竞争者、供应商等外部隐性环境知识资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3):14-15
针对当前导致城镇人居环境恶化的突出问题,强化城镇规划、建筑环境、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与协同攻关,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覆盖建筑室内环境、居住区环境和居住区周边城镇环境三个尺度,围绕人居环境的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和适宜五大目标,系统开展人居环境规划设计、预测评估、监测检测、控制改善、污染减排等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取得保障人居环境高品质、低排放的关键技术突破,建立和完善人居环境改善和保障集成技术体系、标准规范和技术经济政策,最终通过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在消耗资源、能源最低的前提下,有效跨越“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整体提升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水平,实质性推动绿色建筑、生态和谐城镇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朱熹以前的许多儒家代表人们那里,散见着不少尊重自然、爱护万物的环境伦理思想,这些精辟见解深刻影响了南宋时期儒释道集大成者的朱熹,他以“太极”为核心概念的机体主义自然观思想,“理一分殊”哲学论题的环境伦理内涵,“明天理,灭人欲”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观点,无一不呈现其对前人成果独具匠心的创造与发挥。他的这些思想观点,虽然不乏历史局限性,但是对我们今天建立一种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平等的新的道德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行动与社会环境变迁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1月8日至9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清华大学哲学系、湖南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环境哲学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宣告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并选举刘湘溶任专业委员会主任,卢风、刘福森、吴国盛、严耕任副主任,韩立新任秘书长,曹孟勤任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谋昌、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万俊人、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主任叶敬德、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岩佐茂和岛崎隆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以下几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不必辨清“生态环境”是否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指主体与主体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指主体外的客观环境(过去指物理化学环境,现也包括生物因子)。因此,两者概念完全不同,说:“生态环境”是概念重复或大致重叠,是不对的。说由此“生态环境”一词不科学,不能用,也是不对的。我从来理解“生态环境”一词,就是“生态和环境”,或“生态或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环境文化与环境文化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文化是一个表征着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历史范畴,包含环境技术文化、环境行为文化、环境规范文化和环境心智文化四个子系统。环境文化学是以环境文化作业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内容极为丰富,环境文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够促进环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协同和融合,其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科技自主创新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本文旨在将二者进行结合,探讨如何优化引资环境,以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环境正义:环境伦理的回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伦理是实践哲学的一部分。进入20世纪90年代,环境伦理由于缺乏对现实的关注而陷入了某种发展困境。与此同时,作为对传统的环境保护运动的补充和社会正义这一永恒主题在环境领域的延伸的环境正义运动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不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响应。环境正义实际上是对传统民法原则的讨论和校正,其所代表的从现实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的倾向,也是环境伦理谋求自身发展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环境意识的概念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它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诸多问题的全面,深刻的思考与反映,是人类的觉醒。从环境意识概念产生的过程来看,它是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人与环境关系反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简要地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研究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主要标志和社会历史条件,接差,主要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环境污染的根源与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7.
小林 《科学大观园》2009,(18):80-80
研究显示孩子将来是否会成为害羞的人,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但科学家认为,还有第三个重要的因素不容忽略:生理因素。有专家指出,害羞和其他人类性格特征一样,部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在社交场合中,害羞的人和自信的人的大脑运作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环境哲学"的五个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环境概念不同于生态概念,它是以人为参照的。动物与环境是直接同一的、特定的和封闭的,人的环境则是开放的、不确定的,自然界没有专属于人的特定环境。环境价值是一种不同于资源价值、消费性价值的“存在性价值”。在人与环境的伦理关系中,我们“有能力做”的,并非一定是“应当做”的。环境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拉斯维加斯南内华达社区学院哲学教授杰弗里.弗雷泽从环境美德———仁慈的角度探索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仁慈的环境美德是在传统的仁慈美德的基础上向自然的延伸,它将关怀的焦点投射到了人类和非人类共同体的整体繁荣。与仁慈的环境美德相反,环境恶习则会阻碍人们关怀自然。因此,克服环境恶习,培养环境美德,对于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弗雷泽的思想为我们的环境保护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0,(11):F0004-F0004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日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我们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