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亚砜的甲苯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钼(VI)的性能,用等摩尔系列法和饱和萃取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HMoO2Cl3(SO)3.讨论了溶液酸度、钼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温度等对萃取平衡的影响,考察了萃合物的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亚砜的甲苯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钼的性能,用等摩尔系列法和饱和萃取法确定萃合物的组成为HMoO2Cl3(SO)3,讨论了溶液酸、浓度、盐析剂浓度、温度等对萃取平衡的影响,考察了萃合物的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3.
三辛胺萃取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盐酸体系中,低酸度范围内,用TOA萃取碲,其萃取性能随盐酸浓度增高而增大。考察了温度对萃取Te(TV)的影响,并计算出萃取热力学函数,用斜率法和饱和法确定饱和萃合物组成为2T0A.H2TeCl6。反应机理为离子缔合。  相似文献   

4.
用分配比反应平衡常数直线斜率法测定出用二(2 乙基已基) 磷酸( 简称P204) 萃取Sc( Ⅲ) ,Ti( Ⅳ) 的萃取化合物的组成分别为ScAs ,HA 及TiA4(HA 表示P204) .用等摩尔系列法测定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斜率法测出的Sc 的萃取化合物组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分配平衡图解法、饱和法研究了伯胺N1923从硫代硫酸盐中萃取一价银离子的机理。结果表明:们胺N1923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萃取银离子明显服从阴离子交换机理;水相中NO3^-和S2O3^2的浓度及pH值的提高均对萃取不利。萃取时,银离子以RNH3AgS2O3和(RNH3)3Ag(S2O3)2两种形式被萃取,两者的比例主要受到起始水相中Ag^+和S2O3^2-的浓度比的影响;起始水相中S2O3^  相似文献   

6.
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萃取铂的性能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正辛基硫醇与1,2-二溴乙烷合成双(正辛基硫代)乙烷,继而制得双(正辛基亚磺酰)乙烷(BOSE).研究题示试剂用于溶剂萃取铂的性能和机理.实验表明,在KI存在下2~6mol/L盐酸介质,BOSE—乙酸丁酯能定量萃取铂(Ⅳ).研究萃取与反萃取的最佳条件,ICP—AES分析表明常见贱金属离子不被萃取,一定量的贵金属离子不干扰(除钯外).斜率法测得萃合物的组成为PtI2(BOSE),红外光谱指出BOSE的亚砜硫原子与Pt(Ⅱ)配位,萃合物为一混型配位络合物.提出一种铂与普通金属和贵金属(除钯外)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有硫氰酸盐存在下用MIBK(甲基异丁基酮)萃取Pd(Ⅱ),在0.5-4.0mol/L HCl介质中,有1000倍SCNˉ存在下,Pd(Ⅱ)被定量萃取,有机相:水相可达1:5,萃取容量达1.2g/L。通过对各级配合物分布的计算,表明此对Pd(Ⅱ)以Pd(SCN)4^2-形式存在,初步认为是Pd(SCN)4^2-与质子化的MIBK形成Yang(Oxonlum salt)盐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稀释剂甲苯中石油亚砜(PSO)、二正辛基亚砜(DOSO)、二(2-乙基己基)亚砜(DEHSO)、十二烷基对甲苯基亚砜(DTSO)、2-乙基己基对甲苯基亚砜(EHTSO)、二苯基亚砜(DPSO)等亚砜类化合物对铀(Ⅵ)的萃取,其萃取能力按PSO>DOSO>DEHSO>DTSO>EHTSO>DPSO的顺序变化.求出了萃取反应的焓变,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络合阴离子(C2O2-4)浓度、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有硫氰酸盐存在下用MIBK(甲基异丁基酮)萃取Pd(Ⅱ);在0.5~4.0mol/LHCl介质中,有1000倍SCN ̄-存在下,Pd(Ⅱ)被定量萃取,有机相:水相可达1:5.萃取容量达1.2g/L,通过对各级配合物分布的计算,表明此时Pd(Ⅱ)以Pd(SCN)_4形式存在,初步认为是Pd(scN)_4与质子化的M18K形成盐而被萃取。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推荐了一种新的萃取剂乙基苯萃取(CH3)2Hg、CH3HgCl。在pH=3~6范围,萃取率分别是88%和96%,从而可消除用GC-AAS法测(CH3)2Hg、CH3HgCl时萃取剂苯对(CH3)2Hg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液膜法从川黄连中提取黄连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液膜法从川黄连中提取黄连素盐酸盐的实验条件。结果认定,母液pH值为10,膜内盐酸浓度为0.3mol/L,Span-80用量为2%,油内比为2:5,乳水比为1;4时为最佳实验条件。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证明液膜法具有许多优点,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几种常用的萃取剂从盐酸溶液中革取In3~+的性能分析。发现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N235、TBP萃取In~(3+)的能力均较大,分配比达到最大时所对应的盐酸浓度随萃取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初步探讨了N263-MIBK,N235-MIBK,N235-N263从盐酸溶液中苹取In~(3+)时的协同作用,发现对In~(3+)均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对于N263-MIBK,协萃分配比在N263和MIBK的浓度分别为0.08 mol/L,4.8 mol/L时达到最大,最大值为580。改变盐酸浓度和温度,协萃分配比亦有较大的变化,但协萃比变化不大。在盐酸浓度为4.5mol/L时,协萃分配比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用W/O型乳状液膜体系分离富集荷莲豆碱的方法.通过对外水相pH值、迁移时间、Span80用量、D2EHPA浓度、乳水比、油内比及内水相盐酸浓度的优化,获得了一个高效的乳状液膜分离体系.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液膜分离体系的效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该乳状液膜体系能快速有效地从实际样品中提取分离荷莲豆碱.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酸热法提取辅酶Q10的最佳工艺条件,系统研究了酸的种类,破壁温度,酸的浓度,酸的添加量,破壁时间等因素对辅酶Q10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热法提取辅酶Q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3 mol/L,盐酸的添加量10 ml/g(干菌),破壁温度90℃,破壁时间25 mi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TBP从盐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锡与锌,发现如用煤油作稀释剂,则萃取过程会出现第三相。选用MIBK或癸醇作调相剂来消除第三相。作者解释了当用MIBK作调相剂,盐酸浓度大于7mol/L时,又会出现第三相的原因。萃取的最佳条件为:25%TBP-10%MIBK(或癸醇)-65%煤油;室温;6mol/L HCl;负载有机相中的杂质离子Zn~(2+)用6mol/L HCl洗涤,一次洗涤率达95%左右;负载有机相中的锡用0.24mol/L HCl反萃。实验比较了TBP萃取Sn~(4+)与Sn~(2+)的性能,解释了Sn~(4+)比Sn~(2+)略易萃取的原因。由于Sn~(4+),Zn~(2+)的竞争萃取,D_(Zn~(2+))随初始水相中[Sn~(4+)]的增加而减小,但当[Sn~(2+)]小于18g/L时,D_(Zn~(2+))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色菊花花瓣中花青素苷的提取工艺.本试验以紫色菊花品种"红五九"自然晾干陈放后花瓣为材料,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获得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并预测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苷得率.结果表明,分别以酸性乙醇和酸性甲醇为浸提液时,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苷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90%(V/V),盐酸浓度0.4mol·L-1、盐酸与乙醇体积比1∶1、温度40℃、料液比1∶70;甲醇浓度100%(V/V),盐酸浓度0.1mol·L-1、盐酸与甲醇体积比1∶1、温度42℃和料液比1∶70,一次浸提的花青素苷得率分别为8 266.03μg·g-1和7 916.04μg·g-1,与前期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优工艺参数下的花青素苷得率均有明显提高,以酸性乙醇为浸提液效果较好,可为紫色菊花花瓣花青素苷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的萃取剂T001进行深度除铁研究.探讨了Fe3+质量浓度、HCl浓度、T001体积分数、相比、温度等 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同时,从界面吸附角度对萃取过程作出了初步的解释.根据实验,得出了T001萃取除铁的最 佳工艺参数为:Fe3+质量浓度为8 g/L左右、水相酸度c(HCl)为5 mol/L、T001体积分数30%、相比1 : 1、温度为室 温.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2—氯丙基乙基硫醚(以S—CPE代表)的异戊醇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金的萃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试验的条件下,一级萃取可达95%左右,二级萃取可达定量要求。做了某些常见金属离子的萃取试验,表明试剂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双相酸水解法优化山奈酚提取条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酸浓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对山奈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实验优化提取山奈酚的最佳工艺. 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的盐酸浓度为6.1×10-2 mmol/L,提取时间为12.87 min, 固液比为1∶137.46, 提取率达1.11%; 山奈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对超氧自由基(·O2-) 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尤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更强, 且清除能力随浓度的升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